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2.
论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道路和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深刻变革,主要体现为结构、体制、利益、社会方面的变革,更具全局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4.
“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GDP偏好和攀比、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需要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加快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大力营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环境,以稳定促转变;三是扎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务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10,(2):13-13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主讲人: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10年的重点是促转变。一是从制度安排入手,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体制机制;二是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三是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发挥了政府有效干预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但却是复杂的过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实践与发展目标,提出要实现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  相似文献   

8.
优化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福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需要,是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福建投资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是推动福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9.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内蒙古这样一个处于高速增长的欠发达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自治区经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努力转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工业带动、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动力结构和要素结构,着力制度创新,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