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深刻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利益理论,蕴涵着协调利益关系的理论构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实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是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的统一。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思想,可以为消解我国社会利益冲突问题,防止和消除特殊利益集团的危害,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改革分配制度,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2,(12):63-64
肖畅在10月22日的《长江日报》上撰文指出:收入分配改革2005年已开始酝酿.但改革的理念、手段、时机一直争论至今,最常见的理由便是“利益集团阻挠”。但是,分配改革。原本就是要重新调整目前不甚合理、日渐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果说忌惮“利益集团阻挠”,那么分配改革将不存在任何改革时机,因为既有的特殊利益格局只会继续固化。坐等改革时机,就是让既得利益做大做强,然后改革空间将被迫一点点挤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理论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合乎逻辑的理论演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需要和利益进行了深刻阐释,将利益集团置于关系范畴和历史范畴中进行考察,并建立了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揭示出利益集团的本质特征与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根本上超越了狭隘的集团利益和特殊利益诉求,其所具有的阶级性、先进性、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意味着利益集团在党内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武中哲 《求实》2006,(7):54-56
单位组织曾经是中国城市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单元,也是一种传统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秩序的基础。改革以来单位体制逐步衰落,利益集团开始形成,传统的依靠单位组织进行利益表达的机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产生了由单位组织到利益集团的结构转向。建立以利益集团为载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新时期社会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美国一直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开放金融市场。这一问题表面上是经济问题,但实质上是中美两国基于国家利益所展开的一场大国博弈。在美国对华汇率外交历程中,利益集团一直是其幕后的政策推动者。美国对华汇率外交依据利益集团的参与以及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美国制造业利益集团、金融利益集团是美国政府对华外交政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利益集团将自己的集团利益上升为美国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为进一步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十分繁重,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导向和利益调整尤为重要,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须臾不可懈怠。  相似文献   

7.
中国渐进主义改革背后隐藏着利益集团政治的渐进发展模式,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利益集团处于孕育阶段,发展较为隐性,社会利益相对共容,这就奠定了有序的改革环境.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利益集团步入形成阶段,由于渐进改革的不完善,其发展带有强烈的失衡特征,强、弱势集团之间两极分化严重.本世纪初,中国利益集团进入到博弈阶段,各集团间无序竞争不断加剧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成为渐进改革持续推进的障碍.因此,中国利益集团发展迫切需要过渡到有序治理阶段,以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规范化、均衡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初探马文斌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在社会利益格局分化和失衡的条件下,强势利益群体在实质上已经结成利益集团,已经能够通过这种正常有效的通道和途径表达其利益。而各种弱势群体不能以利益集团的形式来进行利益表达。社会和谐运行与发展体现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的均衡性。因此,构建多元利益集团,尤其是构建弱势群体的利益集团是实现利益表达均衡和利益格局均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利益集团多元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浩 《求实》2006,(4):49-50
中国的利益集团,除了在传统体制和市场化改革初期不规范体制中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外,还有正在生成、成长、能代表相关社会群体之利益的自为性“社会利益集团”。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利益集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对深化市场改革、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鼓励公平竞争、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等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对特殊利益集团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景式的勾勒。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渐进转型:经验、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海庭  吴群芳 《新视野》2006,3(3):16-19
20多年来中国的渐进体制转型有以下基本经验:寻找转型合理的“突破口”;注意对转型程序的设计;采取正确的利益平衡与协调战略;强调对转型的有效控制。当前转型的系统性越来越强,转型的深入面临以下挑战:利益边际调整性质使得既得利益格局得以强化;制度变迁方案向强势利益集团倾斜而对弱势利益集团不利;不同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发展与改革的不均衡性及收入不均等;粗放型的发展战略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中间最大的挑战,还是既得利益阶层阻碍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政治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玉波 《求实》2004,(7):82-84
在西方国家 ,利益集团及其与政党、政府、政客的关系被称为“利益集团政治” ;利益集团在谋求实在“利益”的同时还积极发挥重要的政治功能。其中主要的有政治协调与利益平衡功能 ,政治沟通与社会稳定功能 ,政治监督与制约功能。客观地评价利益集团在西方民主国家中的功过是非 ,对于正确对待、引导我国社会政治转型期的利益分化与组合 ,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的重要理论基础,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新形势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使作为创造价值源泉的"活劳动"与其他要素相比能获得较高收入,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中也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者在再分配中能获得一定的公平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家就开始反思改革开放,近些年来对中国改革引发了第三次争论,虽然反思反映了意识形态的表象,但实质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吴敬琏先生也指出改革存在四大缺陷:第一,从经济领域来说,一些关键领域改革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6.
21.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相似文献   

17.
鄢烈山 《唯实》2007,(1):92-93
“特殊利益集团”是今年公然见诸传统媒体,并引发讨论的新词语。它的所指与它字面的意义是不一致的。“特殊利益集团”本该是很中性的描述,并不含贬义。每个人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都属于某个或某些“特殊利益集团”。我是地球人,我所在的“利益集团”肯定不愿被外星人袭击,肯  相似文献   

18.
蒋政 《唯实》2010,(12):54-56
利益集团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因此,人大制度不可能回避利益集团的影响。只要能够做到下述三点,则利益集团就可以视为民主政治的正常现象:利益集团认可现行制度;不采用非法手段干扰利益表达;不垄断利益表达。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恰恰在规制利益集团方面不成功,因此只可成为一种形式民主,中国的民主建设应当超越西方形式民主。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3,(10):62-64
每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都有一些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持续关注、热度不减的问题并不多,收入分配就是其中一个。据人民网"两会"调查,近10年收入分配关注度始终居高不下,2013年又名列第二。调查显示,98%的网友认为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许多网友期盼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动真格"。收入分配到底怎么改,关乎每个人的利益,牵动全社会的神经。一、收入差距怎么估计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可以讲四句话。  相似文献   

20.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扩大农民收入,一方面需要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现代农业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制度,它包含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收入分配制度,而后者常为人们所忽视。针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分配制度存在的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主体处于弱势、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不匹配、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建设滞后等问题,需要我们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形式,并发挥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收入分配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