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网络空间的政治活动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利用BBS等公共论坛表达意愿、通过政府信箱参与政府对话,利用网络发起现实政治运动等等网络政治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可以说是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而对现实,政府应积极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推动我国政治稳定的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浅谈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主"是"电子人"依托"网络社区"进行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新兴民主形式,具有直接性、公开性、快捷性和广泛参与性等特点.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既有积极推动的一面,也具有直接和潜在的反作用.为了兴利除弊,我国应积极推行"电子政府"建设,实行必要的网络管制,完善网络监督系统,在加快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中促进网络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非理性化是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效应之一,主要表现为参与极端和参与盲从两种形式。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化主要缘于网络技术特点、网民结构失衡、群体极化效应、现实中负面情绪在网上的折射等。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戕害政治民主、侵蚀政治稳定、危害社会和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从网络民主有利于政治民主化、政治科学化和政治清廉化三个角度展开探讨网络民主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5.
贺筱华 《唯实》2011,(5):51-53
网络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开拓了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给政治民主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但现阶段由于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及代表意志的有限性,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民主只是针对网民的有限的民主。  相似文献   

6.
程同顺  张文君 《探索》2015,(2):48-52
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的评价问题重新激活了对民主与民粹的研究。网络民主与网络民粹是互联网时代中国政治参与的两种崭新形态。二者的共同特征体现在权力来源、议题表达、参与主体三个方面;二者的显著区别体现在价值理念、参与方式与动员模式三个方面。要避免网络民主走向网络民粹,需要由国家、社会与公民共同塑造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和民主型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范围的广泛性、民意表达的自由性、网络言语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成为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相应的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增强政治效能,提高人们的政治能力和素质以及促进民主社会建立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民主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逐步发展也是民主社会构建的动力源泉,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参与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促使我们积极思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我国网络政治生态治理在政府、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政府层面,主要表现为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不足、网络环境的监测机制不健全、网络事件的回应机制不畅通等;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守门人"角色缺失缺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网络社会的价值评价标准混乱、网络信任愈加脆弱等;在个人层面,主要表现为从单向信息获取到双向信息互动的迷茫、网络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盲思、网民政治参与的盲从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时代政府"管理"角色转换不到位、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和网民知识素养的欠缺。破解这些网络政治生态治理中的问题,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众擎易举。在政府层面,要实现从"管控"向"管理"的转变;在社会层面,要做到自我规制与社会教化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在个人层面,要克服"乌合之众"心理,做理性守法的网络公民。  相似文献   

9.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非网络化政治参与存在经济成本高昂、参与效用低下、参与对象有限等固有局限,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网络政治参与模式可以有效的克服非网络化政治参与的诸多弊端.通过推进电子政府的建设,构建"非政权性网络组织"及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的营造,推动网络化政治参与由集约管控模式向引导型模式的有效转变,进而确保政治参与的广泛性,保证公民意志在公共政策中的最大化显现.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网络为手段和途径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平等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塑造新型政治文化,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民主,但网络信息的不均衡性也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存在"非理性"和"非法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政治稳定等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应着重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保障公民平等参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素质;建设新型网络政治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