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反恐需要国际、国内多种形式、全方位的介入,但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无疑刑事法应首当其冲。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什么是“参加恐怖组织罪”、如何完善恐怖犯罪的罪名和刑罚、如何兼顾反恐与人权的保护和主权的维护等问题,皆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什么是“恐怖主义”,各国立法有些有多种规定,有些未作规定,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际社会也未能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达成共识。究竟为什么给“恐怖主义”下定义如此不易?是否必须给其下定义呢?又如何给“恐怖主义”下定义?作为反恐法律制定和研究的起点,这些都是反恐理论与实践皆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突”恐怖组织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应对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除完善反恐机制和措施外,强化反恐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迫在眉睫。公安院校必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时俱进,设立反恐专业学院,开设反恐专业,加强反恐理论研究和技能训练,对于反恐人员素质及反恐行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恐怖主义犯罪对我国的现实威胁。公安机关应积极推动反恐立法.完善反恐工作机制,参与国际反恐合作,重视情报、舆论引导和群众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和预案演练。为了保证上述反恐策略的贯彻落实,公安机关还应进行必要的警务变革,积极推动农村和社区警务,以警务的“网格化”应对恐怖组织的“隐蔽性”、“随意性”和“扁平化”趋势;强化科技强警,实现警察反恐意识、反恐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坚持以反恐情报为导向,“敌未动我先知”,掌握反恐斗争的主动权,有效遏制和消除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新动向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国际恐怖活动更加猖獗,表现为活动扩散、行动“基地化”、组织“网络化”及目标“避实就虚”四个新特点。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各国的稳定、安全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国际反恐合作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突出国际组织的反恐作用,推动建立联合国框架内的反恐合作机制;二是重视大国间反恐合作,提高各国独立反恐能力。国际反恐怖斗争出现的新问题,使国际安全形势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其主要根源是反恐斗争中出现了“一帮国家搭便车;两个漏洞没堵住;三个误区出偏差”。反恐合作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美国巩固了霸主地位,俄罗斯变外交被动为主动,日本借反恐“出海”,中国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是恐怖主义犯罪的重灾区,其完备的反恐立法、全面的反恐措施、艰辛的反恐实践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反恐样本。与之相比,我国要加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尚需要制定统一的反恐法,建立完善的反恐危机管理机制,实施“堵”、“控”策略,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预防性反恐策略要求在教育领域贯彻反恐的宣传,形成了教育反恐措施,即在教育领域,教育主体须承担反恐宣传的公法义务:《反恐怖主义法》第9条的“协助、配合、报告义务”和第17条“纳入反恐法治宣传教育”,体现着预防性反恐对教育领域的辐射。基于反恐与学校自治的价值考量,针对两种教育反恐措施所对应的不同法律条款,应以实质审查为核心,建立教育反恐措施的分层式审查构造:“协助、配合、报告义务”适用严格审查原则;“反恐法治宣传教育”适用宽松审查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大局从“由乱到稳”向“由稳到治”迈进的大背景下,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社会治理主题下的保卫国家安全、深化民族团结、杜绝恐怖犯罪等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民族地区反恐”的研究态势与热点领域,提出优化我国民族地区反恐研究的实践路径。要立足于“国际风云变幻”和“我国民族地区形势发展”这“两个背景”准确反恐对策定位,围绕“人民至上”拓宽反恐对策思路,以“人”和“物”为主线提高反恐对策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团结”为抓手增强对策执行力,以“事实为依据”扩大对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反恐斗争形势的日益复杂、激烈和严峻,作为反恐危机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和重要内容,反恐预警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反恐国家的重视。反恐危机管理的重心由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应急处置”逐渐向“危机预警”转移。与美俄等国相比,我国反恐预警建设方面不仅在整体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与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远远不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反恐预警是危机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包括反恐在内的我国综合性危机预警机制建设都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活动因其具有恐惧性、暴力性和犯罪性的特点 ,往往会给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为有效地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中国需要一部以“非政治化”、“协同作战、分工负责”、“加强国际合作”等为基本原则的综合性反恐法。在公安部设立反恐局 ,统一领导全国反恐工作。建立以公安机关为主 ,其他有关部门互相配合的分级式反恐组织机构 ,并设置专门的人员编制 ,由中央提供必要的装备和经费  相似文献   

11.
最容易引起编辑关注的稿件是哪些?这问题约有95%的人能信口开河地回答"好稿件".但细想开来问题却没那么简单.因为你是你,你不是编辑,你如何知道编辑对"好稿件"的概念界定?就算你知道且对自己稿件充满信心但又如何调动编辑"看下去"的欲望和兴趣?要想真知,须得回到问题的起点<最容易引起编辑关注的稿件是哪些?>.文章侧重于题材捕捉、技巧把握和编规要求略陈作者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2.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我国现行刑法增设的新罪名,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均存在较多争议。本罪的主体如何界定、“应当移交而不移交”如何理解、“徇私舞弊”和“情节严重”如何认定等,都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罪时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做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嬗变。嬗变中的伦理道德将走向何方 ?伦理道德是否具有通过调适实现自身绵延的可能 ,伦理道德应定位在多大的合理空间 ,中国将如何从伦理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在法治社会中做到“以德治国”。本文探讨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恐立法在刑事实体、刑事程序以及反恐法律制定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进步仍显得比较迟缓。从反恐立法整体层面看,已开创了反恐立法的新格局,但尚存不足,需要调整与完善;从法制与法治建设框架下分析,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基本理念、定位上还不够明晰,推进方向、目标不够明确;从我国治理犯罪宏观背景透视,已开启了治理恐怖主义的立法思路,但需要加以完善与探索。展望反恐法律体系整体发展前景:以预防为主导的反恐治理的立法思路向前推进;惩治恐怖活动犯罪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方向逐渐明确,凸显保障人权与被害人权益的立法精神;突出区域、国际合作反恐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受恐怖主义活动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一直积极采取武装打击、加强反恐立法和反恐演习等措施,严厉打击恐怖主义。2007年菲律宾制定通过的《人类安全法案》凸显了对恐怖活动进行刑事打击的刑法基础、特殊权力配置和价值取向以及反恐组织法的构建等核心内容。该法案在立法模式和立法价值方面的有效经验为我国反恐怖立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全球化与完善反恐怖主义国际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反映,它主要表现为:国际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日趋明显;国际社会在法律领域的合作国际化、全球化;各主权国家法律法规及法律制度的趋同化;国际法日益内化为国内法和国内法日益外化为国际法。当前,国际恐怖主义作为一种严重的国际犯罪,是全球法律打击的重点。而实现反恐怖主义立法全球化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反恐怖主义国际斗争需要的理想选择。这就要求实现反恐怖主义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趋同化,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从而加强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的统一性、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PPC)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 (简称PPC)在我国引进、开展已经两年多了 ,国内许多公安机关都在以此为警务技能训练中射击技能的培训手段。“PPC”在我国大有成为警察手枪实用射击训练代名词的趋势。本文在对“PPC”优缺点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后 ,提出 :为使我们的射击教学与训练更加接近我国警察实战需要 ,更好的与国际警察射击训练方法接轨 ,我们应该理智、冷静的对待“PPC”的引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奥运会的安全,公安机关努力巩固与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反恐斗争的治安基础。但从总体情况看,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现状与反恐斗争形势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距离。因此,必须通过优化“三防”结构、完善反恐体制与加强反恐情报工作等途径加强治安防范,提升反恐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浅议重婚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行为作为违法行为是否不论情况均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有哪些形态 ?“包二奶”等行为可否以重婚罪论处 ?事实重婚中事实标准如何确定 ?以及重婚罪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笔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聊以阐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群体事件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处置工作中,应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和所处的状态,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正确地处理好“疏”与“堵”、“早”与“晚”、“公开”与“秘密”、“冷”与“热”、“刚”与“柔”、“粗”与“细”六个方面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