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和如何转移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素质偏低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路问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特点,提出了依靠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动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近期或长远的影响。要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以及这种转移对我国经济已经和将要发生的影响,还要解决由于制度等因素所产生的流动人口城市边缘化问题,以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要注意解决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失业压力的逐渐加大,在解决失业问题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存在不全面的认识。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实证和规范研究,重新审视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合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观念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省劳动力转移 ,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 ;二要消除对进入城市农民的歧视性政策 ;三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发展特色城市与特色城市经济 ,增加就业岗位 ;四要拓展省外及海外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过剩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向大城市、小城镇转移还是就地转化都存在制约和困难。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从战略思想上、制度创新、产业选择、农民自身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佘龙 《理论与当代》2004,(10):33-34
当 前 ,为 贯 彻 落 实 十 六 大 、十 六 届 三 中 全 会 以 及 《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促 进 农 民 增加 收 入的 若干 政 策意 见》(中发 [2004]1号 )精 神 ,各 地 纷 纷 出台 了 一 系 列旨 在 推 进 农村 城镇 化 、增加 农 民收 入、促 进 农村 剩 余劳 动 力 有 序转 移 的 “农 村 转 移就 业 工 程 ”,这 无 疑对 于农 业 和 农 村经 济 结 构 调 整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调 动 农 民 积 极 性 和 确 保 农 村 社 会 稳 定 具 有 积极 意 义。能 不能 将 中央 精神 落 到实 处,能 不 能将 这事 关 全局 、惠 及亿 万农 民…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昌吉州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依据调研数据,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昌吉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制约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加快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化解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文章通过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分析,指出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农村,在于农业本身。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乡镇企业仍是当前解决农 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宁南山区对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劳动力剩余原因分析,以及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当地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试图对该地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理论上指导,以求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这是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与制约因素,对其作了综合的概括和归纳,并重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作了概括性述评。  相似文献   

14.
要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庞大;社会结构转型同经济结构转轨相结合,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二元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落后的农村教育,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庞大;社会结构转型同经济结构转轨相结合,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二元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落后的农村教育,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数量、素质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南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如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倾斜性;兼业型;粗放型;布局分散、结构低、层次重复;剩余劳动力由隐性变为显性再到转移;多层次、多样性;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减弱;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欠发达严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社会体制约束;制度法规约束。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西部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适应社会、适应城镇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还较差,影响了我国现阶段工业产品升级、经济结构转型、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利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十三五”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一、河北省西部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情况河北省西部山区农村由于受到自然资源条件限制,人均耕地较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期间,中央的目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它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要注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同时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把城市近郊农村数以万计的农民从耕地上排斥出来。缺少文化,没有专业技能是绝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者的基本现状,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他们处于求职的弱势地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牵头、政策扶持,各大型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建立一所“农民技能培训学校”免费为“下岗”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科学技能素质,使他们早日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