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如何提升广大基层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保持基层干部在一线的服务热情和动力,是新时代公共管理实践中一个迫切且现实的重要议题。棘手问题挑战作为锻炼与培养基层干部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其公共服务动机的路径之一。为了验证两者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类型棘手问题对基层公共管理者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以及公共价值偏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棘手问题挑战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公共价值偏好正向调节了两者关系,外源性棘手问题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促进作用更强,公共价值偏好对内源性棘手问题的调节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保持和激励基层公共管理者的公共服务动机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动机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公共行政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建立在个人与组织匹配理论基础之上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代表着公共行政学试图构建一种有别于私人部门"经济人"假设、为公共部门所特有的人性假设之努力。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主要考察了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变革接受度和公民参与态度的影响。作为一种尚处于发展中的理论,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在理论建构方面,忽视了公共部门雇员角色冲突,也忽视了偏好伪装和思想、语言表达、行为"三体分离"所带来的客观测量挑战;在实证分析方面,反向因果、中介变量影响和内生性问题都未得到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3.
构念分为反映性构念和形成性构念。关于公共服务动机是形成性构念抑或反映性构念,学术界存在部分共识,即均认为公共服务动机一阶构念是反映性构念,但对于公共服务动机二阶构念是反映性构念还是形成性构念,学界尚存在争论。研究发现,就公共服务动机而言,“一阶反映性二阶反映性构念”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预测能力与拟合度均高于“一阶反映性二阶形成性构念”,我国基层公共行政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与其一阶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向是从公共服务动机到一阶潜在变量,公共服务动机应该被定义为“一阶反映性二阶反映性”构念。公共管理研究者在未来研究中可认真考虑公共管理领域构念的性质以及形成性构念或反映性构念的假设对模型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是政府基本职能。随着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能力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低速与财政紧缩的背景下,政府的财力和人力又捉襟见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紧紧围绕这一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以"国际视角下的公共服务提供与测评"为主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于2013年11月15-16日在新加坡召开了"2013连氏公共管理国际会议"。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与改革、比较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绩效测量与管理、公众参与与公共服务满意度、公共服务合作与治理、公共服务的社会影响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上进行的主题演讲和宣读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本文对这些演讲和论文进行综述,以凝练和体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发现和进展,并勾勒未来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公共服务动机成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公共服务动机在起源、利他性等方面与传统官僚行为理论的区别,弥补了西方传统的官僚行为理论的不足,为公共组织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组织效能开辟了新视角,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组织间网络绩效研究致力于考察多个组织之间构成的网络的结构特征、发展过程与绩效,是近些年来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社会科学学科非常关注的热点研究方向。基于国际学界关于组织间网络绩效测量与解释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特别是对公共网络绩效研究的贡献做了重点述评,考察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治理中的网络绩效问题。结合我国公共网络的实践与研究状况,本文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及相应的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共识。认知产生分歧的原因是:脱离概念的发生学语境,混同概念的层面差异,误导概念的相互关系。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概念的意义不同;关注的层面不同;影响的变量不同。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避免理论的误读与实践的误导。  相似文献   

8.
伦理关系是体育公共服务关系体系当中核心价值关系,是公共服务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管理目标、制度生成及道德实践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的伦理关系是指那些在提供体育公共产品满足公民体育公共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的职业关系;体育公共服务伦理关系主体、体育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构成了体育公共服务伦理关系的基本要素;体育公共服务伦理关系具有开放性、具体性和张力有限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城市供给,更具系统性和复杂性,也对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善治理论强调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可以为解决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治理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我国当前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供给主体间存在的供给交叉或供给真空状态愈发明显。基于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应从善治角度区分政府组织间及政府与其他组织间两种不同的协同供给机制。多政府协同供给要重视政府间协议并强化府际关系网络。而在政府与其他组织间的协同供给中,多政府协作承担城市群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与基本供给责任;多市场协作满足公共服务的多元需求并加强自身监管;多非营利组织协作灵活应对政府和市场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公共服务”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行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管理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的来临;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其含义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公共服务的理性主要源于人权和人道因素、公民与国家关系以及政府以需求促进供给的功利主义目的;公共服务的边界依据除了公共物品理论外,还有本文提出的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私人物品理论;公共服务的实践系统至少包括服务结构、服务规划、服务融资、服务政策方案评估、服务提供和服务质量的监督等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消费警示作为公共服务之一,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其他私营企业、非政府组织针对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或信息消费的具体瑕疵和不足,对社会上不特定公众发布的旨在提醒和引起对该项公共服务或信息消费注意的通知、警告等,以促使公众产生警觉心理,及时应对的行为的总称;而公私合作是指政府将其管理的可市场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不放弃自己执行责任的前提下,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委托、出售、撤资等方式与私营企业或非政府组织形成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公共服务任务的合作伙伴关系。本文据此对消费警示公私合作的主体、范围及方式的规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大学生是警察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安机关职能转型的关键,是公安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对比研究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在入校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公安院校大学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普通院校大学生却显著下降,这揭示了公安院校实践教育的优势.回归分析发现,职业认同可显著正向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公安院校也更重视职业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3.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弥补政府和市场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论述和阐释西方学者言论学说,对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国家与社会二重化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向社会放权的具体方式之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正义的实现,推动社会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是马克思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公共组织与企业、家庭等私人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与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对象(公民、社会公众、社区成员)之间不是市场交换关系,而是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与"社会"是公共组织的两种基本形式,前者可以定义为通过国家权威强制供给公共品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后者是非政府性或民间性质的公共组织,自有其一系列特殊规定性。当代世界各国公共组织变革与整合的基本取向和趋势,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市场化、民营化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情绪劳动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与公民或工作人员之间动态关系的组成部分。情绪劳动技能不同于认知技能,但二者都与成功履行职能相关。对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访谈和焦点小组研究表明,情绪劳动对于公共服务工作十分重要,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实现有效领导需要情感领导力。作者的结论是,公共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使工作更有效率,而是使之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先导的各国政府开始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政府体制改革,树立公民理念和服务观念,还服务职能于社会和市场。但是,由于处于转型期,公共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不甚完善,在公共服务中,出现了诸多损害公共利益、违背公共伦理的现象,有违公共服务的宗旨。文中从公共服务伦理评价的视域出发,在研读学界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共服务伦理的普遍性要求、公共服务伦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公共服务伦理评价的具体实施以及公共服务伦理评价的制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为了保证公共服务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有效发挥公共服务伦理评价的效能,需要建立健全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支撑,需要依靠严谨的组织工作来确保公共服务伦理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服务是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中心地位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借助此理论中的公共价值、公共责任、公民参与等理念,解释昆明市家庭服务业立法政策议题从产生形成、反复论证到被暂缓实施这一过程的原因,凸显政府公共服务精神与战略决策能力在发展民生工程、体现民主与公民权、促进公共利益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的警察职业认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学者和研究成果推动这一研究主题的发展。通过对警察职业认同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内容和变量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澄清警察职业认同内涵,明晰各研究变量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有效的测量工具和实证分析是当前警察职业认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理论创新,并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以推动警察职业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伴随大政府时代的到来,在应用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公共管理评估研究获得空前发展。公共管理评估研究已走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史,先后经历三代范式转换。目前公共管理评估研究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评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项目评估、公共服务评估、治理和发展评估、规制影响评估等领域,建立具有横断学科性质的公共管理评估学成为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行政体制改革的宗旨应该是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而有效供给。公共服务的供给组织不仅包括政府机构,还包括市场和市民社会组织。公平而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体现为不同类型的供给组织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这构成了复合治理框架体系的基础。复合治理的框架体系呼应了复杂系统的组织特征——多样性、复合性、镶嵌性、冗余性和韧性。进一步讲,供给组织间关系是政府间和部门间关系的原型,复合治理视角下的行政体制改革意味着从政府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走向公共、私人和第三部门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改革后的行政体制呈现出政府间关系镶嵌于部门间关系之中,政府不仅是公共服务的供给组织,而且也是复合治理框架体系中的元治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