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韦博 《党史文苑》2010,(8):10-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推动全民抗战的兴起,并与国民党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的主要组成形式,陕甘宁边区的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网络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战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且坚决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胜利的一大法宝。重温毛泽东关于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思想,对于新时期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处理好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整个世界大的范围内考察,明确提出"抗战的外交"的思想.在实践上,则联合苏联,争取英美,团结各反法西斯国家和民族,在抗日斗争中相互合作和支持,争取和团结一切国际友好人士对敌后抗战的支持,推动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的延伸,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努力维护与扩大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并开展抗日外交,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对苏关系成为我党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抗战的利益和中国革  相似文献   

7.
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雪洗了中国近百年来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战争奇迹。而在抗战中,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决心,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国际赞誉。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值此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关系.进一条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路线。1931年“八·一”事变…  相似文献   

8.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广大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汗水,同时我们也要承认阎锡山为山西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由于阎锡山具有爱国抗日思想,并深知民众的伟力,他才能在自报求存中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没有阎锡山的贡献,这样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建立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在抗日战争中,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全民族利益、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抗战主张,并且以发挥自己的无限积极性,成为实现政治口号所提出的任务的模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一、积极倡导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民众,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实践中,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并且是坚定的维护者。首先,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遭到自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亡国灭种之危险。在这个空前的民族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开展了全民族抗战,显示出中华民族凝聚向心、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在促进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国共合作抗战实现后,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对中共统一战线工作继续进行了较多论述、指导和帮助,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出过重要政策指示和建议,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实践运用。季米特洛夫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长期维持和发展看作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将其置于共产国际当时关于中国政治问题的首要地位。他多次预估到国民党内的反共投降危险,提出的诸多政策性看法和建议对中共采取正确应对策略,回击国民党内部反共投降派,维护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历史紧要关头,他力避抗战统一战线破裂,中共对其意见和建议择善而施,对维系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性建议和指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向来是超群出众和发挥神威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凸现得尤为显著。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联合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对内、对外统一战线的政策。在这方面,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就留下了感人的故事,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朱德:回赠教士《什么是法西斯主义》,送给史迪威抗日相册抗日战争时期,大力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对外国教会组织、外国传教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打赢了一场场漂亮的新闻宣传战,树立起新闻宣传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思想为指导,坚持紧紧抓在坚定可靠的共产党人手里,坚持以党的军事斗争为中心,坚持建立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最大限度凝聚和激励了广大抗日军民,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党的新闻宣传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总的大政方针,运用到各行各界的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在重庆的南方局在深切领会统一战线原则的基础上,在大后方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文艺统战工作,将大后方的进步文化人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为抗战文艺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面抗战时期,任弼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抗战中,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地方友军共同抗日;他出使共产国际,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从而赢得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1940年3月,他从共产国际回到延安,为缓解当时国共矛盾与冲突、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任弼时都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行积极的贯彻执行,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中共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认识与争取孙希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中国一切爱国力量,一致对外,这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条件、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直到1935年,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战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开展...  相似文献   

17.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比大革命时期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在这个时期中,作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周恩来不仅在思想上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为争取革命领导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周恩来对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和实践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1937年7月7日夜,芦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官兵奋起抵抗,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强调“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  相似文献   

19.
5、反对分裂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早在1935年就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由工农军政商学各界,一切愿意抗日救国的党派和团体,以及国外侨胞和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代表组成领导抗日救亡的国防政府,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8年3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给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要内容,由全国各抗日派别和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参加的共同反抗日本侵略的政治、军事联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团结一切民族抗日力量,发动和取得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