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余喜在《南方青少年研究》上撰文说:自1983年以来,广州青年职工中出现了持续不断的“炒更热”。“炒更”是广州人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有报酬的劳动的俗称(也即第二职业)。其特点: 1.持续不断,人数稳步上升。根据1983年、1985年和1986年的三次抽样调查(人数均在600名以上),“炒更”的青工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9.82%、26.43%和27%。 2.面广层多,遍布各行业。参加炒更  相似文献   

2.
三、他们的社会支撑力量是什么 这里,我们用“社会支撑力量”一词表示青年业主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这一具体的社会关系给他们的行为以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社会支撑力,青年业主的行为就难以成功。下面就分析他们的支撑力量。 1.他们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青年业主的父亲所从事的职业,分别属于社会上的4大阶层,即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干部,工人,务农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在25岁组中,人数比例分别为39.1%,17.4%,21.7%,8.7%;在26—35岁组中,人数比例分别为26.3%,21.6%,26.2%,11.7%。与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相比,青年业主父亲担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3.
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河北省邯郸市部分企业受市场疲软的影响,生产陷入了一定的生产困境。据对市纺织、机电、二轻、轻工、化工、塑料六个行业28家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的调查。 3400余青工中,46.6%没活干,属于“待业职工”,他们每月平均领取70%的基本工资。突出表现在:(1)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在没活干的情况下仍坚持按时上班、出满勤的青工占“待业青工”总数的83%。(2)关心企业,爱厂如家。据对纺织系统1740余名青工分析,主张离开企业到社会上从事个体经营的只占5%。有60%以上的青工表示愿意同企业同甘共苦,共度难关。(3)理解大体,顾全大局。广大青工对党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表示理解;对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表示理解;对党中央提出的“过几年紧日子”的号召表示理解。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治理整顿对企业发展有利的青工占95%。(4)齐心协力,勇做贡献。一些企业团组织,积极发挥突击队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各种活动深受党政领导和青年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东方汽轮机厂是一个生产高精度、高技术产品汽轮机的国有大型企业,现有职工近万名,其中35岁以下青工和青年科技人员分别占职工总数和科技人员总数的57.6%和65.3%,因此,提高青工素质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至关重要。我厂团委紧密配合企业改革和中心工作,把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提高青工素质作为重点工作,使青工在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994年,通过对青工基本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技术水平高低与职工个人收入、福利等利益脱钩;领导不够重视;有些老师傅缺乏…  相似文献   

5.
株洲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现有56家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利税占60%以上。这些企业,一线青工占一线岗位职工总数的76.4%,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一线岗位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为此,笔者于今年4—5月份,到16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先后召开座谈会24个,完成调查问卷500份,对当前大中型企业一线青工生产积极性的制约因素与启动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制约因素从整体上看,当前一线青工积极性的制约因素,呈现出一种由社会环境、企业管理、青工素质三类因素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牵扯的网状结构,其中社会环境制约因素相对减弱,企业管理制约因素上升,青工素质因素仍不可忽视。由此而导致当前青工生产积极性现状呈现出“三强三弱”的特征:一是青工对物质利益和实惠的追求意识明显加强,利益、需求已升为主导地位,精神和认知动力相对减弱;二是由于利益分配关系没有理顺等原因,导  相似文献   

6.
(一)一组令人深思的数字 1987年,通化矿务局35岁以下青工占职工总数的53%,采掘一线青工占75%。 1987年通化矿务局35岁以下青工死亡占死亡人数的82.35%,采掘一线青工死亡占85.7%。 (二)青年特点与煤矿生产煤矿特定的生产条件,构成了青年劳动力密集的劳动组织结构,青工占据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决定着青工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主力军。煤矿特定的生产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建设,不仅呼唤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管理型人才,而且呼唤作风强悍、素质过硬的技术型人才。而职工的技术素质可以说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最近,我们对电建企业青工技术现状的调查发现:有65.3%的一线青工在技术岗位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青工已是各自岗位上的技术标兵、行家里手。然而,我们也看到,相对于企业商品经济竞争以及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迫切要求,部分青工的技术素质稍显低劣,青工学技术、钻业务的风气远未形成,且陷于某种“误区”。因而探讨青工厌学技术的原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一、不容乐观的现状问卷情况表明:青工学技术的现状令人喜忧参半。当问以“您愿不愿学习本职技术?”时,53.5%的青工表示愿意学;32.3%的青工回答因各种原因不愿学;15.2%的认为无所谓。当提及“您认为目前青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如何?”时,38.6%认为较好;27.3%认为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青工人数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已占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在新建的集体企业中青工已高达百分之九十左右。在全国企业的班组长和劳动模范中,青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新的一代青年工人,正在成长为四化建设的生力军。从年龄来看,19——25岁的未婚青年比例很大,他们正处在奋发学习、艰苦创业的黄金时代,也是积极地物色伴侣准备处理终身大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工人提高共产主义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第二职业还被视为禁地,守谱的不敢逾越,胆大的涉入了也怯于示人,一切都在悄悄中进行。如今,禁地的藩篱终于被前赴后继,磨肩接踵的践履踏毁了,在上海,从科技人员到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干部;从医生到教师,乃至部分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都跻身到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里。1993年3月18日,上海某称:上海市民从事第二职业者甚多,并引用有关部门的一个调查数据,认为已占本市市民的一半左右。或许抽样调查本身不能排除某些以偏盖全的因素,于是又有了一些稍稍保守的估计。比如,上海某名牌大学,粗粗统计,有第二职业的教职员工大约在30%左右;郊区某县对中小学的兼职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有第二职业收入的,大约是20%稍强。反正,三分天下也好,半壁河山也罢,预计今后从事第二职业的人越来越多,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疏导》1994,(1)
我厂现有职工近5000人,其中35岁以下青工3996人,团员1223人,青年占职工总数的80%。根据青工多的特点,从1985年起,厂党委重视抓好“双推优”工作(即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入党和推荐提拔优秀青年骨干到各级领导岗位)。这充实了党的组织,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体制改革、技术革新迅猛发展。改革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使职工同企业共命运,从而焕发了生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劳动节奏的加快,管理制度的变严,又会使职工产生“冷酷感”。因此,协调职工同企业、以及企业领导之间的感情就显得格外重要。鉴于眼下企业中青年工人的大批进入,企业成员构成比例正在急剧发生变化,从绝大部分企业来看,30岁以下青工约占职工总数70%以上,有的占80%。再从青年工人的地位看,如今青年工在企业所处的角色,已再不是以往“接班人”的概念,而已名符其实地成了企业“当班人”。正由于这个原因,协调企业青工与领导的感情关系,不仅必要,而且成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调适的“大头”。为此,专门就企业改革中青工与领导感情协调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是颇为必要的。特别是对当前改革中企业客观存存着的影响青工与领导心理相容的某些不正常、不键康因素,以及两者感情上出现的鸿沟,适时进行诊断,研究其相应对策,就更为急需。  相似文献   

12.
确立青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基础,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四有”新人,是青年工作的核心问题和根本要求。从这一根本要求出发,结合企业青工的现实状况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我们在今年一月份召开的全国大型企业共青团工作会议上,把培养“四有”青工,造就工人阶级新一代作为企业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任务明确地提了出来。确立这一目标,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从现实看,青年职工占我国职工总数近70%,在生产第一线已占  相似文献   

13.
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后,“三资”(外资、合资、集资)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青年刚离开校门便跨入了“三资”企业职工队伍的行列。目前厦门“三资”企业职工中青年约占80%,其中17—22岁的青年占相当大的比例。最近,我们对宾馆、汽车出租、工厂、商埸等六家不同行业的“三资”企业203名青年进行抽样调查。达当中17~22岁的占90%,高中毕业生占75%。总的看,他们有着当代青年所共有的特点:思想敏锐,讲究实际,富有进取心,求知欲望强烈。同时也有与众不同之处。改革、特区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打破“三铁一大”(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和大锅饭)给企业内部机构的转换、职工的心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近我们到湖南株洲、湘潭两市的十一个大中型企业,就企业改革过程中青年的心态进行了调查,并就青工工作如何适应企业改革进行了探讨。一、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粮食企业人多面广,青年职工占较大比重。他们书本知识多,实践经验少。局党委为了发挥青年职工在企业的生力军作用,除了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在全系统开展了青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工社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青工退职(包括除名、辞职、自愿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现象呈比率上升趋势,且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青工退职的去向主要表现为:一是以个人专长和实现自我价值为主导的工种交换;二是高薪诱惑下的职业流动;三是弃工从事五花八门的个体业。调查还表明,青工退职不仅日益为社会认识和接受,而且其受年龄的制约性日益减少。据调查,青工退职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支柱的国有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除正确决策外,职工技术素质特别是青工技术素质是关键所在。青工是企业生产的主体,是企业经济腾飞的主力军,青工的技术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目前,企业中青工的技术素质如何呢?从全国来看,我国青工约800O多万人,其中80%的青工为初级工,中级工达不到20%,而高级工仅为1%。我公司现有青11000多名,占公司职工6O%,这些青工大多在生产第一线,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一支强大生力军。但是技术素质偏低。我…  相似文献   

18.
我们邯郸纺织集团总公司是一个拥有5万多名职工的大型纺织企业实体。近年来,由于新老职工加速更替,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工所占比重急剧上升,目前,全公司35岁以下青工占职工总数的70%左右。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把青工作为“双基”教育的重点,对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从“七点”起步,扎实工作,力求把“双基”教育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一是把青工的思想状况摸准点。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我们从摸清底数做起,认真分析调查了青年工人的思想现状,调查表明,当前青工思想现状有  相似文献   

19.
桂林银海纺织集团对占企业员工75%的青工,注意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切入,主动探索找准企业青工活动的有效载体,把青工的成长、成才和为企业服务紧紧结合起来,从而取得企业经济、社会、人才三效益。去年,银海集团荣获全国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被团中央定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一)以理论学习为切入口提高企业青工思想政治素质。抓紧理论学习,是银海开展青工工作、统一青年思想,提高整体认识,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手段。如组织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有关文件,深入贯彻国企改革精神;宣传落实银海集团党委、董事会及公司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工不愿学习技术、技术绝活失传、技术岗位后继乏人等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工学技术积极性为何不高?笔者于去年8月在我矿部分青年技术工人中中做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青工不愿学技术即有青工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不思进取,信奉中庸之道。一部分青工缺乏理想,没有向前奔的劲头,“知足常乐”。他们认为人的精力有限,追求过多,也容易使自己从希望到失望,最后到绝望。还有一部分青工认为进入企业后就意味着自己终身工作有了保障,满师、晋级将随着时间累计而累进,无需努力、竞争。二、追求实惠,价值观念倾斜。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部分青年社会价值参照系发生变化。他们认为,“技不在提、有钱则行”。他们受社会价值导向不合理的影响,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青工、本职技术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