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搞与价值颠覆2006年以对电影《无极》恶搞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引发了恶搞的狂潮。《北漂族的无房生活》更成为2006年的终极恶搞。"恶搞"已充满了人们的视听空间。权威、主流价值观无一例外地在网络空间中被"戏侮"、被解构和反讽,这就是所谓的恶搞,实际上是一种颠覆文化,嘲弄和怀疑一切决定论,引起了人们的焦虑和警惕。由恶搞引发的网络论战从博客蔓延到网络再扩散到传统媒体,对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话语权也是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2.
在遏制“恶搞”、“无厘头”之风蔓延的同时,更须反思此风盛行的土壤,对症下药“姚明”被抢注成卫生巾商标,“雷锋像”成避孕套包装,一个自称“国学辣妹”的年轻女子在孔庙内大摆热辣造型,声称要“勾引孔子”——这是最近三个典型的“恶搞”案例。有人哈哈一笑,有人津津乐道,更多的人义愤填膺,而“恶搞”者又狂赚了一回“眼球”。  相似文献   

3.
桃源  力扬 《瞭望》2006,(41)
网络时代的父母可真不好当。网站黄毒之外,父母又添新愁:一股漫无节制的“恶搞”之风,已经对孩子们的课堂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课本上的经典名篇,被“恶搞”者窜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4.
潘多拉 《民主》2006,(12):41-41
“我宣誓:我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滥用权力;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当人民的好公仆!”8月15日,广州市近500名来自海关、公安、工商等系统的青年国家公务员举行集体廉洁宣誓,发出了廉政为公的誓言。(《当了官永不贪污,广州“高危行业”500公务员宣誓》,《西安晚报》2006年8月17日)这条新闻见诸媒体和网站后,很快招致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批评意见。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看法是,公务员宣誓“永不贪污”不过是在“作秀”、“恶搞”,“报纸上的‘廉政宣誓’新闻隔三差五就有一条,虽然每次都会受到舆论质疑…  相似文献   

5.
异常行为社会学,是对社会上各种异常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问。其主要的研究任务是:异常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异常行为以何种形式产生?异常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异常行为?等等。在美国,deviance 或deviant behaviour(异常行为)已成为社会学的专门术语。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A·K·科恩对异常行为所下的定义是:“违反某种社会制度所期待的行为,称之为异常行为”。一九八二年,杰克·D·道格拉斯和沃克斯勒出版了《异常行为社会学》一书,书中对异常行为作了十类概括,并指出他们所讲的异常行为属于第五类,即“被判断为违反价值或道德准则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定义把“不合乎国家法律的”、  相似文献   

6.
一、《管子》对德的基本认识。《管子》对德的认识有四种基本含义。 (1)德与道是无别的 ,人掌握了“理” ,就可以得道 ,就是有德。道的本性是虚无无形 ,秉承道的本性。《管子》进一步认为 :“化育万物之谓德”。 (2 )德的载体为人身 ,为人之行为。因而德是人的内在东西 ,表现于人的行为中 ,与我们今日的品德相近。因而《管子》强调修身 ,更强调修心 ,要求“无以物乱官 ,无以官乱心 ,此之谓内德”。这种内德隐含了人对万事万物 (包括对人的感官 )的一种客观态度和崇高智慧。 (3)德是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环节。道生天地 ,德出贤人 ,道生德 ,德生…  相似文献   

7.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强调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0页)并且,将这“两种情形”单独列为一节,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并列。足见主次矛盾理论,在《矛盾论》中占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席之地。但是,近些年来,从著作和论文看,主次矛盾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被冷落了。因此,就《矛盾论》发表五十五周年之际,对此加以新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和何满子进行论争的樊建川先生《论张贤亮和马克思谁更值得维护》一文,开章点题,说“这个问题是何满子先生在《对艺术和人生的庄严感》中提出的”。据他说,何满子说张贤亮“轻薄”,“理由是”张贤亮“让马克思分担小说人物性无能的恼恨”。“为此写的几篇稿子都被刊物退回了,因此提问。” 我怀疑樊先生的这个说法。找了何满子那篇  相似文献   

9.
唐剑锋 《党政论坛》2013,(22):47-47
有一种现象,被《人民日报》归纳为“慢不下、坐不住、脾气大”,很是让人担忧。“慢不下”是急躁,“坐不住”是浮躁,“脾气大”是暴躁。  相似文献   

10.
吴亮 《瞭望》2007,(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违反规定建设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是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通知》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将违反规定建设楼堂馆所直接定性为“腐败行为”,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和商业娱乐的泛滥,几乎不给其他批评形态一点生存空间,以至于完全把它们边缘化了2006年最强大的声音似乎发自网络,以至于我们只能听到网络的喧嚣,而听不到其他方面的言语。这么说多少有些夸张,但批评的热闹而单调却也是事实。这种情况我们从“韩白之争”、“赵丽华事件”、“追捧郭德纲”、“恶搞《无板》”、“孔子标准像”、“红楼重拍”等一系列热闹中,都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文汇报》刊出署名文章,分析了公民道德状况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文章认为,两个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 这说明,不少人在公民道德问题上有一种“人格分裂”和“双重标准”: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既深恶痛绝又身体力行。我们当前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难就难在人们不是…  相似文献   

13.
所谓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或任期届满后向有关部门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的家庭成员的财产及变化状况的制度。这是国外很多国家用以监督、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保障公务人员正确行使权力、预防和制止公务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一种重要措施。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设立了财产申报制度。如美国的《政府道德法》、法国的《政治家生活资金透明度法》、泰国的《国家公职人员财产与债务申报国家法令》、墨西哥的《财产登记法》,甚至连台湾也于1993年6月15日通过了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公职人…  相似文献   

14.
优越感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的:“白以为比别人优越的感觉。”这种解词方式抛开语境,不过是望文生义。英语词典的解释就好得多。《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有两处解释优越感这个词,一处的解释译成汉语是:“以侵犯性或高控式的作为掩饰自卑的一种行为。”另一处的解释大意是说一个客观上处于优越地位的人在行为上却以低姿态示人,这就是优越感。比如说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8日、1月12日《光华时报》、《人民政协报》分别以醒目的标题在头条登出文章《“小提案”引出大课题》,文中说,一件仅600字的提案,反映的是一个具体问题,但就是这件“小提案”,去年被列为江西省政协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不仅如此,它还引出一个大课题,一次大调查,一项大决策。“小提案”起了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盗窃自行车是各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各地管理机构也采取了各种不同措施来整治这一不良现象,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这一管理困难可以被概括为公共治理中的“自行车难题”。自行车难题表现为自行车偷盗行为已经形成一个“自行车生态怪圈”,偷盗行为依赖这一怪圈得以保护、规避和延续,导致对这一问题治理的困难。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影响这一难题治理效果的要素主要表现在:信息、风险和价格。在一般的政府规制行为中,这三大要素也同样影响着公共治理的绩效。使信息对规制方有利、扩大反规制行为的风险和缩小反规制行为的市场交易空间是有效规制的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7.
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和谐”的新社会,在社会主义思想先驱们那里就一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如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大家傅立叶写了《全世界和谐》(1803)一书。他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或称“和谐社会”所代替。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民主》1998年8期刊有《慎提“公仆”》一文,读后有些不同想法。谨与作者商榷。我认为对领导干部有时美称一声“公仆”,未尝不可。“仆”的意思虽原指封建社会里被雇到家里来做杂事、供役使的人,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公仆”,其根本意思已经变化了。这里“公”,是指“国家”、“人民”。古为今用,为国家、为人民“做杂事”,供国家、供人民“役使”,是一种光荣,是一种共产党人或领导干部终生的追求。今天,对“公仆”,更应赋予新的具体的含义。我认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朱镕基总理在会见全国公务员代表会议代表时所说的三个条件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公仆”。它们是:  相似文献   

19.
美国“箭牌”糖果公司莫斯科分公司恶搞“中国国歌”的广告风波,目前已告一段落。但其引发的海外经营风险问题,却可启发我们深思。2007年1月初,这家公司在俄罗斯多家电视台播放“傲白(Orbit)”口香糖广告,广告画面轻佻滑稽,背景音乐是中国国歌且涉嫌恶搞。自中国媒体披露此事后,箭牌公司立刻成为中国公众舆论的众矢之的。经我国驻俄使馆交涉,俄罗斯有关电视台已全部停播这一广告,箭牌糖果公司莫斯科分公司、BBDO公司莫斯科分公司负责人也已专程赴我国驻俄使馆就此事件正式道歉。尽管如此,从中国主要销售市场的报道来看,这一事件已对箭牌糖果在中国的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0)
从5月8日到12日,房价问题仍是网上焦点,虽情绪依然激愤,但不少网民们已开始理智地为政府支招;而被建设部批评的城市绿化中“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则备受网民谴责;广东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引出大批网民责问。此外,电影《无极》拍摄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引来网民一片“骂”声;“卫生部回应医德指责”以及“北京移动话费套餐降价”的新闻,却遭到了不少网民的尖锐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