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近年来中国最重大的立法成果之一——物权法。在中国向民法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作为民法典最核心的部分,物权法被誉为现代法制大厦中的“支架性法律”,不仅建构了一个鼓励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制度环境,而且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海外舆论亦对中国的物权法给予极大期待,视其为“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风向标”,“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诚实信用原则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被誉为“帝王条款”、“民法拱门上的顶拱石”,历来受到民法学者的特别青睐。在其存在的数千年问,虽不断有学者对其在民法中的地位、真实价值提出质疑,但诚信原则在现代民法中的重要作用、优越地位却不减反增,欲加受到学界的重视,不仅作为高度抽象的民法基本原则指导民事立法与适用,统摄全局,而且将其要求贯彻到物权法和债法领域,目前,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信用的严重缺失,所以我认为对诚信原则的研究很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就对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特殊含义和具体论述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阿计 《人民政坛》2007,(5):22-24
物权法的法理思想源自西方,但在民事法律体系中,与日趋国际化的合同法等相比,物权法却最具个性化。一部成功的物权法,固然需要移植世界先进的物权规则,但更需要立足本国的现实体制、历史文化、道德意识、传统习惯等等。有统计表明,中国物权法70%以上的规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物权法。从宏大的立法原则,到细微的民生关怀,从果断的制度突破,再到谨慎的现实考量,在中国物权法中,处处可见“中国特色”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陈月秀 《前沿》2012,(17):77-79
中国传统民法是中华法律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与特征.尽管国家政权主观上“重刑轻民”,但传统刑事与民事的法律观念、立法与制裁手段等方面显示出传统民法表达与实践相背离的征象.  相似文献   

5.
人格权法在现行民法中尚无独立位置,我国《民法通则》只在“民事主体”和“民事责任”有关规定中有所涉及.纵观人格权法的历史和演变趋势,我国人格权立法应树立现代民法理念,将人格权从传统民事权利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两分法中分离出来,发挥其前提和统率作用.借鉴各国立法经验,依照本国国情,我国应采取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重建人格权及其保护的独立体系,从而真正地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  相似文献   

6.
黄光辉  彭静 《前沿》2004,(3):106-108
在民法中 ,所谓添附是附合、混合、加工三者的总称。在发生添附之情形 ,若允许原物所有人请求恢复原状 ,或事实上不可能抑或于经济上不可取(在附合时可能造成财产的毁损 ,降低其价值 ,在混合时则可能识别费用过高 )。因此 ,现代各国民法对添附予以特别规定 ,使添附物视为社会经济利益而继续存在 ,同时重定添附物所有权之归属 ,将其作为动产所有权得丧变更的原因予以规定。然而 ,传统立法对其规范并非无懈可击。时值我国物权法的制定 ,对其予以探讨 ,以期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有所裨益。一、传统立法对添附物的所有权归属的态度关于添附物的所…  相似文献   

7.
在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的全国人代会上,堪称民法典立法第一战役的物权法并未如期完成。再早些时候,与公民权益息息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陷入僵局,力图推进国企改革的破产法也悬而未决……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基本的立法纷纷搁浅,已构成近期中国法治建设少有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立法缓行”。  相似文献   

8.
民法总则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护“私权”,它对“私权”看得特别重.总则第一条第一句话就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后面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权力的保护展开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这样总结. 在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看来,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是中国民法典的灵魂.整个民商事立法都应当在民法总则的统辖下展开.因此,民法总则的制定将极大地推进民事立法的体系化进程,尤其是民法总则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私权保障,使其真正成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9.
法学界有句名言:“民法乃万法之母”。而物权法是民法的核心,是“母亲的心脏”。  相似文献   

10.
该书《前言》中介绍说:“《物权法实务手册》一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权法解析,对物权法的内容、原理做了阐述,对物权原理争论的问题做了剖析,可以使读者对物权有个全面了解。第二部分是名词解释。物权法是民法的一部分,人、所有权、合同是民法的三大板块,物权是其中最基础最复杂的内容,物权法涉及民法的各个部分,第二部分对民法的名词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