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国际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国际上有社会学者把它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同样令人忧虑。近些年来的犯罪情况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未成年人(18岁以下)犯罪在我国犯罪成员比例中占较大比重,且有犯罪年龄提前和犯罪数量继续增长的趋势。1988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比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中占很大比重,犯罪人数的增减和案件数量的升降无不伴随青少年犯罪的变化而变化。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和研究,对于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做好预防犯罪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河南省青少年犯罪概况建国以来,河南省青少年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9年以前,整个社会发案率,青少年犯罪率也低,平均每年300人左右。1955年是青少年犯罪最低年,全省只有46人犯罪,占全部案犯总数的0.81%。1959年以后,特别是十年浩劫的影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青少年(11~25岁)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自身及家庭,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与发展。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犯罪研究尤其是对策研究,不单纯地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司法统计显示,当前青少年犯罪,不仅人多量大,而且性质愈加复杂。1993~1997年,判处的青少年罪犯分别占罪犯总数的31%、38%、41%、52%和60%,由于“严打”斗争的开展,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曲线状态、犯罪人数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犯罪从近年司法统计数据看 ,其在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虽有下降 ,但绝对数呈上升趋势 ,青少年犯罪仍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表明对其治理应有别于一般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对策包括制定相关法规、设立少年法庭、对青少年犯的司法干预从宽 ;社会对策包括提供良好教育、开展社区辅导与社会帮教、工读教育、加强娱乐场所和传播媒介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凸现,逐渐成为日本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一方面分析了日本青少年犯罪严重的原因,以此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警示;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借鉴日本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正领域的成功经验,从而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以日为鉴,警示和借鉴并重。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青少年犯罪应从以下几方面预防:一是家庭预防,二是学校预防,三是社会预防。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第十九届国际警察高度专业化研讨大会交流论文。文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变化中出现的三次犯罪高峰作了简要回顾。继而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数字增大、比例过高并“居高不下” 的事实为依据,探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青少年犯罪的变化特点:在青少年犯罪方面,初犯年龄提前,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主体;在青少年犯罪类型方面,除传统的类型外,绑架、雇佣杀人、涉枪案件、盗窃机动车、计算机犯罪等日渐增多;在青少年犯罪形态方面,团伙犯罪突出,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随后,文章对跨世纪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体预测:一般案件不会大幅度增加,重、特大案件继续上升,侵财及性犯罪是主要犯罪类型,暴力性犯罪、团伙犯罪、跨国犯罪更趋严重。根据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标本兼治,教育和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犯罪变得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而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和互联网世界的急速变化,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与问题也居高不下。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家庭结构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它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的犯罪人群中,25 岁以下的罪犯已占犯罪总人数的80%,“救救孩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增长如此之快?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辽宁省…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诱因朱晓明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方尤其是家长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每个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都可以从其家庭方面找到或多或少的原因。隔代教育的负作用最典型的案例是1994年夏天的一宗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拦路...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仍然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盲目性、突发性、结伙性、贪财性和犯罪低龄化。算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心理原因,也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原因。由于个人原因较少,社会原因较多,因此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对策应是综合治理,即社会对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香港青少年犯罪的矫治和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犯罪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在香港一直广受关注。1996年香港青少年犯罪数字达犯罪总人数的三成,引起社会的普遍忧虑。于是受联合国1986年制订的“少年犯司法行政最低标准守则”的影响,香港自八十年代开始推行以“社会为本,辅导为主”的犯罪矫治措施,强调以较宽容的态度处理犯了轻微罪行的青少年,尽量避免让犯罪青少年进入刑事司法审讯制度内,避免把犯事的青少年监禁起来,而是让犯罪人留在原来的社区,令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与近年来世界性处理青少年问题的大趋势是一致的。目前,世界上在青少年司法方面,比较强调改过自新、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与亚文化关系的剖析,阐述了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作用,指出亚文化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和温床,是青少年犯罪的传感器,亚文化决定着当今中国社会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并由此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显严峻,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除原有的预防措施之外,还应针对青少年生活的社区特点,重视社区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构建青少年犯罪社区多层次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6.
澳门青少年犯罪最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6月,澳门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绑架撕票案——四名中学生绑架了一名同学,在勒索赎金未逞后,竟残忍地将该同学杀害,反映了澳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峻。   早在 1995年的一项关于澳门社会问题的调查中,青少年问题就被澳门居民列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到 1997年一次相同性质的调查显示,青少年问题被澳门居民列为第二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被关注程度从 1995年的 74.9%上升到 1997年的 96.9%。青少年犯罪则又是青少年问题中最受关注的方面。据澳门治安警察厅统计,近年来澳门青少年犯罪率不仅持续上升,还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是愈演愈烈,给国家、社会都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加剧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治对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被一些学者冠以“电子海洛因”的称号,由网络游戏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通过对网络游戏特点及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不良网络游戏使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对此应有新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树华 《公安学刊》2000,12(3):15-19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界定的有两个方面问题 ,即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范围的界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社会学或犯罪学用语。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上限为18岁 ,下限为6岁开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舒通 《公安研究》2014,(11):27-30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青少年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客观上带来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个相对突出的社会问题。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从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推动和谐社会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