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治理雾霾,不仅仅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更需要公众、企业和全社会"联防联控"。为保证有效落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建议构建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机制。首先,应建立动力机制——政府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低碳消费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多方联动的良性局面。第一,可通过财政激励、税收、政府监管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政策实现最低成本的低碳城市发展。建议政府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0,(11)
正"平时心中有数,战时应对有术",广东省在联防联控的机制下,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构筑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密防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云南、广西地区还将持续和长期面临东南亚新发、突发传染病输入的极大风险,从巩固祖国南疆公共卫生安全的战略高度,亟须从国家层面加强与东盟相关国家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和提升云南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为此建议:一、建立云南、广西与东盟陆地接壤区域在重大疾病领域信息共享平台,努力构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下,建立云南广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加强与完善公众参与治理机制是必然要求,环保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然而,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重视不够等。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意义,并提出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治路径,如保障公民环境权、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转变政府执政观念,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搭建平台;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实现公众有效参与等。  相似文献   

5.
联防联控的社区治理机制,成为抗疫"中国经验"中的一大亮点,包括党领导下的"全政府"社区治理机制;以全民抗疫为主线形成了"全社会"社区治理机制;以社区"微服务"为特色形成了联防联控主战场等经验。反思疫情中联防联控社区治理机制实践中暴露的短板,应采取打造社区治理"弹性共同体"、构建社区"综合韧性治理平台"、形成社区"信息直达机制"、优化社区治理"应急反应流程"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甬政办发〔2014〕1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加强对我市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国家、省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政府决定建立宁波市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现将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型政府决策模式体现为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决策过程的互动性、决策实施的自觉性及决策反馈的有效性等特点。当前还存在着政府信息公开不够、公众理性参与不足、公众参与渠道不畅及效果有限等问题。结合现有公众参与的制度,以政务公开机制、民意表达机制和舆论传动机制为基础,构建公众参与型政府决策模式应加强开放性政府建设、提升公众参与能力、疏通公众参与途径及完善参与反馈机制,并完善相应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闳海 《乡音》2013,(7):11-11
6月21日,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赵文芝率考察团到我省就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进行考察交流。下午,京冀政协召开座谈会,就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加强双方交流合作等进行深入探讨。省政协副主席郭华主持座谈会。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环保厅、省气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省治理大气污染及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所做的工作。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京冀区域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北京河北地域相连、山水相依,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污染治理需协同作战。当前,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暴露出参与意识薄弱、整体素质不高,制度供给不足、参与渠道不畅,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对此,要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独立的社会组织,形成组织化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夏莹 《人民论坛》2013,(12):152-153
社会管理创新,既需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的作用,又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有利于增强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程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治理,事关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和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当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呈现出新特征:舆情信息供给稳定,官方发布和移动端成为舆情走势主推力量与渠道;舆情演化模型与事件发展阶段、事物认识过程一致,舆情热点在多元主体之间互动以及网络与现实交互下有所分散;社会整体关注之余凸显“不对称”特征,以往同类事件被再度热议。相应的舆情治理要略包括:官方发布积极引导,正确处置化解危机;媒体报道保量增质,新媒体运用加强规制;秉持协同治理理念,掌握重点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十余年来,社会大众对历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出现了所谓的大众历史热。曹操墓认定风波,早已超出学术范围而成为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源。大众史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关切人民的生活、利益与需要,把大众的主动参与视为自己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着重对当代史学的公共面向和大众参与问题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公共场所当众猥亵的含义要做合目的的规范解释。公共场所当众猥亵作为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的加重情节,其适用的前提是猥亵行为具有刑法上猥亵犯罪质的规定性并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虽然强制猥亵罪的法条没有明文规定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但基于法理可以解释构成强制猥亵罪需要这一"涵摄的罪量要素"。如果猥亵行为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公共场所当众猥亵情节可以作为入罪的重要考量要素。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多元舆论博弈与政府舆情引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多元舆论场争相发声。在官民舆论场的角力、国内与国际舆论场的角力、正向信息与谣言的角力等情形下,政府应通过舆情监测、感知触点,议程设置、引导热点,系统策划、管控焦点,因情造势、融化冰点,内引外联、攻克难点,据实说理、澄清污点,在众声喧哗中让政府的声音最响亮。  相似文献   

15.
公共需求增长公共政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要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进行公共政策转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公共财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淑均  杨军 《理论月刊》2007,(2):171-173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以公共财政手段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X-效率”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选择。但是,种种因素导致了公共财政存在“X-无效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未实现最大产出。必须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充分、高效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参与机制和决策机制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从而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中国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结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治参与机制,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明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怎么理解公权?公共事务就是公权。处理公共事务所引发的合作、转让、经营的权利就是公权。市政公用事业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是重要的公共事务。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现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的责任转移,也实现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权利义务的交换。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约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公共财政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归纳了现代公共财政体制的主要职能。探讨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形成过程和职能定位,阐述了现阶段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公共治理既是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替代 ,也是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多学科发展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最大特征在于 ,它是对传统政府统治理论的超越。它强调多元主体的治理和治理方式的多样化。以公共治理为视角对公共物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进行深入探讨颇有意义。其结论是 ,打破公共物品政府提供的垄断局面 ,实行公共物品多元主体、多种方式提供 ,这对提高和改善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