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建柱 《先锋队》2012,(19):42-44
他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他所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3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进程的老人,尤其不该被人们遗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而在此之前,高层争论异常激烈。在势不两立的政治气氛下,杜润生试探性地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2.
王梦悦 《党史文苑》2010,(12):34-37
杜润生,1913年生于山西。中顾委委员,中共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国家农委副主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党课》2011,(1):121-122
杜润生,原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中顾委委员。他的名字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密不可分。他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他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他所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3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进程的老人,尤其不该被人们遗忘,他就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幕后推手之一的杜润生。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问题,其战略基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找到了实现这一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30年农村改革中,农民的探索和实践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可以说,在农村有多少需要解答的难题,就有多少探索破解的努力。正如邓小平所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由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再作为全国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都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争取、动员农民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们都重视农民问题,都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邓小平的农民观是在继承毛泽东的农民观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形成的,克服了毛泽东农民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都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争取、动员农民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们都重视农民问题,都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邓小平的农民观是在继承毛泽东的农民观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形成的,克服了毛泽东农民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赵德彬 《江淮》2011,(2):21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在热情关注和讨论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而民营企业往往处于扶持洼地,民营企业大多数地位委屈、权益委屈、经营委  相似文献   

10.
邓子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探索。他是党内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被誉为中国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 ,即改革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解放生产力 ,那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 ,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 ,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实际上 ,这两个时期的农民问题是密切关联的。可以说 ,解放生产力 ,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最终是为了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早在合作化时期毛泽东就已经意识到 ,在土地问题解决以后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就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毛泽东虽然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没有能够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党史文苑》2020,(3):30-34
袁玉冰是五四运动后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是江西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宣传者,是江西第一个革命团体——改造社的主要创始人,是《新江西》杂志的主编,同时也是江西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27年1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昌下沙窝,年仅28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中国农民非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非农化是农民从第一产业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具有和城镇居民相呼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农民的非农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农民实现非农化找到动力;他大力倡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国农民非农化提供物质基础、营造社会环境;在实践中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非农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农民起义、土地革命、人民公社等一系列运动,使中国农民的境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人民公社化搞了二十年之后,农业生产率却低于1952年农业合作化以前的水平.毛泽东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的第三步完全失败了.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它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转型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农民不可能在传统农村中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农民起义、土地革命、人民公社等一系列运动,使中国农民的境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人民公社化搞了二十年之后,农业生产率却低于1952年农业合作化以前的水平。毛泽东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的第三步完全失败了。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它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转型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农民不可能在传统农村中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6.
龙观华 《党史文苑》2005,1(8):16-18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解决农民的权利问题、土地问题和教育问题,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促进了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对于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涂阳斌 《学习月刊》2013,(13):18-19
台湾学者高希均说:"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房子再小,也要藏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交情再少,也要送书。"多年来,朋友送我一些大作,"文人相钦",我不仅认真读,而且还不揣"根底浅",大胆涂鸦,写下我的感想,为书海夜航、砚田勤耕的人们摇旗呐喊,"加油"鼓劲。有位大哥读了我为他写的书评,居然当众哭了,这让我更加珍惜这份"书评情"。因而,我在高希均先生的名言后面添了一句:"学问再少,也要评书。"是为释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解决农民的权利问题、土地问题和教育问题,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促进了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对于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就业权利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代以来,农民就业权利就受到限制和侵害,其表现和原因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对农民就业权利的限制是中国农民长期贫困、城市发展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难以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选择就业的权利和自由,不仅是农民的呼唤,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对"正"字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字在数万中国汉字大家庭里只是普通一员,它横平竖直,四四方方、规规矩矩,虽笔画不多、书写简单,但内涵丰富、充满魅力。从字形上看,"正"字应该算是一个集象形字、会意字一体,仅有一个构字成份的独体字。它上下相同、左右均等,书写时不需要过多考虑间架结构或位置排列的问题,只要字体工整、笔画无误,它始终能给人一种庄重自然、安定和谐的直观感受。由释义来讲,"正"字有"不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