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李灿 《传承》2012,(16):36-37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政治群体,其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性直接影响到政治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政治中,大学生政治参与不积极,政治态度冷淡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从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因素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社会的专制统治扼杀了民众的主体意识,从而呑噬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近代中国社会民众流离失所,失去了基本生存权,只能对政治冷漠逃避;"文革"期间的政治狂热,则是特定历史条件所促成的一种非理性行为。真正导致政治冷漠的原因在于个人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意志主体和权利主体,没有认识到政治恰恰是关乎个人自由权利的一种公共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是国民摆脱政治冷漠、释放政治热情的关键所在,而"以人为本"的政治参与需要法治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成实 《前沿》2012,(3):125-128
政治冷漠没有严格的定义,就其实质来说,是公民对自己依照正义原则和法律所享有的政治权益的放弃。当前,政治冷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顽疾,因此,关注政治冷漠现象,破解政治冷漠顽疾,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星 《统一论坛》2013,(5):41-42
政治冷漠是与政治参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也被称为“政治不参与”,主要是指选民对自己所处政治体系的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政治活动。政治冷漠的出现意味着民众对政治的热情不再,而政治参与也会相应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华人在国外的政治舞台上鲜有卓著,这是因为新华人的自身条件以及社会大小环境的局限和中西文化差异对撞的结果,新华人的参政议政还需要一个时间阶段和整体发展的前期铺垫。  相似文献   

6.
由于转型期中国特有的政治参与机制、公民政治素质、利益诉求、社会心态等因素,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冷漠现象。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政治冷漠将对中国当前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要破解“政治冷漠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消除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制度、组织和人为障碍。  相似文献   

7.
张光闪 《人民论坛》2012,(17):144-145
当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方面的认知、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政治情感淡漠、政治认知模糊、政治行为投入不足以及政治盲从等现象。其原因是政治体制不完善、经济不发达、就业压力大以及农民工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效能感低。因此应从制度建设、社会教育以及农民工自身修养等方面着手解决农民工的政治冷漠问题。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政治参与态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胜洪 《前沿》2008,(2):122-125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经济生活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他们的政治参与态度问题却不太为人们所注意。而实际上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态度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剖析了当前农民工存在的不良政治参与态度表现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冷漠与麻木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国民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到孙中山,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这种政治冷漠.这里真正的原因,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早已被剥夺了在共同体中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没有参与,万事变得与己不相干,当然就会冷漠.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制度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郭慕卿 《传承》2009,(16):136-137
冷漠与麻木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国民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到孙中山,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这种政治冷漠。这里真正的原因,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早已被剥夺了在共同体中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没有参与,万事变得与己不相干,当然就会冷漠。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制度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代青年的"政治冷漠"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对政治改革、民主政治发展以及政治稳定的影响.并对如何进一步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健全政治参与制度,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理性、有效地参与政治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民地位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正随着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提高、农民自组织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农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方式和渠道以及参与的行为,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同时,在这其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以致农民的政治参与受到许多制约。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理论及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及方法、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复杂性科学的分析方法等,都是我们深入研究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和谐政治参与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赋予政治参与以崭新内涵,和谐社会政治参与人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国外政治学界对政治参与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概述其研究的视角、各学派对政治参与的不同态度、政治参与研究的重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参与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其中,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学习成绩等因素对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而专业学科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其影响并不显著。高等学校应当改革高等教学和管理体制,拓宽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渠道,树立社会参与的优秀典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妇女参政需要法律来保障。在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推进妇女参政的法律保障,需要在立法中设立保障妇女参政比例的条款,需要进一步完善妇女参政保障法律的实施细则,需要设立维护妇女参政的专门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参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领会和把握“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能否理解和谐社会的深层意义,从而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这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能力,关键在于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行为,这是民主发展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我党加强民主执政的核心要务.如果没有公民真正的政治参与行为,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民主政治.从民主化的进程看,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轨迹上深深烙印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痕迹;二是民主政治的运转同样依赖于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0.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利益诉求、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体现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要不断加强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