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审批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批改革是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当前的行政审批存在着严重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双轨制的存在、权力利益的部门化和个人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及传统观念的顽固存在是导致行政审批当中不合理现象和错误做法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加快立法、大力发展中介组织、积极借鉴中外行政管理的先进做法来消除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斌 《求实》2004,(1):24-26
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有较强的解析力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已经从“刚性块状”二元分割式结构过渡到“渗透性”二元分割结构。但是社会转型过程中 ,教育、收入、声望和权力等“自致因素”有“先赋”化倾向 ,同时传统的身份“刚性”作用继续存在 ,中国社会结构总体上仍然是二元分割状况 ,不过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已经从“刚性二元分割”过渡到了“渗透性二元分割”。  相似文献   

3.
“官德”是社会道德的核心 ,是有效行政的基础 ,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内在屏障。加强“官德”建设 ,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 ,当务之急 ,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有德可依 ,有德必依 ,失德必纠” ,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英国19世纪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指出:“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杨毓培自1999年4月至2003年9月,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搞“权力腐败”,批发“官帽”61顶,疯狂敛财200余万元。杨毓培把“官场”变成“市场”、将“官帽”当作商品出售赢利,导演了一幅幅买官、卖官群丑图。探寻这个具体独特的“怪胎”产生之因,对于探索从源头上防治买官卖官行为的对策,不无启迪意义。杨毓培曾毫不掩饰地说,作为…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报告指出的“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一语道破关键所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主要领导干部、主要负责人,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一把手”,他们在决策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论断。其中,民主执政是一个核心概念,坚持民主执政是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可靠保证。然而,现实中少数地方、少数单位的领导干部存在民主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一”:一是干部任用“一句话”。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曾说过:“我是‘一把手’,我就有绝对权力,我想提拔谁还提拔不了吗?”二是工程项目“一把抓”。对一些投资大的项目,“一把手”紧紧抓住不放,不让他人染指,更不经集体讨论。三是班子内部“一言堂”。“一把手”独断专行,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代表”所体现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本质出发,指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权力监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加强权力监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权力监督。从权力监督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一个法院副院长竟是一个十足的“三盲”(文盲、法盲加流氓),这绝对是新中国法院史上的奇闻。然而,就是这样的奇人奇事竟在山西省绛县法院长期存在,并因之酿发了一幕幕人间悲剧。1999年8月,有着“活阎王”和“三盲院长”之称的姚晓红终于被绳之以法,其磬竹难书的罪行也被大白于天下(可参见《法制日报》1999.8.26二版)。但舆论关注的焦点早已超出了姚案本身: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绛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权力真空、法治真空?尽管各种报道都没有正面回答,但我们还是不难发现,“三盲院长”的存在绝不是偶然的,它的滋生和…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现实人的本质抽象。理性、自利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主要特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中的个人与市场中活动的人一样,是“经济人”,天生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种理论把政府听个人理解为“经济人”是有缺陷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和行使的行政人员应该是“公共人”特性的集中体现,应该是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而决不应该是“经济人”。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轨与"颜色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军 《新视野》2006,(3):20-22
部分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成因比较复杂:从政治方面分析,既有国际背景,又有独联体国家内部政治集团权力角逐的因素;从经济方面分析,是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斗争;从社会方面分析,促使广大群众参与“颜色革命”是十多年来经济转轨中出现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所致。反对派以揭露政府腐败为旗号,动员起数以万计的群众,通过“街头政治”夺取了政权。“颜色革命”的结果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并没有改变经济转轨的方向,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1.
火炬20余名“群贪”被绳之以法了,这是泸州最大的一次“群贪”事件,“群贪”中,有公司级领导,有公司下属分公司经理、厂长、会计、出纳,有处长、车间主任乃至手握权力的“平头”。这伙贪官虽然编织了复杂的关系网,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泸州市和纳溪区检察干警的反贪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各地在规范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特别是权力腐败行为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要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就必须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逻辑,深入剖析县委书记腐败成因,健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预防和惩治体系,以期“选好”、“用好”、“管好”县委书记,积极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恒道”是老子的重要思想 ,是“无名”之“道”与“有名”之“道”的对立统一 ,具有丰富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内涵。在领导工作中 ,必须弘扬“恒道”精神 ,遵从现代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 ;恪守“恒道”根本 ,把握“无为”与“无不为”的度 ;把握“恒道”内涵 ,放大领导工作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实践“恒道”主张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调研时,不少党员群众反映,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健全完善的新形势下,党政机关廉政勤政优政的氛围越来越浓,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太和谐的音符。如: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影响,节假日下乡钓鱼、狩猎、消遣;有的领导干部利用外出开会、考察的机会,游山玩水;有的领导干部以接待为名,陪吃、陪喝、陪歌、陪舞,甚至陪“玩”;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公款请吃拉关系,公车私用显威风,上班时间炒股、聊天、玩游戏,甚至大慷国家之慨用公款比阔气、讲排场、花天酒地……凡此种种,党员群众戏称为“以权谋乐”。“以权谋乐”者认为,他们的“休闲”、…  相似文献   

15.
张鑫 《求实》2006,4(7):7-10
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应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首要标准。这一理论长期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唯一经典。但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中间阶级”、“政治权力寻租”等现象,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暴富阶层”的出现等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在运用这一阶级分析理论时遭遇到了现实难题。财产、收入、知识、政治权力等因素在阶级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任何单一划分阶级的标准都已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阶级现象。因此,探讨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在当代的不适用性,建构适合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阶级分析理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人之形象,重在五官。领导干部或大或小都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人物,其地位观、人才现、利益观、亲情观、品位观犹如人之“五现”,“五观”端正与否,不但关系着领导干部能否经得起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的考验,还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决定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进行作风锻炼,根本的还是要从端正“五观”做起。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经济领域活动中的现实人的本质的抽象。理性、自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主要特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中的个人与市场中活动的人一样,是“经济人”,天生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本文认为,该理论对政府中的个人作“经济人”理解是有缺陷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和行使者,行政人员应是“公共人”特性的集中体现者,应该自觉地服务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8.
权力监督及制约机制乏力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加强廉政建设 ,取得反腐败的胜利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当前 ,我国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乏力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权力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 ;二是民主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权力运行前和运行中存在着“真空” ;四是廉政法制严重滞后。要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一是监督体制应“以条为主 ,以块为辅” ;二是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三是强化事前监督机制 ;四是推进司法改革 ,完善监督法制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物必腐而后虫生."那么腐败成因的源头在哪里呢?我同意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以制度防腐败和反腐败的提法,而制度弊端的罪魁祸首是绝对权力. 治国的重点是治人.治哪些人?治社会上的所有人,特别是治理各级权力机构的掌权人.靠什么治理掌权人?靠法律和施政制度.法律规定官员只许怎么作为,不许怎么作为;制度是分权、限权和用权,是一种权力和责任的分工.在法律的统率下,每个人的权力都成为有限权力,权力之间就存在互相制约性,优化用权才能实现.而绝对权力全然抹煞了权力的法律性、制度性和民主性,集党、政、法、人、财、物于一身,议行合一,势必出现以权代法、压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以降 ,中国的现代化求索与演进之路始终是被西方拖着走的 ,现代化与民族化、启蒙与救亡的矛盾时时现错位、胶着和叠加状态。接纳西方、启蒙国民与拒斥西方、抵制强权的矛盾心态 ,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充满苦涩 :要保持民族独立必须强国 ,强国必须学习西方 ,而学习西方则有可能被西方权力话语所左右 ,进而丧失自我 ,文化演进始终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结合”的既定话语圈里徘徊。这种怪圈在80年代的改革中仍然存在 ,要富民强国 ,就得学习西方 ,但意识形态上又必须“坚持”。就这样 ,启蒙与救国、激进与保守、全球化与本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