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鹏 《人民调解》2006,(10):44-44
去年9月23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制定的人民调解工作地方性法规。今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在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呈报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作出重要批示:“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希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在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呈报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希望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信息之窗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青海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对《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省人大常委会根据这一指示,成立了由6名委员组成的专项检查组,由副主任张玉林带队,在省厅副厅长庞顺泽的陪同下,于今年6月5日分赴西宁、海东、海西、海南等地对《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青海省十分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特别是通过地方立法解决人民调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规范和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5年9月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02,(12):51-5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是:(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9,(10)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经国务院第四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于1989年6月17日正式颁布施行。这是继1954年政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以下简称原《通则》)之后,我国制订颁布的第二部关于人民调解的专门法规。新《条例》在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完善,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科学、更加完整,能更好地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本文拟就新《条例》的立法依据及其特点,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与道德规范相结合的原则王红岩《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这是《条例》确定的三项人...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相似文献   

10.
张晓红 《人民调解》2006,(12):45-45
青海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对《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省人大常委会根据这一指示,成立了由6名委员组成的专项检查组,由副主任张玉林带队,在省厅副厅长庞顺泽的陪同下,于今年6月5日分赴西宁、海东、海西、海南等地对《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专项检查。这充分反映了省委、省人大对我省人民调解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层掠影     
《人民调解》2006,(11):F0002-F0002
为进一步促进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省司法厅在全省开展对《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宣传活动日和知识竞赛活动。上图为在今年5月23日宣传日活动现场,司法厅副厅长庞顺泽(左二)视察宣传活动情况,右图为今年7月7日全省人民调解知识竞赛抽奖仪式。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陕西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人民调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的人民调解的各项工作从此走向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参与《条例》立法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充分认  相似文献   

13.
信息之窗     
陕西省人大通过《陕西省人民调解条例》在年年底召开的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届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人民调解条例》。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4.
刘振宇 《人民调解》2018,(12):10-11
今年6月20日,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后医疗纠纷处理方面又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条例》明确将人民调解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定途径和重要渠道,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巩固平安创建成果,近年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据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财政部和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2013,(1):8
近日,由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汝琢率领的专题调研组,先后到西宁、海东、海北等州地市及西宁市城东区和乐都县、海晏县等区县,对《人民调解法》实施情况和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认为,近年来,青海省各地切实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制度措施,规范调解程序,促进调解协议履行,同时逐步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提高人民调解员补助标准,人  相似文献   

17.
吴玲 《中国司法》2009,(5):80-82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民间纠纷的法律制度。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多部法律对人民调解都有明确规定。国务院专门制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部颁布了大量的有关人民调解的规章制度,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等单位联合发文规范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可以说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27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决定废止《陕西省禁止贩毒吸毒条例》、《陕西省强制戒毒条例》、《陕西省禁止赌博条例》、《陕西省禁止卖淫嫖娼条例》、《陕西省公证工作若干规定》、《陕西省食品摊贩和城乡集市食品经营者生产销售食品卫生规定》、《陕西省儿童计划免疫条例》、《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陕西省公路养路费征收条例》等9部地方性法规。多数法规是因与上位法、当前实际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而提出废止。  相似文献   

19.
1 青海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 2 0 0 4年5月1 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42号公布)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青海省实际,制定本办法。共七章四十六条,自2 0 0 4年7月1日起执行。2 云南省价格监测规定 ( 2 0 0 4年5月2 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 2 3号公布) 为了规范价格监测工作,保障价格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价格监测在宏观调控和价格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云南省价格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规定。共十五条,自2 0 0 4年7月1日起施行。3 湖南省非税收入…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人民调解条例》于2007年12月19日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全面正确贯彻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对于及时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对于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法制教育宣传功能,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