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城市管理工作受到中央高度重视。从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再到十九大前夕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央对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2016年7月28日,随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对外挂牌,标志着首都城市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按照北京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截至2017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管理的内容、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30年中北京城市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北京的发展主要以城市大规模建设为主,管理制度的架构相对滞后,造成建设与管理之间局部失衡;第二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4年,城市建设进入与管理初步结合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城市管理与科技》于2007年第1期正式改版。五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豪迈进程,伴随着北京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跃升,杂志的影响面不断扩大,成为了城市管理领域不可忽视的一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014年12月14日在平谷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时指出:"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不断完善思路、探索规律、形成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大型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来。"在这里,郭书记强调了"北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大型首都城市"的城市性质。北京的城市管理要适应这一城市的定位要求。北京应当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和优越性的城市。北京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城市,是真正能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改版已经整整十年了,这是杂志奋发前进的十年,也是取得累累硕果的十年。杂志已经成为了城市管理决策者的理论支持平台、城市管理研究者的思想前沿阵地、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实践交流园地。回顾过去,辉煌难忘。从2007年到今天,10年间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2006年,全市常住人口1581万人,2016年则已超过2100万人;2006年北京的GDP是8118亿元,2016年GDP超过22000亿元;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2016年全  相似文献   

6.
正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发布实施,是以北京城市环境建设及城市管理领域未来五年发展需求为核心,在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两会"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同年6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先后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高度概括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追求和重要意义,明确强调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遵循问题导向、坚持群众标准、把握方法路径等特点规律,为做好新形势下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市城市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管理发展进行规律性研究,特别是要研究世界城市管理发展趋势及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北京这样一个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的特点,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用现代城市管理理念来引领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五年前,宣城城管因推行社会化城市管理成效卓著,引起了《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的浓厚兴趣并做了专题报道。五年来,宣城城管在社会化城市管理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特别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应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陈出新,继续走在了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实践前沿。如今,宣城的城市管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提出,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他说,"北京城市大,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北京提出的要求。"总书记提出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要靠精治、共治、法治。这"三治"中,精治是目标,要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铁路自1997年第一次提速开始,至今已经实施了五次大提速。提速不仅提高了运能、扩大了运量、消除了瓶颈、开拓了市场;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铁路的良好信誉、塑造了铁路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塑造了方便、快捷的形象 首先在列车速度上,经过五次提速使火车这匹"慢牛"变成了"快马",旅客出行更加方便。提速后的旅客列车使半径在500公里左右的城市之间实现了"朝发夕至",1200-1500公里左右的实现"夕发朝至",2000-2500公里左右的实现"一日到达"。如由北京到郑州、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均可早上出发、晚上返回;北京到南昌、株洲、杭州、佳木斯等城市均可一夜到达;北京到深圳、福州、重庆、成都  相似文献   

12.
詹勇 《北京观察》2012,(8):26-26
目前闭幕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今后五年的北京城市发展,规划了远景目标和路线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并且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六大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崔晨 《北京观察》2010,(2):13-16
<正>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的构想,这一有关首都发展的新定位,为北京城乡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1月26日上午,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城乡建设与管理"专题座谈会,近200名市政协委员参加,会场座无虚席;22位委员就人口、交通、环境等制约北京  相似文献   

14.
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五年来的回顾与总结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五年来实施总体情况表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基本实现了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构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如,首都城市空间战略性调整有序展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北京的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以旧城保护为核心的文化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另外带动了周围区域的合作和协调发展。各项指标实施情况(见表1)反映了总体规划实施五年以来的实施率,实施的机制不断完善,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6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二次全会报告中强调要"以21世纪眼光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并在党代会报告中以专章的篇幅集中阐述了"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广州人迎来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日子.“世界大都市协会2000年董事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个城市的市长和市长代表对这座城市留下了强烈而美好的印象。世界大都市协会会长.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市长胡安&#183;克劳斯先生说:”我是第一次来广州.这是我到过的城市中非常好的一座.广州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难以确定在哪一时刻才是最愉快的。”的确.人们无不为这座城市的靓丽而喝彩。“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二零一零年一大变”的宏伟蓝图使广州旧貌换新颜。广州人为这终于到来的赞美欣慰地笑了!须知几年来,广州为让城市披上新装。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10月底,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林匹克"的"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或许可看作是以设计为引擎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着力点,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管理升级的牵引器。  相似文献   

18.
刘秀晨 《北京观察》2003,(11):54-55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并已经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就拿北京而言,要筹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上海在开发浦东和在成功争办世博会的基础上,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许多城市都提出小变、中变、大变的时限和目标。迅猛的经济强势把城市化的进程推向急剧发展的阶段。新城在建设,旧城在改造,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在基本健康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令人注目的市区超负荷、超强度开发的趋势;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城市需求把生态和环境推到了城市建设诸多课题的前沿。这是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正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不能回避的历史责任。警惕城市超负荷、超强度开发超越城市资源和容量的负荷、超强度的城市开发,将会给城市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2月,习总书记就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在首都核心功能上,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新的定位;在城市管理方面,明确提出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面对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如何更好改善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加快实现城市治理由投入向投资的转变。加强城市治理,政府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招兵买马,怎么增加相关财政预算。这种习惯性思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北京城市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合规划和土地管理等职能,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二是成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城市管理的职责部门。这次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从部门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一、北京正在进入城市发展转型时期近年来,北京城市化快速发展,实现了资源聚集效应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