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使劳动世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劳工组织为促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提出并倡导实行体面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关注民生,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工会在实现体面劳动中肩负着新的使命,特别在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等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0,(6):8-14
在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无疑,工资是劳动者权益的核心,工资正常增长是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最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无疑应当是广大的劳动者,尤其是劳动者能够在物质生产领域获得体面劳动的尊严.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体面劳动也是中国致力于实现的目标之一.为此,中国工会应在促进就业、实现核心劳工标准,实现社会保护以及社会对话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实现劳资双赢,共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面劳动的内涵,显示其与工会工作的对应关系,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安全卫生、民主对话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工会组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处理劳动与资本的分配关系、强化社会对话机制、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等途径和方法,来助推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杨文学 《中国工运》2008,(12):40-4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这一崭新概念赋予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又一部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一重要法律为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加强工会参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对于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提高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深刻理解工会参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健康是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深刻阐述了实现体面劳动与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强调全社会要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强调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8.
景双善 《中国工运》2011,(12):57-57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北京、天津、山西等21个地区相继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21.7%。这对广大劳动者是一个好消息。"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的。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主席在不同场合三次提到体面劳动,传达了什么信息?与中国人传统上对体面和体面劳动的理解,国际劳工组织在1999年提出的体面劳动,有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体面劳动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策目标措施。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地阐释和实践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强调的是"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的人创造机会",这与工会的作用不谋而合。工会是推动体面劳动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会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式,推动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0.
《时代风采》2011,(11):4
工资是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工会代表职工和企业行政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既是工会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职工体面劳动的有效途径。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各级工会自今年以来普遍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最终实现了职工受益、企业发展、社  相似文献   

11.
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权的重点是要维护职工在劳动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和劳动经济权益。工会通过民主管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推动职工权益的实现。当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职代会建设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存在不规范、简单化及缺乏实效、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依法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及拓展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推动行业、工种(岗位)工资标准的制定,落实职工经济收入权,实现体面劳动,最终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面对新变化,工会在推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维护职工就业权、实现职工体面劳动中的任务特别艰巨。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中,各级工会应当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提出了职工的六项权益,其中之一即是安全权,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有效维护职工的安全权,实现体面劳动是工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工会应注重源头参与,通过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开展安康杯竞赛、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参加事故调查等途径有效维护职工安全权。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的发展型利益是相对于生存型利益而言的,涵盖了更高工资、更好劳动保护、更多培训机会、 合理工作时间、体面劳动等方面。本研究在对发展型利益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劳动权中的生存 意涵和发展意涵,提出构建劳动者发展型利益保护的立法原则设想。研究认为:发展型利益是劳动者实现自身 权益和全面发展的正当要求;应充分发挥劳动法对劳动权的保障作用,区分生存本位的劳动权和发展本位的劳 动权,积极实现劳动者的发展型利益。研究建议,应从四个方面重构劳动立法的原则:从资本优位到劳动优位, 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从割裂权利到整体权利,从促进就业到促进发展,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劳动法的 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15.
体面劳动其理论性质属劳动文化范畴.体面劳动的提出凸显了加强劳动文化研究的紧迫性.劳动文化学研究必须以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和诉求为根基.劳动文化学主要内容有劳动神圣、劳动和谐、劳动规范、劳动道德、劳动模范、劳动文明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劳工组织自1999年提出"体面劳动"的理念后,一直在全球推行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所涵盖的内容既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来自北京市职工的 4540 份问卷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检验了职工职业 技能提升与体面劳动实现程度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验证了质性研究提出的三条理论假设,即职业技能水平的 提高增进体面劳动各维度的实现程度,体面劳动各维度的实现程度提高促进企业与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投入, 职业技能提升投入的增加导致职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因而,职业技能提升与体面劳动的实现互促互进,并 且体面劳动实现对职业技能提升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反向关系。实现职业技能提升与体面劳动实现的良性循环, 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卫工人是一个城市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但城市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较差。职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很低,从业环境安全度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权益无法获得保障等问题严重侵害了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首先,应通过提高职业工资和社会宣传提高环卫工人的职业地位,改变他们长期受歧视的状况;其次,要落实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劳动权益;第三,则需要对职业病目录和我国工伤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将超龄人员纳入劳动合同关系加以处理,增加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病种类,保护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第四,在法律上确立作业中的环卫工人在道路上享有受避让权;第五,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结合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整体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Migrant poverty resulted from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Mexicans as a cheap source of labor for the Texas cotton industry from 1910 to 1930. State and federal employment programs and policies designed to maintain an organized and efficient labor market bureaucratized the divisions of labor that segregated Mexicans in seasonal low-wage agricultural work. Whi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legislation solved the temporary labor needs of large-scale cotton farmers, it exacerbated the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Mexican migratory workers. The welfare of Mexican migrants worsened as state managers integrated the recruit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his labor force into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xas cott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