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常运 《学理论》2012,(23):192-193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目前职业学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缺位、体制限制、专业与课程设置滞后等,为此应更新办学观念,确立现代职业学校的新定位;理顺专业、课程与行业、岗位的关系,找到现代职业学校办学的落脚点;加强校、企资源的主动衔接,共同培养学校师资力量和企业人才,建立现代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1)
家庭、学校、单位是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要场域,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存在一些偏差或割裂,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应当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运作方式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层次递进、富有针对性;二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有一套严谨的“道德教育指导计划”;三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十分重视教育合力的作用,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衔接与配合。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运作方式的特色给我国学校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6)
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领导者表率作用欠佳、教师管理评价制度缺乏人性化、师德教育乏力,师德监督机制缺失等学校因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从学校层面来说,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就要抓好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实现学校制度的伦理化、建立健全师德管理评价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6)
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归属感,是指学生对大学校园环境、高校的学习生活、学生自身参与学校的各种学术活动和科研实践,以及大学生在与高校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产生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人文气息、科研成果的自豪感。同时,受到高校文化气息及管理制度的熏陶,使得学生对自己内在价值的判断和评估,从而产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群体高度认同的一种归属感,并在行动上自觉维护学校的荣誉,即使离校后始终对学校的文化传统保持忠诚。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6)
国防教育是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性国民思想教育,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结合江苏省学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围绕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必要性、目标性等分析和研究,提出实现学校国防教育的路径、方法和手段,以进一步发挥学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校务公开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校的一项重大举措,使学校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化。通过校务公开,调动了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稳定了教师队伍,推进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通过校务公开,有利地遏制了教育系统的行业不正之风,促进了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校务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学校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通过校务公开,有利地促进了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在教育战线的落实,进一步促进了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9)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班级管理、学校教育的引导者、管理者、建设者。中职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是我国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其自身成长、学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对专业化内涵介绍,研究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介绍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所需的素养,以期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学校要生存离不开民主建设;学校要发展必须实施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法宝。一、以职代会为基本载体和有效途径,加强与健全民主管理体系1、开好一年两次职代会,学校重大事务由职工代表参与决策,是城建学校校务公开的一大特色10余年来,职代会已经形成制度,学校重大决策,如五年一次的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两年一次的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劳动岗位津贴等制度的改革,学校取消福利分房试行方案,校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维系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A学校为例对中职学校进行了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角度来研究学校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桂涌祥 《学理论》2012,(17):223-224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行学校制度面临制度安排滞后不适、制度执行不利和制度环境缺失的困境,因此,应从政府层面的正确处理政校关系、学校层面的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制度以及社会层面的构建和谐的学校—社区互动机制三条路径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若珍 《学理论》2012,(25):198-200
管好、用好学校公用经费,一直以来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对区内部分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就学校公用经费使用中所存在的些许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找出产生原因,提出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之建议,使学校公用经费真正发挥其应有效益。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9,(3)
1912年,教育部颁布了《专门学校令》,明确了专门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当时的山西有农、工、商三所专门学校,其中,山西公立商业专门学校创办于1912年,停办于1935年,20多年的时间内,为当时的山西经济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商业人才。其存在时间虽短,但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较为完善。尤其是学校的课程设置,结构系统、完善,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三大类。三类课程既独立成体系,又相辅相成。整体的课程设置不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还体现出顺应时代潮流、体现地方文化、注重德艺双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敏 《理论导刊》2005,(9):72-74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的公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学校承担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损害的民事责任主要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在特定情况下,也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解决学校事故可供借鉴的思路是把办学的风险适当分散到社会,使学校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10)
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化、社会化培育的基础和核心。对学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内涵进行解析,明确其目的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从而增强学校培育践行工作可操作性,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林晶 《学理论》2014,(3):187-188
一种新型公立学校在美国出现——特许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由教师团队、社区组织、企业集团等组织和个人申请开办并实施管理,并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学区的领导和管理。自明尼苏达州在1991年通过美国第一个特许学校法,1992年成立全美第一所特许学校后,特许学校便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备受美国政府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有关特许学校的各种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更是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建于1981年,系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学校”。学校位于海内外闻名的深圳华侨城社区,依山傍海、风光旖旎,是青少年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128名教职员中,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7人,省、市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比肯山学校是1927年由罗素夫妇创办的新式学校,罗素夫妇将他们的教育思想运用于实践。教育生态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文化学和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下对比肯山学校进行研究,从而考察比肯山学校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郑海波  李吉芳 《学理论》2013,(23):281-282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反学校文化应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不同层面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