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对转基因作物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风险、技术操作以及技术伦理等层面的问题都有较多研究。但目前的文献大多集中在讨论"挺转""反转"的态度上,并由此展开技术、伦理等层面的解析。这会造成"是"或"不是"的二选一博弈局面,不利于未来转基因作物技术应用的发展,亦不利于公共行政的科学决策。因此,我们更应焦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与公共行政伦理的关联性研究,并阐述在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时代下,公共行政该如何面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现实境遇并做出化解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问题的决策方案。这应当以行政伦理的进化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以促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安全、规范的发展,并提升公共行政伦理精神,形成二者和谐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是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存在的根据在于:公共行政主体置身于利益矛盾和冲突之中,是形成公共行政伦理基本问题的根本原因;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历史证明了的;今天我国道德建设的实践,在客观上也揭示了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公共行政伦理基本问题的解决,决定公共行政伦理其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孔金平 《行政论坛》2003,(2):F003-F003
《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康之先生的一部力作。该书通过对公共行政一系列经典理论的历史考察,揭示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思想模型”中的各种缺陷。书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性的视角,富有创见地认为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缺陷在于放弃了伦理向度。对于公共行政的这一缺陷的救治问题,作者从公共行政的制度、程序、行政人员的行为等方面提出了伦理化方案,特别是提出了在公共行政领域中拒绝权利这一大胆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范式理论为近代社会科学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视角,其基于学科基质理论而完成的共同范例属性为公共行政伦理的历史主义考察提供了一种批判的分析框架。这种批判性首先表现在范式视阈下公共行政伦理能够在公共行政理论和应用伦理理论之外构建一个基于其自身难题和危机解决需要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能够发现公共行政伦理在范式解释中的语言、逻辑和实践性的不连贯,即无法实现连贯性的历史发展与非积累性的范式变迁的有机结合。在对于公共行政伦理范式的批判之批判的过程中,公共行政伦理逐渐从设计范式到纲领内核的破茧,在公共行政伦理两种维度的视阈下,一个完整的公共行政伦理可以被证明为一个以主体性解释为硬核,民主与效率统一于"效率伦理"而动态的体现"正面助长性"与"负面助长性"的均衡交替拓展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徐文婧  赵玲 《学理论》2009,(7):32-33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价值观突变造成的行政伦理和道德失范现象,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本质应该是自身职能的重新定位。本文根据公共行政伦理理论,分析当前地方政府伦理困境的诱因,认为地方行政机关必须从西方行政伦理实践中寻求切入点.通过制度监督和道德教育并用的方法直面行政伦理矛盾,将内外部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并借助民主行政理念.从而得到一条解决地方政府伦理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个体道德理性约束的有限性和社会伦理价值的多元化,使得以公权谋私利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凸显.仅凭公务员的道德自律不足以对其行为进行规约,需要有一种外在力量制约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和权力滥用现象.行政伦理法制化是将最基本的道德义务转化成法律规范,以发挥法律的强制力对破坏规则的不道德行为进行严惩.在实践中,行政伦理法制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从行政哲学维度来看,价值与技术的分离奠定了行政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但亦成为当下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陷于困境的根源。我国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分割导致的困境集中反映在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调整公共权力边界与运行方式;培育公民社会自治能力;重建公共行政伦理,实现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的辩证统一,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7)
交警执法权属于国家公权力,执法伦理失范是公共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这与交警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体制不完善、官本位思想严重等原因有关,通过加强行政道德教育、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交警执法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之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过程中对"行政"权力的过于强调和对"公共"属性的无情漠视致使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公共行政天然地涵摄了其内在伦理属性--公共件,因此,对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进行整合有其必然的价值内蕴,公共行政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则是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进行整合的应然双向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德治为本”的社会,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光辉的行政伦理思想和丰富的行政伦理实践,其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在现代公共行政管理中仍有其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的行政伦理思想不能满足现代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的要求,需要对之进行现代的诠释和整合,促进其现代转化,方能成为现代公共行政的基石。具体来说应该从伦理精神、伦理生活和伦理制度等三个层面来探讨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1)
儒家伦理学中关于"仁"的概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又一贯是学界所关注的传统论题。有学者认为,儒家伦理的"仁"伦理和关怀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通约性,即这两种理论被认为能够出现兼容的可能。然而,儒家伦理并不仅仅囿于关怀的层面,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礼"作为秩序约束效用的需要。因而,重新厘清儒家伦理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明确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认识儒家伦理和关怀伦理的本质区别,还原儒家伦理中"仁"的本来面貌,对于我们继承与发扬儒家传统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康之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一书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行政伦理学和行政学著作,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哲学著作。该书的基本特性是反思性、开创性、可读性和乌托邦性等。其主要贡献为:它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行政实践模式及理论给出了确切的历史地位,并提出了未来公共行政的模式;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思想模型”中的各种缺陷;提出了“在公共行政领域拒绝权利”的主张;建构了公共行政的道德框架,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该书引起的争论问题主要是:如何超越官僚制;如何实现社会秩序的供给;“在公共行政领域中拒绝权利”值得商榷;道德能否制度化等。该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存在反复重叠之处;行政权力道德化的提法有些偏颇;谈及制度道德化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对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区别没有具体论述等。  相似文献   

13.
解决公共行政“悖论”应当强调行政伦理 ,明确行政伦理责任。引咎辞职制度是公共行政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承担行政伦理责任的重要制度安排。中西的引咎辞职现象都是行政伦理自律与他律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制度与德性:公共行政伦理的二重维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行政的视阈下,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在人性假定、伦理支点、认知理论、伦理定位、理论品格和提升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理论分殊,同时又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为此,实现公共行政伦理目标,应寻求德性培育与制度安排契合之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伦理的基本功能是通过个人的良心、社会舆论和政治信念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实现对各种利益的调整,而个人良心、社会舆论和政治理念的背后则是价值理念,因此行政伦理的建设必须首先明确其价值取向,而后寻求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公共行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从老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转换,转换不只是涉及一些新管理方法的实施,而是含有一套新的价值观.本文拟从行政伦理的基本结构层面出发,在新公共服务的价值体系下探析我国行政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行政伦理界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对法、道德、伦理以及行政、公共行政等行政伦理的相关概念作了分析 ,认为行政伦理就是政府过程中的伦理。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 ,文章分别从价值层面、规范层面、秩序层面和治国层面对法、道德、伦理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胡琴 《行政论坛》2006,3(1):64-66
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环境变迁给行政伦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全球化日益迅速的价值整合和后现代思维对公共行政伦理价值标准、行政主体伦理意识带来了冲击,此外全球化的鲜明特征如技术信息化,全球化功利价值的广泛渗透都在无形中改变或者影响着公共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原有秩序等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改革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是中国公共行政 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也是不断把公共行政改革引向深入的世纪。随着公共行政生态环境的变迁,行政系统为了寻求自身发展与环境适应,必须随之不断作出相应的自我调适和变革,以达到公共行政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了清晰地透视中国公共行政改革,本文拟从新世纪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生态理论分析和生态模式探寻两个层面来进行阐释和分析。一、新世纪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生态理论分析(一)公共行政生态主义的交换理论公共行政生态主义的交换理论认为,行政主体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任何行政组织都有其生存…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的治理体系中 ,政府是直接担负着社会治理使命的组织系统 ,政府中的公共行政状况 ,对于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提高公共行政的质量与能力的问题 ,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张康之的新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以下简称《寻找》)一书 ,通过对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两种“后官僚制模式”替代性方案的全面剖析 ,进一步提出了伦理化的方案。一、关于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方案2 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一批年轻的行政学家们发起了“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运动对主流行政学发起了挑战 ,试图清算主流行政学…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直至当前的和谐社会之诉求,现代化始终是萦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公共行政现代化是其应然维度之一.现代化从"器物"到"政制"直至社会精神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这一结构性的深化历程,更昭示了公共精神正是公共行政现代化须臾不可"缺场"的价值向度.实际上,从公共行政自身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双重维度去探究和反思公共行政的现代化现象,我们也发现公共精神不断地从边缘向中心位移,从"遮蔽"状态走向"解蔽".其中,公共行政现代化所涵摄的民主理念、公正理念、契约精神、公共服务精神以及和谐、科学的发展理念等公共精神既是公共行政现代化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骨核与价值引擎.一种多元宽容、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能够得以形成和延续必须以发育良好的公共精神为其基本精神质料和社会价值支撑.我们需要从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开新传统公共精神资源,大力培育公民社会、拓展公共治理的实践参与,加强公共意识教育、提升公共理性水平等几个方面努力来促进公共精神的化育与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