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岭 《前沿》2004,(12):123-127
2003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行政许可的设定和执行将有法可依,行政相对人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我国政府职能开始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4,(19):18-19
14年前的2000年3月15日,在这天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立法法被表决通过,并于当年7月1日起实施。这部明确了立法权限、完善了立法程序、细化了法律解释、确定了适用原则、完善了立法监督机制等内容的宪法性质的法律,把国家的立法工作置于更加规范的法律框架之内。这意味着在经过20多年"加速式"立法后,国家的立法航船开始从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3.
行政知情权只是保证了公民了解和监督法律执行过程中的情况 ,尚需相应的制度保证公民参与和监督法律的制定。我国应设立立法公开制度 ,并将其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贾红梅 《中国人大》2012,(13):51-52
从2012年1月1日开始,"65岁退休制"在德国将成为历史。2007年3月,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先后通过了由社民党和基民盟大联合政府提出的自2012年起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的法律。根据新法律,德国将在2012至2029年,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相似文献   

5.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生物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益发凸显,生物安全法的立法进程也备受关注。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这部法律将自2021年4月15日即中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从1994年反垄断法被列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到今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反垄断立法经历了13个春秋。它的出台是中国市场经济前进道路中的重要里程碑,将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7.
徐平  宋红勤 《人民政坛》2011,(12):30-31
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重要法律。行政强制法对地方立法设定行政强制的权限和程序都作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是地方立法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8.
刘举泽 《半月谈》2004,(21):40-41
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首都“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该法将于明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电子签名法的出台意义如何?它与老百姓的关系如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黄建初就此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9.
金颖 《人大研究》2001,(5):35-37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人民法制观念的增强 ,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诉诸法律 ,依靠法律保护各自的权益将日益普遍 ,这对医疗事故法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医疗纠纷处理领域适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民法通则》和《关于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复函》及《行政诉讼法》等之间在立案管辖范围、侵权构成条件上不统一 ,产生了一些法律冲突 ,在处理结果上不易协调。本文就医疗事故鉴定立法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问题作一探讨。一、我省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国务院于 1987年 6月 2 9日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还要在新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立法工作的重点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它,从数量主导型立法转变为质量主导型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  相似文献   

11.
《天津人大》2015,(3):6
2月28日,市委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讨论研究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2015年度立法计划的请示,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泉山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作的说明,批准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请示。会上,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就加强人大立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讲话刊发如下:一、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中心任务,自觉服从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这部延亘十二载、横跨两届半人大、历经五次审议、创下中国立法史之最的行政法律终于出台并将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与《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我国三大行政立法,其出台标志着我国行政立法已基本上配套齐全,我国对行政权力的限制、公民权利的保障已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友凡 《楚天主人》2011,(12):14-16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尤其是如何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是我们从事地方立法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的一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20日,官方媒体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日前已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对于今年三月才履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而言,法律草案全公开的立法新政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盛朝红 《公民导刊》2004,(10):50-51
听证制度就是听取社会意见的一种方式和程序。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价格法和立法法中都相继规定了听证制度。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199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23条规定:“在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应当建立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20日,官方媒体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  相似文献   

17.
毛磊 《楚天主人》2013,(4):21-22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仅仅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一个缩影。过去五年,中国立法实现了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的华丽转身。过去五年,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被融进了每一部法律之中。过去五年,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成为人大立法最鲜明的主题。随着民意的深度介入,一部又一部法律精品问世。  相似文献   

18.
法律文本是立法语言的编织物。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法律就是立法者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意志施加给对象的意义描述系统;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以语言为物质外壳的立法文本和立法行动本身具有"叙事"的特征。立法语言叙事最终体现的是立法者的权力意志。在立法实践中,如何恰当地控制和使用叙事的手段,从而为立法文本的完善提供可能,是我们进行叙事分析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旅游法,使我国旅游业告别了“无法可依”,填补了法律空白。旅游法也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已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地方立法趋势。一是创制性立法的空间仍然存在,实施性和配套性立法的比重将逐渐上升。二是随着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立改废结合将成为地方立法常态,修改的任务更重。三是立法方式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更加突出和强化立法的整体社会效益。四是地方立法中社会立法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服务型立法将进一步加强。五是新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内容更为专业化和具体化,地方立法朝着内容细化、条文精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