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在刑事诉讼上存在着侧重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和目的选择 ,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说 ;随着价值、目的用语的引入及对国外学说的借鉴 ,我国刑事诉讼价值与目的的理论也逐步确立并发展起来。通过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的评析 ,试图区分价值与价值观 ,澄清价值与目的用语 ,并揭示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对行政犯的"亦刑亦罚",应坚持相对的"刑罚优先"原则,克服相应的现实障碍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这里的"刑罚优先"是指刑事处罚具有优先性,但不是刑罚包办代替行政处罚。其优先性集中地体现在:刑事侦查和刑事诉讼程序优先于行政执法程序,刑事制裁措施优先于行政处罚措施;其相对性即对原则的例外,包括法律规定"先予行政处罚"和遇到刑事诉讼应该中止的情形。为此目的,我们面临着诸多制约:来自"打了不罚"或"罚了不打"传统观念的障碍及其导致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法律实务中的一些错误做法等。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新的制度以促成法院判决与行政处罚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探讨章海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对于确立和完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构建科学的刑事诉讼法学体系及合理的诉讼结构,正确理解和运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诉讼法学界已作了一定的探讨,但至今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 ,俄罗斯的法律制度完成了根本转型。在刑事诉讼领域 ,经过前后 1 5年的修改和补充 ,颁布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转型后的新法典 ,在刑事诉讼目的、结构、价值等基本理念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除了将某些重要的宪法原则刑事诉讼法典化以外 ,进一步确立并完善了诸如证据规则、平反程序、和解法官审理程序和刑事诉讼国际合作程序等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转换与推证--一种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价值目标是立法群体对刑事诉讼法及其实现活动的基本期望,是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绝对超越指向的一般要求.一国刑事诉讼价值目标应与其社会现实基础相互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目标顺应社会的变迁,在立法层面上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换,由实体正义趋向现实正义.但要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上完全实现现实正义,还有赖于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进化、社会大众刑事诉讼价值观的更新和刑事司法制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建构我国刑事诉讼合理构造的理念与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诉讼构造是刑事程序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刑事诉讼各要素之间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建构合理的刑事诉讼构造是修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关键。在我国 ,建构合理的刑事诉讼构造 ,必须确立控诉与审判分离、裁判权中立、控诉与辩护平等对抗等理念与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芳  夏明贵 《河北法学》2001,19(2):118-121
首先采用刑事诉讼法哲学思考的方法分析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 ,认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刑事诉讼中应坚持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 ,因此应该确立沉默权规则。其次 ,分析刑事司法利益间存在着内在的协调一致性 ,得出限制沉默权规则的必要性。最后 ,对沉默权规则在我国的确立与限制作了构想。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价值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毅 《法学论坛》2003,18(5):36-44
我国目前两种主流的刑事诉讼价值观———“目的价值观”和“过程价值观” ,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瑕疵。从价值的一般涵义出发 ,现代刑事诉讼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有结构的统一体 ,它涵括了目的价值和形式价值两个子系统。目的价值是指刑事诉讼致力实现的社会理想和终极目标 ,具体而言是指自由和秩序的价值结构。而形式价值则是指刑事诉讼本身在组织结构上的形式合理性 ,即刑事诉讼程序必须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平等性、公开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两方面不可或缺,即正当程序观念的建立和诉讼制度立法上的完善。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对诉讼程序的轻视与我国的法律传统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因而有必要认清程序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正当程序对于刑事诉讼的重要意义。正当程序应是刑事诉讼制度的理念基础,其对刑事诉讼的具体要求为:程序合法、主体平等、多方参与、过程公开、裁判中立。并应以此为基石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公诉案件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法律特征,决定了它与辩护或其他诉讼代理具有显著的区别,应当成为一项独立的诉讼代理制度;这一代理制度的确立,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在法律上赋予刑事诉讼代理人以独立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我国现行法律对公诉案件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规定尚在缺陷,应当采取对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合理划定"醉驾"犯罪圈的大小,"一律入刑"与"区别对待"两种见解存在实质性分歧。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事司法不可逾越的屏障,司法机关应该通过"一律入刑"呼应其明确性要求,同时限制司法机关的权力扩张;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在实践选择的位阶上应该以文本映射的主观主义优先适用;刑法总分体系需要刑事立法与司法进行一体化贯彻,在刑事立法已然兼顾总则要求的前提下不能通过"区别对待"再次限缩分则罪名的适用范围;"一律入刑"的主张不违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精神,刑事政策的刑法化要求刑事司法必须坚守这一法治立场。  相似文献   

12.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财产权保护中,动用刑法需要以存在实质上的财产损害为前提,其中的侵害对象需要具有经济价值(也包括主观上的情感价值);而不管是诈骗罪还是盗窃罪,在有无财产损害问题上都要采取整体财产说来判断。单纯为了维持财产秩序不足以动用刑法。而刑法介入财产权的保护与否也无需完全依赖于民法的判断,因为民法和刑法的评价存在不同。同时,平等保护原则对于财产权的刑法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刑法介入财产权的保护既要慎重又要积极,不能借口刑法的最后手段性和补充性而矮化刑法在财产权保护中的定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I take it as obvious that attempts to justify the criminal law must be sensitive to matters of criminalization—to what conduct is proscribed or permitted. I discuss three additional matters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justify the criminal law. First, we must have a rough idea of what degree of deviation is tolerable between the set of criminal laws we ought to have and the set we really have. Second, we need information about how the criminal law at any given time and place is administered, since the law in action is bound to differ radically from the law on the books. Finally, we must have some basis for speculating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in the absence of a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ce—if the state ceased to impose punishments.
Douglas HusakEmail:
  相似文献   

14.
未经法律授权即可对公民实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在内的强制措施,这是劳教制度最大的制度软肋,也是致其最终被废止的根本原因。劳教制度废止后的制度设计应当引以为戒,尽量避免"劳教制度已死,劳教式管理模式还在"的尴尬局面。遵循理念先导、制度跟进的规律,未来的制度设计必先契合法治理念。而于刑事法治理念而言,不遵循刑法宽容理念的制度设计必定依然难逃窠臼。故而在改革中除了要关注基本制度的构建和刑事政策的贯彻之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刑法宽容理念的培养和倡导。  相似文献   

15.
沈敏 《政法学刊》2005,22(2):16-19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控辩双方要直接向法庭举证,这要求相应的证据规则。在采取证据规则时应充分体现证据运用的一般规律,应结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其运用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作到有法可依。证据规则的确立与运用必须由证据标准来检验。而证据标准的确立应结合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注意到刑事诉讼的目的,适应庭审的方式,转变观念,加强对证据标准的审查与评价,使公诉的证据标准同于或基本同于判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自首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君俊 《现代法学》2003,25(1):100-106
本文对中外刑法的自首制度的几个问题,诸如立法模式、自首概念、自首成立要件与处罚等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一飞 《河北法学》2007,25(7):186-189
人民检察院对简易程序的监督作为对刑事审判监督的一部分,因简易程序的特殊性而具有其特殊的实践意义.但是现行法律对简易程序中检察制度的规定还不完善,应当改革.一是要将其对简易程序的启动决定权改为建议权;二是检察机关在简易程序中也不能进行全部案卷移送,而要遵守《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三是检察机关应当参加简易程序案件审判的出庭;四是应当赋予检察机关的程序变更权.  相似文献   

18.
徐岱 《法学研究》2009,(3):23-38
刑法解释学属于广义刑法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学科,并具有自身独立的学科品格。其独立的学科品格包括三个内在的学科独立基本要素和三个外在的学科独立条件。前者是指刑法解释权、刑法解释行为和刑法解释结论;后者包括:狭义刑法学无法涵盖刑法解释学,即刑法解释学不等同于狭义刑法学;广义刑法学本身已昭示了刑法解释学自身的独立性;刑法解释学的产生和发展遵循着法学学科独立的一般性规律。倡导刑法解释学的学科独立品格,其价值在于:推进刑法学的学科应用功能;纠偏刑法学研究者热衷于铸造恢宏的概念化法学架构而忽视刑法应用实效研究的倾向;彰显刑法解释学价值判断的实践属性。  相似文献   

19.
刑事法治国包含形式的刑事法治国与实质的刑事法治国。两者的冲突体现为刑法规范的可预测性或安定性与刑法规范的妥当性之间的对立,并在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两方面展开,成为法治国建构中的最大难题。对于形式的与实质的刑事法治国的取舍问题,不可过于置重其一,而应采取以形式法治国为主、实质法治国为辅的两者兼并吸收的包容性刑事法治国模式。在坚持形式正义优先和形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以实质正义为价值基础对刑法规范进行合目的性的实质解释,以此为基点,在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层面展开刑事法治国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解释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位阶关系。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应当在三个层面展开:刑法解释应以维护刑法安定性优先,兼顾促进刑法正义性为价值目标,这是刑法解释方法位阶的价值维度;刑法解释应遵循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的运用顺序,这是刑法解释方法位阶的序列维度;在可能文义之界限点上,文义因素绝对优先,在可能文义的界限内,目的解释居解释之冠,合宪性解释是对其他解释方法结论的最后检验,这是刑法解释方法位阶的效力维度。解释刑法时应运用与遵循这种位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