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与民主的伟大旗帜,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旧习惯。在这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冲决封建意识的网罗,争取婚恋自由的思潮汇成席卷全国的热湖,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历史所罕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4月26日,中央党校哲学部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学术座谈会。来自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中央党校的近五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五四”精神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一、爱国主义是“...  相似文献   

3.
一、当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我们正在迈向新世纪的门槛之前.从当年“五四”时期那些先进的中国人对“德先生”(Democracy)和“塞先生”(sciences)的崇仰和呼唤,到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积极迎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中国人大踏步的前进.人们深深体验到本世纪中国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跟上这个前进的节拍.  相似文献   

4.
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运动猛烈冲击着封建思想与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探求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的潮流。这场伟大的运动,对我国音乐艺术同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80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撼全球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开启了本世纪中国变革运动的闸门,构造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灵魂,奠定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在五四精神的鼓舞下,一代又一代的山西青年奋斗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沿,并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的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重要力量。历史证明:山西青年是革命和建设的先锋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必将是山西跨世纪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激励当代青年继承“五四”光荣传…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五四运动已过去了72年,但“五四”精神却仍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灵魂。在今天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此,就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必须同妄图颠覆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尤其要抵制和反对他们的和平演变阴谋和伎俩。  相似文献   

7.
“五四”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已传扬整整八十年了。八十年来,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我们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时,便会发现,今天中国青年的价值体系、社会需求结构及深层的心理状态,竟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究其原因,就是自“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一直是在坎坷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进。1919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在这种风云激荡的战乱时期,作为民主与科学为主旋律的“五四”精神难以得到弘扬和光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新的五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8.
全面认识“五四”运动,有必要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学生爱国运动”这两个不同的时段做出界定,它们在口号、主体、目的、形式、内容诸方面均有所不同。从整个“五四”的历史时段来考察,通常对“‘五四’精神”的概括也有必要加以充实,同时,它的局限性也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至今已整70年了。理论界对“五四”究竟该不该、能不能和怎么样超越,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作出了不同理解。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七种不同的思路: 一种意见认为,超越“五四”是对“五四”的最好纪念。所谓超越不是否定,而是扬弃、批判的继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五四”革命精神继续完成“五四”未竟的事  相似文献   

10.
“纪念五四”的提出,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从五四到现在,八十年中,在历史转折的几个重要时刻,纪念五四提出过一些什么新的认识、新的要求?对此,作一番大跨度的考察,可以粗略地反映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步伐和进程,并且从中探讨纪念五四的当代意义。一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俄国革命爆发,怒涛西迈,转而东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80年前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的崭新姿态,拉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继往开来、英勇奋斗,实践着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探索着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富而深造的。在这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始终闪耀着娼忽光L。在五四先辈那里,内乱外侮、列强环伺、生灵涂炭,爱国就是救国、唤起民众、拯救民…  相似文献   

12.
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运动猛烈冲击着封建思想与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探求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的潮流。这场伟大的运动,对我国音乐艺术同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后,我国一批批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华,摆脱帝、封、穷的困扰,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便孕育探索、创建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改造社会,建设美好未来的中国工人阶段先进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在诞生时,就旗帜显明地确定“消灭阶级”,“反对剥削”、“废除资产私有”、“推翻封建王朝”,“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榨”,作为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于4月15日在中央党校举行主题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哲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央党校副校长邢贲思、著名学者韩树英到会并讲话。与会同志就“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 90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掀起波澜壮阔的滚滚浪潮——当国家面临外扰内困、山河破碎之跗,爱国青年高扬民主、科学大旗,奋不顾身、救亡图存,他们义愤填膺的救国壮举化为北京赵家楼的;中天大火,燃成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期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五四运动 ,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它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尽管当今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五四青年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五四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时至今日 ,仍然值得弘扬。当今世界的经济正在出现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边界。电视、国际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地球在逐步地变成一个“村庄”。全球意识正在以前…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不仅产生了像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斯文化的世纪伟人,形成了以“启蒙”和“救亡”为中心的宏大话语环境;也脱颖出像林徽因这样“现代性”的“个人”语境.叙事角度和角色的转变,是“新文学”话语追求民族崛起“强国”梦的另外一种文化表述.多元的叙事话语共同构筑了整个“新文学”世界,让我们见识到那一代人有别于传统、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瑰丽人生.她的作品是以超越性价值为表征的,带有反思性和现代精神,闪耀着知识女性的坚韧锋芒.林徽因以一种优雅、犀利、知性告诉我们“五四”时期斯女性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本土,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时候,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它吹响了民族解放的号角,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毛泽东曾经指出:“一二·九”运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继承和弘扬先辈青年的光荣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此次论战是继“问题与主义”之争后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又一次思想交锋,通过这次论战初步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之间的界限,论证了在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阶级斗争来改造中国社会的正确性,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六十七周年了。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六十七年前的五月四日,我国青年在“十月革命”思想的启发下,以自觉献身的革命精神,不畏强暴的英勇气概,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第一页。“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我国青年运动实践表明:只有和历史发展总趋势相一致,我国青年运动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在献身人民、献身社会的运动中,我国青年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实现。今天,当我国人民充满热情和信心,拉开“七五”计划建设的序幕,投身于更加宏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