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1995年1月5日湖北省宜城市民政局在发行社会福利奖券兑奖工作中,发现封面图案为红心_A分组号为472的奖券,出现了两张符号为"红心_A"的奖券(特等奖券,奖金10000元),比设计的多了一张。于是将这两张特奖券分别编为1号,2号奖券送我局检验,以辨真伪。首先对社会福利奖券进行了研究,发现奖券是由三层纸印制后粘贴在一起的硬纸片,面积大小为7.2×4.2cm。其底面仿造扑克牌式样印有图案及"社会福利奖券"等字样,正面上半部分印着""及阿拉伯数字组合彩色图案和奖券面值"贰元",下半部印有分组号阿拉伯数字并设有一个开奖孔,(大小为3×1.7cm),中间一层印有上下两组防伪网,下组防伪网与开奖孔相对应,为开奖孔区,大小为3.2×2.lcm,防伪网中对应开奖孔部位印有分组号阿拉伯数字及仿照扑克牌的符号印的密码符号"红心_A"或"红心_2"……此区供购买者撕开开奖孔查对。上防伪网为保密区,大小为3.2×3.2cm,防伪网中距防伪网上端2.4cm处印有与下防伪网上相同的密码符号"_A"或"_2"……保密区没有设开奖孔,留给奖券发行人员兑奖时撕开复核。我们对这两张奖券认真细致的做了检验。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90)民监字第130号“有关奖券纠纷问题的复函”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刘志平为与刘运林、朱悠久奖券纠纷一案,不服你院湘法民申宇(1989)第78号民事判决,于今年二月给我院来信诉称:刘运林以奖券抵债,完全出于自愿,没有欺诈胁迫行为,他是该奖券的合法占有者,该奖券中奖五千元应全部归其所有。  相似文献   

3.
1989年9月,苏州市某中学为宣传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校内推销亚运会奖券。25日中午12时许,初(三)二班学生李某、王某等人去购奖券,李说:“我没有钱。”王说:“我有,借给你一元。”随即王借给了李某一元钱,并叫李代买了一张,两人到了购券处,李买了一二张奖券,一张交给王,一张自己拆看,王拆看的一张未中奖,李拆看的一张中奖一元,李当场兑现后即将所借一元钱归还了王某。此时另一同学向王某借钱。王说“借是不借,要么你替我去买。”站在一边的李某即从王某手中抢过钱,并说:“还是我替你去买吧。”随即挤到窗口买了两张奖  相似文献   

4.
不记名奖券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奖券也称彩票,它既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筹集资金,又可以满足一些喜欢“撞大运”者的投机心理,甚至可以说成为一些人的“投资”方式。奖券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有价证券,但由于它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法律理论上对它的认识也还不甚成熟。尤其是如何看待奖券收益的法律性质,尚没有一个统一认识。笔者在这里结合一个案例对此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法定孳息和物权概念谈一点看法。【案情】1993年10月,张某购买体育奖券20张,每张的购买价是2元。同年12月15日王某带其子到张家作客,王某之子在玩耍中触及20张奖券时,张随手将其中的一张…  相似文献   

5.
《人民司法》一九八六年第七期刊登的《偷换有奖券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读后,笔者认为,昝英杰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未遂),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偷换有奖卷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一文介绍的案情来看,昝英杰的行为具备了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昝的行为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33230”号奖券是鹤岗矿务局南山煤矿从代本单位部分职工买的奖券中收回来的,已成为矿里买的奖券。这样,“33230”号奖券中奖的一万二千元奖金(或二屋一  相似文献   

6.
某甲的丈夫收到会计发给的年度零存整取有奖有息兑奖券并发给本班组工人。当发到某乙时,某乙说我不要。某甲的丈夫发完奖券后,将剩下的一张和自己的一张(号码分别为935、938)带回家中。与此同时,某甲从另一班组也领到一张兑奖券(号码363)。也带回家。某乙领工资时,发现自己被扣存10元钱,便向某甲的丈夫索要兑奖券,于是某甲的丈夫从家中取出一张兑奖券并交给某乙(号码是363)。第二天,银行对零存整取有奖有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某市一家商场搞有奖销售活动,规定凡在该商场购买20元商品赠给奖券一张,发完100万张奖券后开奖,并公布了奖金等级和金额。一位叫张玉的消费者,在商场买了一双鞋,获奖券一张,回家后发现鞋子质量不合格,到商场去退还了鞋子,奖券没有交给商场。不久开奖了,张玉所留奖券竟中了一等奖5万元。在领奖时,售货员认出了她,在确认奖券为先前购鞋所获后,商场拒付奖金。张玉不服,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奖金。法院内部讨论时,出现两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2000年 3月 1日至 3月 15日,某商场举办第三期有奖酬宾销售活动,凡在该商场购物满 100元者可获得奖券一张。在此期间,吴某在该商场购物获奖券数张,其中一张号码为 039561。 3月 16日商场在公证下公开摇将,摇出金奖号码为 039561,奖金为 1万元。商场当即将中奖号码及奖金数额公开在门前的公告牌上,并注明:“中奖者须在 3月底前兑换,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除此之外,该商场在举办该期有奖销售活动中,未作出任何有关领奖时限的规定。 3月 17日、 18日《某某日报》两次刊登该商场的开奖公告,并公布了中奖号码及奖金数额,但未注明领…  相似文献   

9.
1995年8月,某单位事务秘书张某受单位委派,到正在开展有奖销售活动的某商场购买了1000元的办公用品,获奖券20张。张某回单位后,将有奖销售情况及所获奖券的数目如实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领导要求张某保管奖券,但未记下奖券号码。此前,张某也在该商场买了价值100元的商品,获奖券2张,但号码亦未记下。张某将单位奖券与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被告广西平南县大安镇乡镇企业公司经有关部门同意,举办羊年有奖销售活动,干1991年9月IO日将发行奖券事宜出具公告。其中规定:于1991年9月12日起发行奖券20万张,凡在主办单位所属门市部购买商品满二元者,发奖券一张,多买多发。奖券发完前公布抽奖日期,在开奖日起二十天内,中奖者须持中奖奖券到企业公司领奖,过期无效。原告米什南诉称:1991年12月25日他代蓝静到被告所属门市部雅莲商店购买了价值580元的17对立式金星牌黑白电视机一台。按规定只能发给奖券290张,但原告因与该店售货员相熟识,却要了300张号码是094001至O94300的…  相似文献   

11.
对奖券纠纷的处理,从判例到学说观点纷纭,莫衷一是。199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有关奖券纠纷的处理作出复函。1992年第1期《法学研究》刊载了孔祥俊、汤维建同志对此复函的分析文章(以下简称“原文”),作者认为复函体现了民法上的“从随主”原则,主张应以这一原则来解决有关奖券利益归属的一切纠纷。对此,笔者以为值得商讨。 一、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某■分行于一九八七年四月初在全市举办有奖储蓄。某制材厂用公款以厂名义购回奖券100张(每张20元)发给厂内职工,购券前未受职工之托,发券后厂方未称代购,职工也未付款。当月十七日开奖,该厂胡某发现自己所持奖券中了500元的二等奖。次日,厂领导认为奖券属广购买,决定不准个人兑奖。在胡兑奖后,又动员胡退出奖金,如不退出,须拿200元交厂请客,否则在月工资中扣除。胡(?)拿出190元。事隔二个月,胡诉至法院要求确权和追回请客款。  相似文献   

13.
10月28日上午,在陕西凤翔县城,一名男子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拿着一张写着“拍卖法律白条”的大纸向过往群众“宣传”。这张“拍卖书”上写着:“本人持有(2003)凤翔民再字第03号民事判决书1份,县法院依法判令两被告应赔偿我爱人医疗费等4500元,在我本人花掉  相似文献   

14.
1995年7月,某单位经公证机关公证,在该县县城发行社会福利奖券,奖券面额为2元,每张发售价5元。购券者在奖券盆中抽取后,凭奖券内层图案兑奖,奖额分为六等,最高奖为人民币9万余元。一时,抽奖现场热闹异常。7月2日,农民张某几次抽奖不中,萌发了不花钱多弄些奖券的念头,于是挤到一奖券发售台边,乘乱抓起一大把奖券就跑,被维护秩序的联防队员当场扭住并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从张某身上搜出奖券100余张。对此案定性有两种不向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某以非法获取财物为目的,公然夺取有价值(票面价值及中奖机会)的奖券,金额达400…  相似文献   

15.
武汉中院民庭提供的《这起“奖券”纠纷应如何处理》一文,提出了我国法学界和司法界都尚未解决的一个新问题:有奖活动的法律调整。为有利于此类问题的妥善解决,笔者拟结合本案例,略陈管见,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需要从理论上把握的两个双重属性 一是合同双重属性。从民法理论上讲,作为体育比赛的举办方(卖票者)和观赏方(买票者)双方合意,便是体育票券这种格式合同。这种合意的书面形式不象普通  相似文献   

16.
问:严某欠王某4000元钱,王某因急需,要来严某还债。严某东挪西借只凑上3500元,无奈征得王某同意将刚买尚未开奖的奖券500元(面额百元共5张)一并还债。事后,其中一张奖券中奖,奖金50O0元。严某得悉后.心里很不平衡,前去索要奖金,理由是他还的是40O0元,奖金不应归王某所有·但被王某拒绝。两人发生争执.有人说王某应返还奖金一有人说每人一半.访问应如何处理2答:债,是由借贷或其他合同形成的权利义务所产生,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奖券是有价证券,国家规定不准在市场上流通,但可到政府指定的单位(如证券公司)按规定…  相似文献   

17.
4月6日,湖南省绥宁县纪委、监察局就该县民政局在代销社会福利有奖奖券工作中,侵害摸奖者利益,集体私分募捐奖品款的错误向全县发出通报,并对私分的奖品款22350.10元收缴县财政。1992年9月至12月,该县民政局先后两次以局办公室负责人名义承包的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代销社会福利有奖奖券。两次共设奖券20万张,计40万元。按照县募捐办与市募捐办签订的《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发行合同书》的分配原则结算,除上交提留部分外,两次有奖募捐应设奖品金额31万元。但该局在代销工作中,不按《合同书》的规定设足奖金(奖品),违背中募〔…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经济因素和各类经济活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式,其中的“有奖活动”十分令人瞩目。由于缺乏法律规定和没有必要的管理措施,导致了滥发奖券彩票的某些新的不正之风。为此,国务院专门发出通知,制止滥发奖券彩票的行为,并指出要制定奖券彩票的管理和监督制度。这样,就为我们探讨这一问题提出了必要性。列宁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没有奖金是不行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觉悟还没有普遍地极大地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事实2004年6月10日下午,陈某将20元人民币交给其同事邱某购买彩票。邱某于当日下午在40450013号投注站买了5注单式“双色球”福利彩票共10元(5注单式打印在一张彩票上),和一张56元的8+1复式“双色球”福利彩票(期数为2004045期,彩票号为01+09+12+13+18+26+27+28-13)。邱某购买上述彩票后,回到办公室退还了陈某15元人民币,但未将彩票交给陈某。当晚摇奖,邱某所购买的56元复式“双色球”彩票中得该期一等奖,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李琛  孙维国 《知识产权》2003,13(5):48-50
天津津美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异议人”)基于其两注册商标“醒目”(见图)先后对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的第1352670号“醒目XINGMU”商标(以下称为被异议商标A,见图)、第1497916号“醒目Xingmu”商标(以下称为被异议商标B,见图)提出异议。商标局于2001年7月5日做出[(2001)商标异字第1165号裁定](以下称为1165号裁定),裁定异议人的异议理由不成(异议人商标)(被异议商标  一、当事人双方的主张21.异议人的主要异议理由异议人是“醒目”商标在第32类的注册人,“醒目”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异议人合作推出的碳酸饮料品牌。1999年,异议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