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内容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 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2001年3月底,中国与东盟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专家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上的互补性十分突出,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创造出更多的贸易量,可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双方都能从自由贸易区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992年提出,原东盟6国于2003年启动自由贸易区,新成员国也将加快关税的减让速度.在2001年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东盟10国和中国领导人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达成的"东盟与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进一步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建立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中国政府首倡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该计划将对促进东亚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增强东亚国家的独立自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达成协议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农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随着该协议框架下"早期收获"计划的生效和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正式启动了在未来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因此,今天广西农业发展所面对的国内外大环境,尤其是所面对的区域性的国际环境将有较大的变化,分析广西农业发展所面对的新的背景因素,这对确立未来广西农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全方位的经贸合作正在逐步展开.这对全国各省市对外经贸的发展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而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接壤,发展与东盟经贸关系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且双方的边境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多年来东盟国家一直是云南省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一全新的经贸合作框架下,云南对外经贸关系会面临什么样不同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7.
试析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东盟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它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但是作者认为,从这一构想的缘起到达成协议以及今后的实施,都将面临来自东盟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走向和未来,可称之为"东盟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总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正式决定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预计,这一有远见而又切实可行的构想,必将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与东盟双方经贸合作的拓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必然性是什么呢?在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有利因素和困难障碍呢?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国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的金融政策基点这一实际问题,在对作为贸易国际化趋势之表现的货币与金融国际联盟的历史进行简略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国际货币与金融联盟理论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确立中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政策基点的依据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将给广西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桂林市作为广西的主要城市之一,同样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拟从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桂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对桂林如何利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自身发展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