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在中共党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背景、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异说纷呈.同时,理清"中东路事件"和"中东路战争"及"中东路的问题"的关系,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对"中东路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从中汲取有益的史鉴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事件的起因、性质及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因此,有对此问题重新加以研究和评价的必要,从历史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历史上,铁路在国家开发与列强对外侵略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铁路的修建往往带动了其周边地区乃至该区域的开发与掠夺.由于铁路对地区发展与侵略的重要性与日俄两国的国家政策目的的一致性,使得双方在东北都专注于对修筑并控制铁路.双方围绕中东路进行了长久而不断的争斗.中俄之间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前后,日本"积极活动",最终掌控中东路,独占东北.中东路事件反映出其在东北的国际关系上的重要性,也见证日俄在东北的侵略与相互之间的斗争,同时也折射出东北乃至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与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1):66-67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间的区域性事件,美国插手其中,以维护《非战公约》为旗号,广泛联合其他国家,向中苏双方施加外交压力,为中东路事件的最后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既是美国长期对东北的利益需求使然,同时也为了避免废除其在中国治外法权,从而有利于美国操纵和利用南京政府,使其为美国在华和在东亚的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应对中东路事件的策略,实际上是以共产国际六大的"第三时期"理论为依据的。陈独秀三次致信中央,对中央处理中东路事件的策略以及大革命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传统观点对这三封信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陈独秀丧失革命立场,形成取消主义思想的重要标志。客观地分析,陈独秀的三封信尤其第二封信中虽然包含错误意见,但正确的、有价值的主张占主导地位。然而,当时的党中央认为这是陈独秀已沦为托派分子的标志,最终把它作为开除陈独秀出党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东路事件中共产国际的策略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向斌 《理论学刊》2003,2(3):104-108
由于共产国际建立的特殊性,联共(布)始终执其牛耳.在初期它还能和各国共产党平等地讨论问题,列宁逝世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对世界革命利益和苏联国家利益的矛盾,共产国际往往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结果给兄弟党的革命造成负面影响.共产国际在中东路事件中采取的策略就是以苏联国家利益为核心的表征,它一方面加速了中共党内持不同政见者同中共中央的分裂,另一方面导致中共中央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与中东路工人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阳 《世纪桥》2009,(5):19-20
刘少奇在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正值中东路事件发生,并由此引发了中东路工人运动。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并两次亲临哈尔滨直接领导工人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段永富 《世纪桥》2010,(1):53-54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为了维护其边境安全,单方面与日本、伪满洲国就出售中东铁路"所有权"数度谈判,最终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该协定的签订,不仅违反了《中俄协定》,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  相似文献   

9.
风云际会的满洲大地 -- 中东路的由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翌年与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同意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但这一规定遭到对东北早已垂涎三尺的沙俄反对,于是沙俄勾结德国、法国强迫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10.
刘晓滇  刘小清 《湘潮》2008,(6):29-31
福建白沙,地处福州西郊,因闽江冲积大量石英砂而得名。1937年10月上旬,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在白沙成立。这个偏隅之地从此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1.
王凤贤 《世纪桥》2003,(1):21-23
中国铁路是沙俄政府依据《中俄密的》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强行修筑的一条“丁”字型铁路线。从满洲里至绥芬河是中东铁路的干线,从哈尔滨至旅大是中东铁路的支线。1905年沙俄将中东铁路支线南端即长春至旅大段“转让”给日本称“南满铁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苏两国关于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长期反复的交涉。1924年双方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简称《中俄协定》)及《暂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以"自由"和"人权"的名义,美国及西方发动了"利比亚战争",在基地组织的帮助下顺利推翻了卡扎菲政权。2013年,美国及西方又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了"马里战争"。促使美国决定加大反恐力度的,是2012年9月11日的"班加西事件"。基地组织和美国及西方之间的复杂关系,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美国所有的公开和秘密的活动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即全方位驱逐中国在非洲和中东的影响,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围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的进展和史料的不断披露,关于“高岗事件”内在发展主要脉络已经大致清晰。应该说,毛泽东是赞赏高岗的工作能力、肯定高岗的工作成绩的,在一些重要政治问题的分歧上(譬如关于“新民主主义秩序”问题等),毛泽东往往也是认可高岗观点的,但得知高岗“擅自向苏联人拨弄是非”,就已经动摇了对高岗的信任。而1953年酝酿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以及领导人人选的过程中,高岗自恃有毛泽东的信任,进行了一系列出格的政治动作,严重“违反党内规矩和纪律”,使得毛泽东不得不下决心解决高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志海 《共产党人》2007,(14):24-25
不久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驻宁某部中尉军官陆勇从中东凯旋。五个月前,他奉上级命令前往闻名世界的"宪兵突击学校"军事留学。留学期间,陆勇与世界各国的100余名队员同台竞技,经受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不仅取得了合格成绩,同时还赢得了"中国突击队员不可战胜"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自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到1937年5月,坚持在赣粤边领导游击战争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苏区办事处主任陈毅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已有两年多了。陈毅曾对陈丕显说过,要是能派个人到陕北就好了!可是路途遥远,你和杨尚奎对路途又不熟悉,贸然上路,没有好多个交通站配合、帮助,那是十分危险的,我和项英考虑,不能冒这个险。  相似文献   

16.
刘岩 《党史博览》2010,(2):15-19
午夜之后,我被派到空军的北京西郊机场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机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包括在军队高层机关工作的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东问题核心的巴以冲突,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的跨世纪之痛。为了实现巴以和平,国际社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由于美以之间的态度,使和平的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8.
“高饶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内出现的第一次重大斗争。关于这次事件的传达,由于资料不足等原因,此前的文章和著作均鲜有论及。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6册,披露了一些这方面的史料,补足了一些已公开资料的不完整部分,为给“高饶事件”的传达过程勾勒一个大体轮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初发生的"科玄论战",涉及科学与人生观的诸多问题.玄学派认为,科学不能支配人生观;科学派认为,科学不仅可以支配人生观,而且可以有科学的人生观.唯物史观派虽然赞同科学派的看法,又以唯物史观批评了科玄两派.论战的核心是:现时代的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有助于国家富强与社会稳定?今天我们反思这段历史,应当更全面地评价各派的是非功过,继续发扬科学精神,并努力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远方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一书,征引了120多种材料,大部分是苏联-俄罗斯解密的机密、绝密档案和苏联-俄罗斯人对苏联特工史的研究与著述。作者脱脱言之有据,提示了是苏联特工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