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堡村,山丹县一个人口不足1800人的小山村.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芦堡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12年后该村党支部第二次获得的同一荣誉.  相似文献   

2.
清泉镇地处山丹县城郊区,辖14个村,人口28174人,有党支部25个,党员934人.近年来,清泉镇党委紧紧围绕"六个好"的目标,不断加强党委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被省、市表彰命名为"文明乡"、"小康乡"、"文化之乡"、"卫生之乡"、"教育之乡"、"双拥模范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全省科技工作先进乡"、"民政工作全优乡镇"、"全省先进乡镇党委",2002年被中央和省委分别命名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
西平村地处海拔700米的龙泉山脉东部边缘,方圆18平方公里,居住着450多户农户共1500多人,是青白江区清泉镇以种植玉米、红苕、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偏僻山区村,经济落后。“让西平村人富起来”一直是萦绕在这个村党员干部心头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山羊堡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全村360户群众分别来自甘谷、会宁、通渭、榆中等11个县区.“刚开始别说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不同了,就是说个话、聊个天都觉得很费劲.”村民们笑着说,现在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当有人问我们是哪个村的人时,大家都会自豪地回一声“山羊堡的”,而这主要是因为村干部处理任何事情没有私心,坚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他们千方百计为乡亲们办实事好事,带领大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如今,我们村已经被树立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茫茫戈壁上,驻扎着一支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孟宏伟誉为"钢铁中队"、"国道线上的一面旗帜"的优秀队伍--山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绣花庙中队.这支只有10名民警的队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扎根戈壁,无私奉献,既是道路安全的守护者,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隆冬时节,走进地处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山丹县陈户乡范营村,眼前足一派市场繁荣、商贾活跃、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支书带人走西口, 主任留村守地头,党员致富走前头,大家跟着有干头”的顺口溜在群众中流传。这段朴实的语言,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个昔日荒芜的小村落,在一位痴心为民的好支书、一个齐心协力的好班子、一支锐意拼搏的好队伍的引领下,由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文明、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发展历程。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09,(2):29-29
芦堡村有7个社、458户、1723人,其中党员66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新村的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机制,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曾两次被中组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年,芦堡村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抓培养,促提高,打造精良队伍。加  相似文献   

8.
海头是龙陵县的首富村。全村687户3066人,有67名党员、10个党小组,无党员空白社。植蔗面积达1.4万亩,种植香料烟1400亩,经济林果3100多亩,去年实现经济总收入1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25元,占有粮食405千克,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90%的农户新建或翻修了住房,添置了高档家用  相似文献   

9.
高台县小寺村缺水,多少年来,这里的农民在人均一亩多的土地上刨食,"种在地收在天,天不下雨干瞪眼",辛苦一年,只能混个肚饱.面对这种现状,党支部书记殷万虎下决心,无论如何,也得给群众找水.他的这一提议得到支部一班人的赞同.  相似文献   

10.
迁西县汉儿庄乡石门子村是汉儿庄乡第一大村,矿石资源丰富.改革开开放以来,铁矿开采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从事铁矿开采的外来工人就多达500人.前几年,铁矿开采秩序混乱,导致集体收入大量流失,由此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接连不断,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致使石门子村成为了一个乱村.  相似文献   

11.
玉井乡店子村有很多荣誉.1989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995年,村党支部被临洮县委树立为全县"十面红旗党支部";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199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村党支部近二十年的努力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榆中县安家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实施致富工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走科技强村之路,大大改变了全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村党支部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五好村党支部",2000年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先进党支部"、"市级文明村".今年又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四个一"先进典型之一.  相似文献   

13.
心旌──记河曲县坪泉村党支部李淑珍在河曲坪泉人的心里.飘扬着一面旗,那就是村党支部。是这面旗.在村办企业姓"公"还是姓"私"的十字路口,坚定不移地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的路;是这面旗,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先后办起了瓦楞纸厂、纸箱厂、酿造厂等8个集体企业...  相似文献   

14.
走进山丹县陈户乡东门村,宽阔的水泥街道两旁矗立的两排粉红色的楼房显得格外气派。楼前绿树成荫,楼内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楼下小孩嬉戏、老人聊天,呈现出一派幸福祥和的田园景观。  相似文献   

15.
袁得功 《党的建设》2001,(12):20-21
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说起今日的美好生活,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原村党支部书记石述柱.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抗震救灾,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冲在最前面。恢复重建,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牢记使命和职责,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攻坚克难,默默奉献,成为带领群众重建的“领头雁”、“主心骨”和“顸梁柱”、  相似文献   

17.
位于卓尼县东部的洮砚乡拉扎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25户,1051人,耕地1466.5亩,分布在洮砚乡东部山区的3道沟里和4座山头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是个典型的贫困山村.  相似文献   

18.
走进密山市黑台镇共裕村,惊讶、惊奇、惊叹一股脑儿地扑过来--这里,路成网,房成行,路灯通各家;这里,过年每户一头猪,什么油呀、米呀、面呀,就连水果、糖、茶也都分到家;这里,联合体成员年终分红少的能分3万元,多的可以达到10万元;这里,家电、摩托车、手机普及,水、电、煤气全部免费;这里,农民不再称自己为农民,而是按点上班的员工;这里,村民只需交上一万元,就可以拥有统一装修的欧式住宅楼的使用权,有的还是最时兴的复式……村民们说,我们这儿早就过上"小康"生活了.  相似文献   

19.
盛启 《党史博采》2001,(8):47-48
见过周同庆的人都说他就是一个农民,因为他永远都是一身土庄户主的装束,让你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惊人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一个非法宗教盛行、贫穷落后的边远小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村人均纯收入由620元增加到3320元,成为拥有农民新街、农贸市场和实现了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的现代文明新村.提起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四房嘴村的农民们无不笑逐颜开,他们都说,多亏我们有一个"事事跑在前头"的好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