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人类生活中,道德生活最具国家性和民族性,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要特别关注道德生活和伦理传统的联系.中华民族具有“特重道德及其教育”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丰富完整、深入浅出的道德话语系统.但在当代社会中,传统道德话语却严重缺失.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重拾传统道德话语的一项关键措施,道德建设应该注重把儒家人生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并积极吸取西方科学精神和自由个性的积极因素,拓展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合理要素,以形成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微观个人道德和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学科,伦理学则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的学科,二者在研究对象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上有着一定交叉,它们都研究社会道德问题,都面临诸多共同社会新情况,都承担社会道德建设的现实使命。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道德是支撑人类社会生活的两支重要力量 ,保持合理的张力是人类生活的必需 ,也是历史的结论和现实的诉求。合理的张力意指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动态平衡 ,它将根据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为二者提供伸展缩放的有效空间 ,使它们的发展保持在合理的界限 ,促进科技与道德的共同进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必须使科技统一于恪守道德底线和追求道德理想 ,道德谋求科学性、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整合 ,最终合流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持续这一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道德具有独特的渗透能力,有特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贯穿人类社会始终,贯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人类任何行为,都无法排斥和摆脱道德的干预。然而,当今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于道德的认识有许多误区。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存在的误区,让人们认识到自己陷入的误区,进而能够改进看法,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是特殊的社会现象,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尽管宗教和道德各自的起源和发生有自己的特点和过程,然而宗教和道德的起源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它们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类意识的发展水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宗教和道德的起源阶段,二者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6.
信仰作为人类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有很强的积极影响。它灌输神圣信念,庄严人类生活;提供感情关怀,温暖人类心灵;肯定奋斗意义,鼓舞人类创造;变换人生得失,顺导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7.
道德调节范围的广泛性及其在人类关系性交往中所表现的价值是人类追求道德生活的根源,道德教育的调节功能、导向功能和发展功能是其价值外化的基本形式;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等各种活动都围绕价值而展开,因而,价值是道德活动领域的基本理念,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道德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西方社会的理论活动和社会实践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多诺的生前手稿《道德哲学的问题》对近现代西方的道德哲学的嬗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解答了道德哲学的不少疑惑,提出了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始终须坚持的道德底限的主张。我们从阿多诺的评判和观点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9.
道德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对利害关系的认识。宗教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江泽民在1993年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指出:要“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引导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协调、相一致,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使中国意识形态面临“非传统”与“新传统”的悖论.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传统又一次遭遇空前涤荡;另一方面人们日益渴望以传统重建社会生活的基本同一性,30年改革开放也正在形成某种“新传统”.制度意识与意识形态主张之间的不平衡,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市场经济观念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代价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在道德上的否定性方面,它是与人类追求的社会进步价值取向相悖的负面道德价值和道德价值损失。因此,在绝对道德价值上,道德代价具有负面的价值,其负道德价值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损害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导致道德主体的道德异化;损毁道德主体的精神支柱,荒芜道德主体的精神家园;错误道德主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道德主体走上发展的邪路。  相似文献   

12.
“施”和“报”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对有意义的价值观念,在传统乃至现代的中国人社会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简称为中国传统的“施报观念”。 “施” 和“报” 的观念所反映的思想和行为并非为中国人所独有,人类的社会本质相同,面对的生存条件和要解决的生活问题相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思想和行为。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说是为中国人所特有的,这就是作为中国传统施报观念主要  相似文献   

13.
论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秀红 《工会论坛》2004,10(2):107-108
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革命的生产力 ,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伟大动力。科技的发展能扩大伦理道德领域 ,促进社会道德的变革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进步开放的伦理道德氛围有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 ,封闭、保守、反动的伦理道德会阻碍和窒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传统道德带来一定冲击,信息伦理应运而生。保护人们信息安全,并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如尊重隐私权,保守国家机密;尊重知识产权,保障精神成果等。同时从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和国际法律制度等方面积极探寻信息伦理的法制化路径,为信息伦理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享乐型生活方式不符合生态环境价值,违背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因此,变革原有生活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环境价值、促进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同社会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道德观念的更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道德关系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道德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道德观念都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在各个不问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所决定。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步入信息全球化时代,国际互联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网络道德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就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律都是对人们“恶”的行为的规范,只是两者沿着不同的路径:法律注重外在强制和不侵犯他人,对人性的约束力强;道德强调内省和利他,对人性的约束力弱。因而,法律与道德相通相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依其各自特点决定了法律对道德教育具有强化功能。所以,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和谐的社会状态的实现,需要从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逐渐过渡到公民道德内省的自觉行为。贯彻落实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要把道德的教化与法律的强制结合起来,发挥法律对道德教育的强化功能,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引导我国公民践行“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道德和生产力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和范畴 ,道德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二者的区别看 :(1)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反映社会发展的精神状态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反映社会物质水平 ,属于物质范畴 ,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 ;(2)道德标准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 ,用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作为衡量他人和自我行为的尺度 ,来评价或判断人们行为是…  相似文献   

20.
经济与道德是社会生活彼此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必然震荡着某一特定的道德体系,并要求它做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调整。以197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