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彦体 《学理论》2009,(8):104-105
赋作为中国古典文体的重要形式,从“五四运动”以来出现“断口”现象。新文化主宰文坛以来,赋之创作虽未间断,但终究没有形成赋之思潮。近些年,现代人紧随时代发展节拍,根据赋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壮辞”特征,以赋之体式,力创盛世华章,出现了多种题材的现代赋作。但现代赋写作受到了现时思想的冲击,同时也受到作者自身才智的羁绊。如何认识现代赋这种新生之物,现代赋写作如何在“传统”和“现实”、“有法”和“无法”之间驰骋,本文阐析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罗洪 《理论导刊》2006,3(8):18-20
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急剧转型,使得改革之前的“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演化为目前的多元阶层结构,阶层已成为考察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变量。然而,在社会剧烈分化所衍生的多元阶层结构中,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及半失业人员阶层明显处于社会下层和底层的位置;他们是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与整个社会是断裂的。这正是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文学科环境下,楼观有三重意义:关伊的结楼之观、老予的高楼之观和道家的居楼之观.这既是一个历史性的发生学的演进过程,也是思想史由个别到特殊,再由特殊到普遍的意义逻辑.<老子>与希腊-欧洲哲学比照,其文本的思想成果和文史意义更显独特.  相似文献   

4.
孙新彭 《理论导刊》2008,42(3):28-31
斯大林以列宁名义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作了一种错误的注解."一国胜利论"实际上是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通过不断调整理论、进而不断调整战略与策略而取得的结果.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问题,防止神化领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前,我就知晓作者虽年近古稀,但仍壮志未酬,潜心为打造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尽心尽力。最近陆续坚持读完了作者送来的《广义政治论》一书之后,心中总是留有一种喜悦和兴奋。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眼光,用"广义政治"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揭示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规律,探讨实行"走向社会政治"的  相似文献   

6.
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理解与诠释,虽然抓住了实践、社会、历史等马克思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研究往往局限于对概念、文本的直观性理解,忽视了马克思变革人性观的生命根基.人的"本质交换"作为人的"本源性"生命存在方式,对它的生命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视角之一.在人类生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的"本质交换"有其特定的方式.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实体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抽象化,人与抽象"本体"进行概念性的"本质交换",人性亦被"抽象化".马克思运用"生存观点"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交换"诠释为"现实的人"社会地、历史地实现生命本性"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从而确立了"具体人性观".马克思立足于对人的"本质交换"的觉解变革人性观的致思理路及其思想成果,是当代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个性化"人性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强调应遵循“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将自我对功利的追求与他人对功利的追求相统一,反对以个人的功利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指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至善的人生是道德与幸福统一的人生。其三,为了实现“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提出要履行职责,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提出并论证灵魂不休、上帝存在的假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是从"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关系来把握"历史"的."社会"在其根本上是人的历史性的存在方式,离开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社会"本身并不存在,更无所谓"社会发展史".人的社会历史是由人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体现人的自主活动规律,随着人"社会关系"的变化,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性质也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中的"和",包含"协和万邦"、"保合太和"、"和与同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实生物"等一些基本命题,这些命题中的"和"都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分别代表不同的矛盾解决方式,而不是只讲"融合"这一种方式."和"本身就是多样性,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将"和"的思维运用于事事物物,就可得到各种不同的矛盾解决方式.既包含"求同存异"的解决方式,也包含"保存对立面"的解决方式、"增损对立面"的解决方式、"拒斥对立面"的解决方式、"在矛盾双方此消彼长时不偏倚彼此"的解决方式、"双方同归于尽"的解决方式,等等.所有"矛盾解决方式","和"都可以容纳,因为这正是"和"之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傅德田 《学理论》2008,(24):42-45
环境伦理学关于"人是什么"的预先设定,我们称之为"人的预设"。它是现时代实践根据与传统"人的预设"理论逻辑两相结合的产物。传统"人的预设"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偏颇,在内容上偏执于理性、轻视甚至搁置自然,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其扬弃自己,走上新"人的预设"。而这正是环境伦理学对人探讨、对人重新设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和东南亚在经济发展、历史沿革、文化基础、社会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将之作为两个福利丛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东亚社会福利的认识。研究发现,两个体系在社会支出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福利责任、社会政策导向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探索东亚福利模式可将两个体系福利体制之比较作为一种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2.
王淑波  李心华 《理论探讨》2007,37(5):134-136
联共(布)的"一国社会主义"之争,最终以多数派的胜利、反对派的失败而告结束,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派在政治上、组织上和策略上占了优势。这场争论的历史教训,一是联共(布)混淆了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界限,二是联共(布)在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三是联共(布)以政治权力决定理论是非,遗患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