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起草者对履约审议机制的建立采取了一种谨慎和务实的态度,为机制的建立确立了法律基础和工作原则,但是机制的具体制度则留给缔约国大会在公约生效后以决议方式确立。公约履约审议机制在本质上属于同侪审议,它遵循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并强调保密、非敌对性和非羞辱性等原则要求,在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反映一种务实、循序渐进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公约的国际法性质决定的,通过与国际人权条约履约审议机制的比较又可以看出该机制相对保守的特性。中国作为缔约国,高度重视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履约审议工作,在实施公约,加强能力建设,配合联合国公约秘书处工作等方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其对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皮勇 《法学杂志》2004,25(1):33-35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它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国际反腐败斗争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试图对《公约》的基本内容、特征及其对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影响进行分析。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公约》除序言外,共分8章,包括总则、预防措施、定罪和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实施机制以及最后条款,共计71条。《公约》的重要规定集中于总则、预防措施、定罪和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等章,以下对这5章…  相似文献   

3.
陈雷 《中国法律》2006,(4):36-38,103-10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正式法律文件,于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12月14日在全球生效。  相似文献   

4.
正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2003年12月10日,我国签署《公约》。2005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公约》。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公约》对我国反腐败产生了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遣返外逃腐败分子,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5.
第58届联合国大会2003年10月31日举行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约》涉及的一些问题,我们邀请到曾参加《公约》起草、审议工作的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高级顾问黄风进行采访。记者:《公约》作为一个重要、全面、综合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书,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黄风:《公约》除序言外,共分八章。对“腐败”的概念、“公职人员”的概念和其他相…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了全面的国际反腐法律机制,包括预防机制、刑事定罪与执法机制、国际合作机制、资产追回机制与履约监督机制。作为国际社会第一个反腐法律文件,该公约在扩大国际刑事合作领域、突破双重犯罪原则、采用新颖的监督机制等方面促进了国际刑法的新发展,并将导致我国刑事法的若干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结淼 《法学评论》2007,25(5):54-61
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打击跨国腐败犯罪的基本保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此,我国应完善反腐败的国内刑事法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双边立法和合作措施,建立与该公约相衔接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以满足我国反腐败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腐败问题也呈跨国化、国际化趋势,反腐败需要国家之间和国际的合作。目前,随着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反腐败国际合作任务越来越重,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课题。一、搞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机构体系建设和运行制度建设。目前,国家层面上建立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机制、防止违纪违法国  相似文献   

9.
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引渡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虎华 《法学》2006,(1):111-116
2003年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详尽地规定了对腐败犯罪人引渡的原则和规则,构成了完整的引渡机制。《公约》的一系列引渡原则,对传统国际法的引渡制度作了进一步确认、补充和发展。作为对外逃腐败犯罪人定罪处罚的前提条件,《公约》的引渡机制,无疑是国际反腐败司法合作各种形式中最为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李晓英 《行政与法》2006,(1):110-112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参加了《公约》的起草和谈判的全过程,并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作为《公约》的缔约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公约》的内容,迎接《公约》给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所带来的挑战,为《公约》的实施及时做好必要的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反腐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公约,加入和实施该公约对于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和反腐败斗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该公约的基本精神是“强化严惩犯罪的力度,保障正当程序的底线”。我们应当以此次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契机,适时调整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与公约的要求相适应,以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更趋于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或《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该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项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败行动、提高反腐败成效、促进国际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参与了谈判的全过程,并为公约的制定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12月10日中国代表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签署…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强国际反腐败司法协作以遏制腐败,成为各国反腐败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一全球性的反腐败法律文件应运而生.在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中,负责反腐败侦查、起诉的主要机构是检察机关.为配合检察机关行使反腐败职责,使其更为高效有力地与腐败犯罪作斗争,我们应当按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和精神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适度调整与适时修改,健全与完善检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对腐败案件采取特殊的侦查手段,建立对污点证人的保证机制,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为世界各国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法律机制。我国应积极制定与《公约》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反腐措施,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层动态     
吴官正强调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6月12日下午,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阶段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做好该公约和我国法律制度相衔接的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反腐败向纵深发展。吴官正指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已经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要本着平等互利、尊重差异、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产返还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草案将在本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上审议。关于刑事诉讼法如何修改问题,在8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会暨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借鉴公约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完善我国惩罚腐败犯罪的司法程序。与会学者结合我国反腐败实践,重点就如何侦破腐败犯罪、如何追回腐败犯罪…  相似文献   

17.
朱静 《行政与法》2007,(8):111-1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出,治理腐败犯罪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综合的社会预防机制。这一机制的提出,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反腐败机制,特别是对反商业贿赂犯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腐败犯罪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既是人类的遗产之一,也是现代文明异化的产物。为了加强反腐败力度,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0月31日审议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对我国有关应对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我国的反腐斗争必将通过这项公约在战略上出现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27日,我国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下称公约)。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反腐败机制与公约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本文从我国对受贿定罪角度阐述我国有关受贿刑事法治与公约规定的差距,并在参考现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意见和建议,以完善我国受贿法律规定,使其与公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历程回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集中体现了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高度重视腐败犯罪问题;主张建立健全的腐败犯罪预防机制;设立严密的腐败犯罪刑事法网;针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设置特殊的诉讼规则和处罚措施;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注重腐败犯罪中的资金追回等六个方面。中国应当顺应国际反腐败犯罪趋势,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