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66-67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员工7—10月份一直在家休产假,最近刚刚休完产假回来上班。但是在结算其产假期间的薪资时,其本人提出未获得当地规定的“高温津贴”。公司认为,休假期间其并未提供劳动,因此不涉及为其发放高温津贴的问题。请问,该员工休假在家,公司是否需要支付高温津贴?其他休假如工伤假、长病假等情形,公司是否也需要支付高温津贴?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14,(5):58-59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对方负主要责任。于是公司依法为其申请工伤认定,但在认定结果出来前,该员工却口头向公司提出了辞职。此时我们能按正常的离职流程处理吗?专家回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该员工认定为工伤的可能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向贵公司提出辞职申请,贵公司需要对法律给予工伤员工的劳动合同特殊保护有充分的了解,否则极有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的不当操作。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0,(3):69-69
郑某与某加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该加工公司在放假期间,郑某自愿到公司加班,在电锯车间工作时,不慎将左手锯伤。郑某被送进医院治疗,诊断为左手电锯伤。出院后,郑某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劝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职工工伤认定书,认定郑某所受伤害为工伤。但该加工公司认为不属于工伤。请问,郑某在假期自愿加班时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4.
原告王某在被告某汽车修配厂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因被告没有给原告办理工伤保险。所以。被告没有为原告申报认定工伤,原告自身不懂法律。也错过工伤认定时间。没有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原告知其按工伤处理。会被驳回诉请。故其坚持以雇员受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0,(4):67-67
编辑同志:某公司员工郭某在上班途中被一辆卡车撞伤造成九级伤残,因卡车司机负全责,郭某已获得按交通事故法规规定的全部赔偿。后郭某听人说,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属于工伤,并且可享受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因此,郭某要求公司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但公司认为,即使郭某被认定为工伤,因郭某已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公司也无须再给工伤赔偿。请问,郭某可否得到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  相似文献   

6.
小保: 这件事有点怪,张某在公司食堂用午餐时.被食堂地上的油迹滑倒,致其左股骨颈骨折,被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而公司认为,张某不是在工作场所和因工作原因而捧伤,且张某与其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局受理张某工伤认定申请程序不合法。请求撤销被诉工伤认定。请问,这张某受伤,被劳动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对吗?  相似文献   

7.
王冰 《人大建设》2010,(8):47-48
在处理工伤案件过程中,工伤认定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排除性条件,其中包括"职工因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这里的“违反治安管理”,其外延是否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干部人事月报》2014,(7):55-55
Q我公司员工王某下班途中被汽车撞伤,后经交警勘察认定为交通事故(对方负有80%的责任),确定其为工伤。在赔付方面,交通事故责任方和公司的赔付关系如何?该员工是否可同时享受交通事故伤残赔付和公司的工伤赔付?a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员工系非主要责任)发生的工伤,是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职工人身损害,同时又构成工伤的特殊工伤类别。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11,(2):2
日前,人社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末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旧办法则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10.
上班期间斗殴受伤是不会被认定为工伤的。而这起案件的原告却认为自己是为了维持劳动纪律,在履行职务行为时被打伤的,理应属于“工伤”,于是他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却被驳回。接着他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劳动保障部门,要求撤销其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并判令被告重新认定。他能打赢这场“打架官司”吗?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10,(9):55-55
HR来信:我公司在上海,前不久录用了一个新员工,刚过了试用期,却发生了工伤。公司已替员工缴纳社保,也做了工伤认定。现在该员工提出要回老家养病,因此要辞职。如果是员工主动离职,就工伤引发的赔偿,公司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1,(2):2-2
日前,人社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 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旧办法则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似文献   

13.
小保信箱     
无证驾车身亡被认定为工伤正确吗小保:我单位职工刘某在下班途中,驾驶摩托车与一辆汽车相撞,不幸身亡,刘某的儿子向劳动保障局申请了工伤认定。我公司认为,刘某是因为无证驾驶摩托车造成事故,是属于非法驾驶,不应该作为工伤处理。但之后人民法院也判定这是一起工伤事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还有没有必要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14.
有很多员工在上班时间发生打架事件导致伤残后,要求认定工伤。而用人单位往往以员工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不予认定,和劳动者发生纠纷。经过劳动仲裁,甚至经过诉讼,但最终却情况各异。劳动者因打架受伤到底应不应该算工伤呢?国务院令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是目前我们国家调整关于工伤法律关系的行政法规,可以说是处理工伤纠纷的最权威的法律依据。因此,是不是工伤,《工伤保险条例》说了算。我们首先看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  相似文献   

15.
小保:2007年3月,我在工作的时候受伤致残,公司负担了全部医疗费用,还为我安排了适当的岗位,但一直没有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由于公司人员岗位竞争激烈,我害怕申请工伤认定后遭公司辞退,或者调整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11,(Z1):27-28
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第四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与保障》2012,(8):5-5
小保:2011年年底,我出差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我丧失劳动能力。受伤后.公司为我申报了工伤并得到了社保部门的认定。由于肇事车主只赔偿了20万元.不足以弥补我的损失,我遂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而公司认为,我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无权再要求工伤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6,(3):43-43
北京一家汽车公司因不服劳动保障部门对公司一职工认定的工伤结论,将劳动保障部门告上法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终审判决:驳回汽车公司上诉,维持一审法院维持《工伤认定通知书》的判决。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少劳动者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根本不懂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工伤认定的必要条件,往往也成为工伤认定的焦点问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发现一些报刊、杂志刊登的工伤认定争议、工伤理赔争议仲裁案例中时有出现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作出工伤认定、仲裁机构依据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结论作出裁决等。笔者认为:由鉴定委员会作出伤认定是没有法规依据,是错误的做法。鉴定委员会不能做出伤认定的决定,其理由是:一、工伤认定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第十条第一款"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第十一条第一款"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试行办法》还规定:工伤认定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和企业。新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