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直伴随在社会发展的左右,它以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传载着人类的某些需要以及个体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它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下,改变着人类集合群体之中产生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和易受害的群体。劣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就业和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不利社会环境的群体。残疾人既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又有大多数处于劣势群体的范畴,具有双重的弱势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残疾人目前享有的政策优惠及其效果非常有限,政府支持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群体支持较为脆弱。本文针对辽中县农村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进行调查,以期待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现代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智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上的现代化,尤其是广大农民现代社会心理的生成、发展和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农民他们身上某些传统的东西正在褪去,新的价值元素不断融入,不断地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为我们提供了从社会心理变迁的角度来审视改革开放的视角。同时,探求农民社会心理现代化的变迁对我国现代化及其农村这块阵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不断分化、组合,以及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心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形。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迷茫,又往往会以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所表现出来。分析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教育困境以及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等问题,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是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失调或由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些原因,而造成的对社会现实的不适应,并且出现了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人群共同体。弱势群体的产生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笔者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分析,并希冀能对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具有隐匿性、多样性和封闭性等特征的"00后"网络流行语,反映和折射出了这一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状态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解读该群体代表性网络流行语,深入剖析并概括出其背后所蕴含的"00后"八大社会心理特征:即焦虑心理、从众心理、网络消费心理、"泛娱乐化"心理,"显摆"心理、孤独心理、戏谑心理和成人化心理.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广大青年群体健康社会心理状态的对策措施:政府应为青年群体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应为青年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社会应为青年群体良好心理品格的塑造营造和谐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单亲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是指单独与子女生活的一方父母.在中国,离异和丧偶是成为单亲的主要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一群体,帮助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依据定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方法,探讨了单亲的心理困扰、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社会干预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基本成果有4方面:1.单亲的心理发展历程分为婚姻危机、成为单亲、单亲生活、个人成长、走向再婚5个阶段;2.单亲心理成长与发展有3个重要理念:单亲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角色、单亲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成为单亲是自我成长发展的一个契机;3.形成了分阶段及多样性的心理干预模式;4.通过心理社会干预,单亲在自我探索、积极人生态度的建立、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并进一步促成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单亲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发展增量明显,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随之凸显,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农村社会管理问题必然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部分。因此,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战略,而统筹城乡发展又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城乡统筹进程中农村社会管理,更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南京大力探索以大都市带动新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推进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本文以南京为典型案例,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南京发展的主要矛盾。并详细分析了南京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心理适应——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心理适应是城市适应的最高等级,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也是农民工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广西南宁市农工的城市归属感、现代价值观念等心理层面进行考察,揭示城市生活经历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产生的某些影响,亦即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心理适应程度。同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促进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11.
解松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发表的《社会思潮与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一文中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睛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文中所说“社会思潮”,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反映一定社会阶层或某些群体的利益需求,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公安院校相对于普通院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公安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面临着多重影响因素的干扰,对其学习效果影响较大,因而研究公安院校学生学习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了解公安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公安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在得到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服务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流动知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但由于某些现存社会制度内含的针对某些社会群体的社会歧视,该群体具有社会弱势群体的某些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尚处于边缘状态的“流动知青”将成为未来青年就业群体中的主流群体。中央政府应尽早着手建立不分城乡、不分区域、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青年务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进城务工青年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心理现状、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进城务工青年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现实化趋势,同时也面临城市归属感缺乏、心理需求和维权需求受阻等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消解:在村庄的产业结构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上均可以反映出来。由此导致乡村基层社会结构重构:基层社会自治组织、社区治理机制以及居民的参与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在西安市召开的全国城管执法理论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城管局领导针对城管执法的对象,有两种看法,一是“执法人员接触的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收入低,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二是“我们的工作中所面对的执法对象不完全是弱势群体,甚至是强势群体。”如此各执一词的看法不无矛盾,可是一旦深入思考,该“矛盾”蕴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相对人的社会地位究竟为何?再者,媒体对城管执法报道的有这样的一种预设:城管执法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执法。事实上,通过我们的调研,相对人的社会地位远非媒体所预设的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龄化,老年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老年妇女问题也得到关注。由于生理和心理,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老年人口中,老年妇女是更加脆弱的群体。立足于中小城市,以J省X县为例,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主要从M社区老年妇女的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婚姻家庭、居住状况、社会参与和休闲娱乐这六个方面做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老年妇女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心理性群体事件是群体事件的特殊形式,以某些个案为缘起,以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为平台,快速扩散,并随受众增加而被逐步放大,刺激大众敏感的神经,引起人们心理恐慌和愤怒,最终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心理性群体性事件主要有利益冲突型、公共关系型、公平正义型等类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笔者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两个维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分析,并希冀能对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的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屏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中集体喷射的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