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迪  赵丽梅 《世纪桥》2000,(1):14-15
在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知识分子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党曾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本文拟就建国后十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以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1.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工作的展开,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建国之初,陈毅同志在上海、彭真同志在北京、陶铸同志在广东,为团结知识分子作了大量的工作;敬爱的周总理…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在上海的党羽中,戴立清是个重要人物。他出身临时工,靠造反起家,投靠王洪文。四人帮形成后,他成为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党羽。他文化程度不高,却受四人帮的安排,在上海主管科技工作。他迫害知识分子,有一套独特手法。粉碎四人帮后,他参与策划叛乱,最终获刑。  相似文献   

3.
1961年1月至1962年秋,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有过一次较为重大的政策调整,既有对当时“左”的错误理论的反思与纠正,又有对现状的考察与筹划,较集中地涉及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改进对知识分子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明确“红”与“专”的关系以及倡导文艺民主和学术自由等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黎虹 《世纪风采》2012,(5):9-15
在胡乔木一生中,与知识分子接触最多,他与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早在去延安前,他曾在上海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结识了当时在上海的一批文化人。到延安后,由于工作性质,也由于本人对文化学术的爱好,他总是寻找机会,与各种层次的知识分子交往。建国后,他长期主管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工作,加上本人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交往就更多。乔木一生都没有脱掉知识分子的气质,即使身在高层。他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关心、爱护知识分子,信任重用知识分子,喜欢与知识分子结交朋友。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题词所写的:“乔木同志是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知一心朋友”。  相似文献   

5.
熊大缜,江西南昌人。其父大学毕业后留上海任教,所以熊大缜1913年出生于上海。1931年,熊大缜以优异成绩,由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考入清华大学,在他的入学表格上,其籍贯一栏填的是"江西南昌"。熊大缜读的是物理专业。他班上的同学当中,有后来成为著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调查登记和就业安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解放之初,由于政权更替和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动,知识分子失业状况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1951年12月1日起,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失业知识分子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登记和处理工作。截至次年10月31日止,共登记失业知识分子3万余人,安排就业7500余人,到1957年底,基本完成失业知识分子的安置工作。这次调查登记和就业处理,是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关心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举措。同时,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不容回避的难题。一、上海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7.
散木 《党史博览》2006,(7):30-32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此团体亦即后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的发起组)的前身,其中的主要成员大多是在上海从事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浙江籍知识分子,而在中共成立前后,他们中间产生了急遽的思想分化和组织分化。活跃于上海的浙江先进知识分子悉数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绝非偶然。上海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为交通枢纽、经济和文化中心,无产阶级的人数和集中程度为中国乃至东亚之首。虽说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北京,五四运动也发生在北京,其政治辐射作用不容置疑,但以其容…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2,(10):44-44
沈遐熙,回族,1921年3月生于上海。1938年上海省立公费中学毕业后,即到陕甘宁边区从事抗日救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陈毅一生三进上海滩,并且颇具巧合的是,他是逢“9”必进:他在学生时代于1919年由成都到上海,自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0年后,他在红军时代于1929年由闽西进上海,出席中央军事工作会议;又20年后,1949年,他指挥千军万马解放了上海,尔后被任命为上海市市长。因此,上海,在陈毅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23):18-19
最早的基层组织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酝酿成立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周彤简介     
周彤,原名周仕义,曾用名庄策。1911年8月出生,广西鹿寨县鹿寨镇十字街人。1927年后分别就读于桂林广西省立第三中学、上海惠灵高级中学和上海蒙藏学院。1934年到北平图书馆自学,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35年10月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在北平、西安等地从事党的交通联络和宣传工作,曾任东北军抗日先锋队政治指导员。  相似文献   

12.
1931年3月顾顺章叛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四处搜捕中共地下党员,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严重。考虑到地下党同志的安危,中共党组织决定将一部分人员撤离上海。12月,在中共特科从事地下工作的聂荣臻等奉命离开上海,到达江西革命根据地。1932年3月12日,红一军团重新组建,下辖红四军和红十五军,  相似文献   

13.
王恒 《世纪桥》2007,(11):46-47
从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过了正确与错误的反复,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曲折之路。该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7-1960年的错位时期,1961-1962年的调整时期;1962-1966年的再错位时期。  相似文献   

14.
1925年,我在家乡参加革命活动时,就知道周恩来这个响亮的名字。1930年后,我有幸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教诲下工作成长。周恩来是我的征途引路人。 1930年,我在红十四军,在一次战斗中左手腕被打断,我被送到上海治伤。伤愈后,在我的请求下,周恩来同志改变了原来要我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决定,同意我从上海到苏区去当红军。这成为我以后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能够从事军队工作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对陈云一生影响至深至远的一座城市。陈云热爱上海、关心上海,亦对促进上海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 15岁那年,陈云离开家乡青浦县练塘镇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这是陈云人生道路上的霞要转折。从1919年12月到1927年4月,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生活了七八年。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又在上海进行了五六年革命活动,直到1933年初离开上海赴苏区。13年间,包括商务印书馆在内的上海,给了陈云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大林(1906— )广东梅县人。1928年入上海大陆大学读书。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到中共江苏省委工作。同年8月调到全国海员总工会,任外洋轮委员会主任。后到香港海员工会工作,1931年担任香港海员工会党团书记。同年6月间,因叛徒出卖,与两广省委书记蔡和森等人被港英当局逮捕,后被驱逐出境,回到上海。1932年初,任中共上海海上区委书记,在外洋轮中,开展党的工作,恢复健全工会组织。1933年7月,调江苏省委任巡视员。同年12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被押往南京军人监狱。狱中,与陶铸等共产党人开展了狱中斗争。1937年,中共强烈要求释放所有政治犯,国民党被迫释放南京军人监狱的所有政治犯。李大林出狱后,重回广东工作。1938年4月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8月任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17.
<正>韩慧英,原名韩慧芝,化名王英,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烈士陈为人之妻。1903年9月生,河北省高邑县人。1925年6月,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中共北方区委派她到陕北榆林,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8月,与陈为人结为伉俪。1928年9月,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妇女部长兼管省委机关工作。1929年,陈为人、韩慧英一同被调往上海。1932年冬,中央决定他们负责管理在上海的中央文库。1937年3月,陈为人在上海病逝后,韩慧英回到陈为人老家湖南江华。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衡阳专署、零陵专署工作。1968年7月6日,在长沙病逝。  相似文献   

18.
1929年7月的上海,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中.而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就隐蔽在上海租界之内.刚从苏联回到上海的李翔梧,奉命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到,后被分到中央军事部兵士科工作. 从莫斯科回到上海 李翔梧,原名李凤周,1907年9月24日生于河南省洛宁县中高村一户贫农家庭.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  相似文献   

19.
王安,祖籍江苏昆山,192O年出生于上海。他中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专攻电讯工程。194O年毕业后,曾先留校任教,后到桂林、重庆等地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9,(9):58-59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机关从武汉陆续搬到上海。中央机关在上海,有利的因素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地方大,好隐蔽,租界情况复杂,不登记户口,住房容易找,便于设立机关,搞秘密活动。上海又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党的工作一直未间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