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廉政账户"制度作为一项反腐机制,其本身的构造比较混乱。从刑法学的角度来看:"廉政账户"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与刑法基本原则和刑法基本理论相冲突等困境,在实践中存在着缺乏法律依据、助长贿赂犯罪蔓延等困境;同时,"廉政账户"制度所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现行法律和规范予以解决。因此,"廉政账户"制度应当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类型繁多,无论是半官方的还是典型的民间组织,都在弥补官方组织的某些功能失灵或缺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国家也努力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引导、管理和监督,以共同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吴宝善  魏海玲 《前沿》2007,2(5):90-92
廉政反腐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党在执政过程中不断丰富廉政思想。对古代廉政思想及其实践进行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廉政保证金:徘徊在十字路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保证金制度”的支持者认为,“廉政保证金制度”是在特殊国情下出台的一项反腐制度,是制度反腐、经济学治腐的有益尝试和创新;质疑者认为,廉政是对公务员最基本要求,没有必要进行特殊的经济上的奖励。  相似文献   

5.
袁家菊 《人民论坛》2012,(17):42-4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了廉政体系,其在反腐过程中取得显著成绩。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原有体系的问题与不足逐渐显露。为推进反腐工作,巩固人民政权,建议从健全反腐机构、完善反腐法律制度、加大思想育廉力度、构建廉政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来完善廉政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6.
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最根本的是制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反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着力形成科学完备的反腐制度体系,是制度反腐的基础,包括做好党内反腐法规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完善反腐法律法规和推动党内反腐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有效对接;推动反腐败制度的有效执行,依纪依法惩治腐败,是制度反腐的关键,包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和推动执纪行为的法治化;推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发展,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保障,包括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教育、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和建立健全廉政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党内廉政法规有其特定的内涵,加强党内廉政法规建设对推动制度反腐、推进依法治国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廉政法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形成了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的党内廉政法规体系。但是,党内廉政法规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现在一些地方部门反腐方式虽然不断翻新,反腐制度不断出新,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不,继一些地方推出扑克牌反腐、贺年卡反腐和廉政短信等反腐创意之后,又有一些地方推出了更新的反腐“智慧”。  相似文献   

9.
唐天勇  姚何川 《传承》2011,(12):60-61
高校腐败的重要根源在于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堤坝出现松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培养人的活动,是预防腐败的基础工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理论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公仆意识,从而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政治堤坝和防线。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预防腐败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目标,汲取古代廉政思想,并与制度、监督相结合构筑反腐体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预防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法治文化研究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理论成果,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运用到实践中。反观可以作为法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政文化,却始终在实践中被定义为精神生活领域的观念构成,仅仅承担着廉政教育的功能。在法治文化视野下,廉政文化研究应着眼于探求法治国家和社会应有的廉政状态,度量出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实然"与"应然"状态的差距,进而为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设计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实践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反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由新生力量发展成反腐手段的重要一员,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联手打击腐败的实效武器。作为反腐利器,网络反腐也同时滋生诸多问题和矛盾。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和环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反腐的概念界定、必要性研究、网络反腐制度化探讨上。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反腐的具体形式进行探索,剖析网络反腐中的传播途径及受众心理特点,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指出反腐败成就不仅体现在查办一些重大案件等具体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党形成了一套反腐败斗争的新理念和基本思路,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腐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反腐在成为当前我国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反腐的效果。在网络成为反腐利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反腐也是一把双刃剑,存在诸多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司法实践中,网络反腐涉及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等诸多法律问题,无论是哪个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因此如何积极和正确的引导网络反腐,为我国网络反腐提供法律制度的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立足国情,不断探索反腐倡廉的规律,坚持不懈地推进反腐倡廉,形成了建国初期的"运动式"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式"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法治化"模式、新世纪初期的"建设式"模式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互动式"模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模式。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正处于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回顾我国反腐倡廉的历程,探究各种反腐倡廉模式的得失,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斗争,腐败蛊行,政权难保.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制定有效的防范和监督机制,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型的反腐倡廉模式。它以其广泛性、相对安全性、快捷性、高效性等诸多优势,成为国家反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网络反腐由于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大大影响其功能的发挥。文章从完善网络管理、强化信息公开、建立互动平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构建一个长期、高效、规范的网络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我们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由此不难看出预防职务犯罪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不同于检察机关的传统业务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及中国目前的各种现实情况,在实际开展中无法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找到更有针对性的立法支持,而结合中国的本土特色、发展情况以及立法现状这些客观因素,寻找新的力量支持便显得重要,本文中笔者阐述了将道德因素渗透到预防工作之中,更有利于预防工作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Lianjiang Li 《当代中国》2001,10(29):573-586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a survey conducted in six Chinese provinces at the end of 1997 and early 1998, this article offer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why some peasants wished to see Mao-styl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It shows that the support for campaign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spondents' evaluation of local officials' performance in governing by law,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and their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awful participation. It concludes that popular support for mass mobilization could contribute to rural instability as Chinese farmer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atient with the regime's failure to control corruption.  相似文献   

19.
“零容忍”反腐败:内涵、特征与进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研究"零容忍"反腐败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借鉴新加坡和香港"零容忍"反腐败的基础上,提出"零容忍"反腐败的进路思考。"零容忍"反腐败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律制度,形成一支坚强有力的执行队伍,加强执行权威,建构一个公民参与的、广泛细化的反腐败网络,也要通过反腐败教育提高公民反腐败意识和公务员廉洁奉公的情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反腐是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主体对反腐败工作的参与,能够弥补国家反腐自身的局限与不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非常重视社会力量对反腐败的参与,要求缔约国采取具体措施保障反腐败的社会参与。尽管中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反腐制度,但仍有改进之处。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中国社会反腐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