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春萍 《世纪桥》2009,(24):60-61
人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的人学观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的区别,在于马克思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最显著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也是他的人学思想的出发点,它实现了人的本质观的真正变革。马克思实践人学观的崛起,开拓了一种新的人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我们正确地掌握人同世界的整体性关系,科学地确立人在世界中的应有地位和使命,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代人学研究的现实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中,系统地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区别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理论内容博大精深,择其灵魂和精髓在于以下几方面:(1)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感性的活动”或“客观的活动”;(2)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理论的出发点;(3)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实践: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燕 《世纪桥》2009,(23):44-44,67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区剐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本文从对人的科学界定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中,系统地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陈燕 《世纪桥》2009,(21):44-44,67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区别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本文从对人的科学界定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中,系统地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1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学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卞清霞 《世纪桥》2009,(18):54-55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的生存本性,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诸多本质属性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和规定的。因此实践成为人的根本。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核心范畴是实践。而且,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超越过程,更对现今社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这几方面进行探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卞清霞 《世纪桥》2009,(17):54-55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的生存本性,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诸多本质属性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和规定的。因此实践成为人的根本,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核心范畴是实践。而且,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超越过程。更对现今社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这几方面进行探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始终立足于对传统哲学"抽象的人"的批判基础上,是以"现实的人"为价值指归的新人学。这种新人学,体现在马克思思想演进的批判逻辑中,也体现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历史的生成逻辑之中。正是这双重逻辑的展开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实践基础的总体性的人学变革。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5,(12)
马克思扬弃了旧哲学人的本质观,科学阐述了"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人学思想从超越抽象的人本主义转向到实践唯物主义;从"类本质"到"现实的人",再到"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向,马克思不仅从哲学上关注和回答了人的现实问题,而且在人学思想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对我们消解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原子化"趋势,确立"类意识"的价值吁求,促进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人学诠释是多向度的.实践的诠释视域是马克思人学诠释的根本维度,但应当是有限度的诠释.从权利人学的视角看,权利的视域也是马克思论释人的重要维度;人的实践活动受权利的制约.以抽象的实践观理解人,忽视实践论释人的限度性是国内马克思人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哲学,就其理论形态而言,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则是一种实践批判的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阐释的实践批判既是思想原则,也是现实的实践活动,还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形态》的实践哲学具有鲜明的批判本性,这是《形态》实践观的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与其它哲学的实践观的根本区别.多年来,学界重视了对《形态》感性的、生成性的、对象性的实践以及实践本体论的研究,但忽视了对《形态》实践批判思想的研究,从而难以把握《形态》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的整体和真谛.  相似文献   

13.
袁祖社 《理论学刊》2004,1(6):57-60
在人学理论发展中 ,马克思以”实践人学”观实现了对古代”自然人学”和近代”理性人学”的超越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取代了实体思维方式 ,实际上确立了哲学思维的实践 -生活即主体性的生存论维度 :从对”人自身”的”实体 -属性”式研究转变为对人的生存、生活的”实证 -批判”(或”描述 -规范”)式研究 ;此一新思维方式的确立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的根本而鲜明的理论立场即人类学的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现代哲学承诺人为生活世界之根 ,对人文世界的理论澄明则构成现代生存 -生活本体论的理论意旨。 19世纪的马克思的人学理论通过”实践”走进人文世界 ,对 2 0世纪的西方哲学意义本体论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迎迎 《世纪桥》2009,(5):83-84,89
人是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归宿。在哲学的发展道路上,人学也逐渐形成。近代哲学只是抽象地设定了人,否定了人是活生生的感性存在;而现代哲学虽然看到了人除理性外的非理性的一面及除精神、情感外的生命存在,却只是从直观层面或说从生物学意义上去理解人。只有到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才弥补了以上两者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理解,从而展开了真正的人学之路,开创了当代人学的全新景观。  相似文献   

15.
杨晗旭 《求实》2013,(2):22-25
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蕴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马克思首先借鉴了人本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确立了实践哲学关于人的现实本质及其生成过程,又通过异化劳动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现实本质的否定。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出发点,但实践哲学的这一重要内涵却长期遭到忽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确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区别于其他学科视角的解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是人之生成和人之解放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人学解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国哲学中存在着道德神学和人学的两种路径。以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为代表的古典哲学认为建立在道德、理性或者自我基础上的信仰构筑现实世界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实践唯物主义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曾凡跃 《探索》2003,23(4):114-117
马克思科学的个体观 ,是实践的个体观 ,也是辩证的个体观。对个体的本质、个体的发展的辩证理解 ,是马克思科学个体观得以建立的重要条件 ,也是马克思的个体观得以扬弃旧哲学个体观的内在机制。个体辩证法还是马克思辩证法系统以及马克思的历史观和人学观的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实现哲学变革和理论革命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揭示并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头足倒立"的唯心本质,并且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此,辩证法不再是一种外在抽象的思维方法,而是一种内在于现实的实践表达。以马尔科维奇与科西克为代表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以马解马",一方面通过破除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长久误读和重申马克思辩证法的人学本质恢复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应有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论证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存在样态和借助辩证法阐明人及其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创造性解读,从而开辟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东欧路径。  相似文献   

20.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哲学历程,"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程核心关键词,是解读马克思深邃的哲学思想的着力点。本文主要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三部著作出发分别从人的类特性、人化自然;实践的价值理想性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等方面诠释了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并分析马克思实践观中所映射的文化哲学意蕴。在哲学发展进程中,文化与实践是有着天然联系的,这就使得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探讨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有益于丰富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社会下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