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宝森 《法人》2004,(8):124-125
美国对于缺陷汽车以及其他消费品召回的立法,使消费者的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在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系上了一根“安全带”6月中旬,一汽马自达与广州本田同日宣布对其所生产的马自达6及本田雅阁部分车型实施召回,首开了国产汽车召回之先河。汽车召回对于国外的生产厂商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美国的汽车召回历史最长,相关的管理程序也最严密,早在1966年它就最先出台了包含对有质量问题和设计缺陷的车辆进行强制召回的相关法律法规。至今美国已召回  相似文献   

2.
马丽 《法人》2011,(2):71-73
围绕天籁公爵汽车的缺陷问题,济南车主“纤夫”拉车游街,深圳车主“拉猪”大闹4s店,湖北车主实名投诉,但都没有引起厂商或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重视,《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缺陷调查方面的缺陷显而易见,召回制度将再次受到拷问  相似文献   

3.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得以建立的逻辑起点在于市场失灵。该制度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文章将在阐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法律特征的基础上,从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的视角剖析该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而结合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现状,对我国现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实施困境展开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4.
法律解读     
神龙公司:召回缺陷汽车2006年4月16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宣布:由于发电机配件存在相关缺陷,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将从4月18日起对2005年12月1日至2006年3月9日间生产的部分富康、爱丽舍轿车进行召回,其中富康9986辆、爱丽舍9320辆。根据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第3条规定:“汽车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对其生产(进口)的缺陷汽车产品依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输费;汽车产品的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应当协助制造商履行召回义务。第4条规定:“售出的汽车产品存在本规定…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1日颁布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在汽车领域首先推行了召回制度,但全面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仍未建立起来。我国在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过程中,应借鉴美国完善的产品召回制度,建立自己系统完整的产品召回制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广大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1日颁布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在汽车领域首先推行了召回制度,但全面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仍未建立起来。我国在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过程中,应借鉴美国完善的产品召回制度.建立自己系统完整的产品召回制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广大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缺陷汽车产品进入市场所引起的公共安全问题也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其定义、功能等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完善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郗伟明 《当代法学》2015,(3):96-105
我国《侵权责任法》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对汽车召回制度虽有基本规定,但在一汽速腾汽车召回案中仍暴露出若干重大缺失。"缺陷"界定过窄,将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排除在缺陷产品之外十分不妥。召回属于义务还是责任定性不清、定位不明,致使实施自行召回的生产者角色模糊。面对自行召回,行政主管机关监督乏力,因缺乏权威缺陷鉴定致使缺陷有无这一关键性问题悬而未决,同时消费者召回请求权缺少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问: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召回汽车产品?答:批量性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是汽车产品召回的法定原因,所谓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生产者对其制造的汽车产品质量负责。具体而言,对在中国境内制造、出售的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由生产者负责召回,进口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由进口商负责召回。  相似文献   

10.
陈琪  黄丹丹 《法制与社会》2014,(14):178-179
我国现有汽车召回制度中并未对使用缺陷汽车产品的消费者进行损失补偿,通过分析过往影响较大的经典汽车召回案例,大致了解我国汽车召回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处。采取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汽车消费者、汽车销售者等不同社会群体对汽车召回前消费者损失补偿的不同态度和看法,为制度完善提供可靠的社会基础。归纳总结调查数据,查阅经典案例和先进法律法规,在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前损失补偿的可行性、消费者损失的界定、补偿范围等方面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1.
美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及其启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并纷纷通过立法对之加以规定。我国产品质量法中没有关于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规定,只是在国务院出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里规定了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因而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还没有全面的建立。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美国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来探究其对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启示,以期望对我国构建一个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业务文选》2012,(39):11-15
1.2012年10月22日国务院令第626号公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汽车和汽车挂车(以下统称汽车产品)的召回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  相似文献   

13.
余德进 《法人》2010,(9):91-91
就在全球知名汽车厂商密集召回问题汽车的同时,细心的消费者却发现在此召回名单中,难以看到国内自主汽车品牌,是因为自主品牌汽车质量提高了,还是问题尚未暴露?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发生把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上来,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也被人们所关注。食品召回作为一种保护消费者的机制成为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人们希望食品也能向汽车一样建立和实行召回制度。产品召回制度始于1966年的美国,首先在汽车行业。美国《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召回缺陷汽车。此后,美国在多项产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立法中引入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包括食品。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管理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食品召回制度,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与锦湖轮胎“先硬后软”,迟迟不肯公布违规产品召回具体措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厂商对于产品缺陷问题的处理效率要高很多。例如,2004和2005年,锦湖轮胎就曾在美国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召圊。而就在日前,福特和大陆公司也因轮胎缺陷在美国召回39万条马牌轮胎。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事项的管理,消除缺陷汽车产品对使用者及公众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危险,维护公共安全、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生产、进口、销售、租赁、修理活动的,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汽车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对其生产(进口)的缺陷汽车产品依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输费;汽车产品的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应当协助制造商履行召回义务。  第四条 售出的汽车产品存在本规…  相似文献   

17.
近期有关汽车召回的消息突然变得来势汹汹,丰田汽车召回在欧美等国与我国的差异,让我们深感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弊端,我们应该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体系,使消费者投诉有门、维权有法,保障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本文首先对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进行了概述,然后论及了国外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进而谈到了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现状,还谈到了我国建立产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最后认识到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是其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本文在对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几大相关部门法的角度分析了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使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又一次被提上了立法日程。本文从我国《产品质量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出发,就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波 《法制与社会》2012,(23):31-32
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6208亿美元,江苏为703.1亿美元.到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3.64万亿美元,江苏达5397.6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5.86倍和7.68倍.然而在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频频遭遇国外技术壁垒,被国外要求召回的事件也层出不穷,一方面,由于进出口产品召回制度缺失,我国在应对国外召回通报的及时性和对出口召回产品后续监管处理的时效性方面都表现滞后,未能快速消除我国缺陷产品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入世以来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对于其中的缺陷产品我国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进口产品召回处理制度,国外厂商往往钻了这一空子,在产品出现问题需要召回时往往是“全球召回,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个年头,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也跨上了新的台阶,面对纷繁复杂的进出口形势,建立和完善我国进出口产品召回制度,健全我国进出口产品检验监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