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变革对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众多方面的局限且面临着国内外严重挑战。建立社会化公共管理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建立社会化公共管理新模式,要明确其必要性、可能性,规范其框架内容,树立新思维,开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公共管理体系作为整个国家行政运作的核心骨干架构,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当前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对公共管理体系的逻辑与未来趋势进行探究。中国的公共管理体系具有三个核心特征,即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天然的柔性与兼容性、对外交互的世界性。要完善中国公共管理体系,则要解决好若干核心问题,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形成新的公共管理体系的若干特征。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未来,必然因其独特价值和使命,而成为世界公共管理体系改革的的重要方案。  相似文献   

3.
马炜 《学习月刊》2010,(20):56-56
项目管理是一项特殊的任务,具有很强的完整性.同时也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贯穿项目周期的一项管理过程。项目管理中需要利用人、设备、技术、资料等各种资源因子.而人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因子。因此,加强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管理研究的本地化过程中,必须明确本地化的原因、对象、机制和结果等几个环节和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本地化、本地化选择的理论是什么,怎样进行本地化以及本地化的结果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 年来 ,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景象。上海市推行“中介招商”、“4050工程”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郝铁川在《文汇报》上撰文倡导“用现代企业精神改革政府” ;浙江省金华市首先设立“政务超市” ,玉环县实行“全程办事代理”制度 ,长兴县推行“教育券”制度 ,改善政府的服务方式 ;广东顺德市大力实行政务公开 ,借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监督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国家税收征管体制、国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 ,财政体制也正在进行一场“体制革命” ,1999年河南省焦作市开始“公共财政”改革。2000年起 ,副厅级以下干部可以公…  相似文献   

6.
王和山 《共产党人》2012,(16):14-16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提出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不抓项目就不得要领等理念,把抓项目、抓好项目提升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位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建设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宁夏财政厅从2010年开始,在全区财政系统开展了项目管理年活动,旨在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管理视角看美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繁荣,与它的国家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它的公共管理平台,是制度设计与国情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它使多元和多层次的社会得以共存,发挥各自优势,又不乏精英领导。它不断创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美国国家管理制度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九大地理文化渊源,三大政治文化,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联邦主义的中央地方关系,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强大实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事实上的精英管理等。而且,在建国以来的两百多年间,美国政府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以思想运动为先导的公共管理改革。这些发展经验对于正致力于改革开放事业、谋求新世纪辉煌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偕鏊意义。  相似文献   

8.
1949年以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经历了明显的结构转型,经历了一条人格化到官僚化再到市场化试验的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理性的官僚制公共治理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革除人格化公共治理模式中的种种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弊端,提高行政效率。我国多元公共治理型的市场型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在官僚制的理性之上,为多元主体在公共治理过程中的道德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善"的发挥提供坚实的基础,确保公共治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群体性活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交互性.为了避免相互残杀,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公民共同让渡出部分权利以契约的形式委托第三方代为管理,这是契约理论下公共管理产生的基本逻辑.公共管理以公民权利实现的基础,同时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契约的委托人,必须在契约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走社会、市场、政府有机结合的运作方式是公共管理有效实现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行政领域 ,思想观念的更新是中国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转型的前提 ,思想观念更新的深层次要求在于管理思维范式的转变。思维范式的动态性决定了转变管理思维范式是政府行政转变的客观要求和一个常态 ,这种管理思维范式转变的方向是管制思维范式向服务思维范式转变、权能无限思维范式向权能有限思维范式转变、权力思维范式向责任思维范式转变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职能有着重新定位,由此促进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府改革,并推动了经济发展.在此理论和实践背景下,笔者考察了现阶段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际情况,重点对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定位和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干系人日益多元化.项目规模的扩大引致项目组织朝着复杂化方向发展.参加项目的单位有其自身的组织特点.在具体任务、期望目标和预期收益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就其性质而言.各参与方都是相对独立的单体.置于项目组织的大环境中.各参与方则联合成为事关项目运行的整体.服从于项目组织的特定目标。两种身份的交叉重叠和高频转换.导致项目中组织利益的冲突非常激烈.甚至不可调和。有效的沟通和协同手段.在项目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到底是谁更加有力地起到了拉动作用?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期刊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的文章,以期对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陈朋 《当代贵州》2014,(36):29-29
正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法律体系的科学架构和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但是,很多事例也一再提醒人们: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法律在数量上的扩充和制度在文本上的优化,更为缺乏的乃是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循。尤其是在基层,司法权威开始下降,"信访不信法"和"闹大"的思维甚嚣尘上,"黑头抵不住红头、红头抵不住领导签字的无头"等怪状时常上演。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RD管理存在职能式、项目团队式和平台式研发三种典型运营模式,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演化过程以及各自特点的研究发现,三种模式在时间上具有递进性,空间上具有共生性的特点。三种模式各具优劣,只要与本企业的传统和文化相结合,三种模式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在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猛烈批评并被逐步摒弃的今天 ,我国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范式呢?笔者认为 ,公共行政范式的确定是由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决定的 ,不是随心所欲的 ,同时也有赖于行政主体基于正确的认识而进行的正确选择。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而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 ,积极而慎重地借鉴新公共管理的某些理沦和实践 ,建构以官僚制为主导的多元行政模式并存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范式。一、官僚制 :适应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官僚制又称科层制 ,是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一些西方行政学者提出的一种行政组织…  相似文献   

17.
效率是指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如何提高效率,即运用有限资源完成复杂、多样的治理目标始终是贯穿公共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核心议题。当前,社会矛盾的性质转变要求更高质量的政府治理,发展观念的变化和人口结构老龄化则进一步凸显了资源的稀缺属性,这些变化都迫切需要政府在治理中更加重视效率维度。与政府作为超大型公共组织的性质相适应,政府治理效率包含了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公共品供给效率,以及组织运行效率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知识无边界,学术有分工。公共管理研究效率不是对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工作的替代,而是重在增加政府治理效率提升的制度供给。具体来看,纵向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地方财税体制的建立,以及重点任务与常规治理机制的平衡等理应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的重点议题。  相似文献   

18.
政治管理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合法性基础、时代基础与价值基础.与此同时,不同的政治管理模式带来不同的政策结果.政治管理的基础指出了政治管理的应有方向,政治管理的特定模式则标识着政治管理的质量.中国现有政治管理机制的现状表明,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政治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薛涌 《廉政瞭望》2012,(21):53-5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举世瞩目,其惊人的速度和规模,不仅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基础,也带动着整个世界经济。连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都要看中国基础设施的行情而浮动。乃至美国财经电视台的主持人开玩笑说:照着中国这个势头,人家早晚会把桥从太平洋彼岸修到加州来。  相似文献   

20.
宗教发展是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宗教发展这一变量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文化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宗教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其他四大宗教相比较,基督教的发展尤其迅速。在农村地区,基督教的发展以家庭教会为主要形式,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相连接,甚至成为一些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一种新兴形态,这种现象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足够关注。农村宗教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不妨解读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和亟待重构的一种变相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