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郝赤勇 《中国法律》2010,(6):2-5,58-62
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衔接机制之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基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息讼止纷”的传统,在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上,建立了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也称诉讼调解)并立的制度。尽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两大调解制度对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间纠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调审合一”的矛盾却不断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传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思想政治文化传统。本文从传统“人治”到现代“法治”的转型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当代以人为本承继传统民本主义思想,当代中国司法制度日益关注民生和保障人权;传统“无讼是求、调处争息”思想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重视以和谐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明 《行政与法》2006,(10):58-59
虽然传统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都是运用调解的手段来解决民间纠纷,但是对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却有着不同的观点。通过对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一方面,中华帝国统治制度的运作、小农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结构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力决定了人民调解对民间调解的历史继承性;另一方面,人民调解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法律制度,有其特有的逻辑性,它既不同于西方调解制度也没有完全继承中国帝制社会遗留下来的民间调解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李冰 《人民调解》2006,(5):15-17
为了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维护社会稳定,许多地方提出并实施构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作用,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当事人都是最佳选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应该注意坚持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固有属性,应该立足于发展、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应该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的衔接与配合,如果把“大调解”格局建成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统一受理,分流办案的工作实体,就会偏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综合 《法治与社会》2010,(12):39-40
郝赤勇说,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由于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分布广泛、方便快捷、不伤感情等特点,在解决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民调解通过说服教育,规劝引导纠纷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依照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纠纷,是我国的独创,被西方学者誉为司法制度中的“东方之花”。在国人眼里被誉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8.
“大调解”视野下完善非诉讼调解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红斌 《中国司法》2010,(10):90-93
一、将调解引入非诉讼法律援助的背景探究 (一)中国的调解传统 在儒家“无讼”观念及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已经被实践了数千年。经过研究和实践,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调解工作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徐永伟 《中国司法》2010,(11):61-64
人民调解文化(以下简称“调解文化”)源远流长,从“和为贵”、“以德服人”到“以人为本”、“调解优先,以调促和”,从我国古代民间“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优良传统到马锡五审判方式,到陈燕萍工作法;从宗族调解到民间调解,从民间调解到人民调解到“大调解”,数千年传承、融合,形成了深厚的调解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调解制度成长于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背景下,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我国纠纷调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社区调解所面临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促进社区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华传统文化所伴生的制度,是中华和谐文化的代表性成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着十字路口,为此,有专家学者向全国政协、人大建议为构建人民调解制度应当立法。但是,目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条例》实施情况如何呢?主管机构的调研结论无须猜测,社会学者却有人危言耸听:人民调解消失了!我们作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有理由相信并应为之努力的是,通过人民调解制度的立法以建立更加开放和更加有效的人民调解制度,从而保证我国的法治进程,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李勇 《特区法坛》2003,(77):44-45
被誉为“东方经验”的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至今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法制、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变化,尤其是在诉讼主义成为人们主流法律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调解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某些人看来,传统的以“和为贵”式的调解似乎是与现代法治观念格格不入的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有些人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加强调解工作,以“贴近中心要务、贴近司法主题、贴近人民群众”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诉讼调解水平,逐步形成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目前,全市77个人民法庭普遍建立了指导民调办公室,培训人民调解员5336人次。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老百姓之间的一些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以调解方式解决,可以使当事人双方不伤和气,化干戈为玉帛,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有多种方法,但笔者认为,善于找准最佳切入点,是基层调解组织做好调解工作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5.
依法、自愿、不妨碍当事人诉讼权利是人民调解员职责,居间、公平、公正调解是人民调解员职责,真实、诚心、不偏袒、不畏惧是人民调解员职责。在举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中,作为依法治国的践行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坚守,更应是人民调解员的职责。坚守法律,依法调解是人民调解的原则,更是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制胜的法宝和武器,多复杂的矛盾纠纷,多种诉求和理由,在法律面前只有一个答案,而且人人平等。坚守法律,依法达成调解协议,是人民调解法律制度与其他  相似文献   

16.
龙腾  彭莉 《法制与社会》2012,(19):48-49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的一种高度民主化的自治制度,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极大发展的新时期有着不可动摇的调解基础性地位和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法治进程的重要作用,是保证我国和谐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当然,人民调解制度也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途径,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何敏刚 《中国司法》2003,(10):52-53
人民调解是一项上升为法律制度的民间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调解员是在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作为第三人依法对纠纷进行调停。新时期民间纠纷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人民调解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纠纷和调解活动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仍然是心理活动外化的结果,调委会调解的根本目的还是使双方当事人的需求得到最大化,达成调解协议即是双方当事人心理共同达到平衡点。因此,使当事人获得心理平衡是一系列调解活动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提出温馨调解,改变以往司法调解中心“法庭式”的庄重严肃,推行温馨和谐“家庭式”的街道、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温馨调解需完善5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8.
调解是我国自古以来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调解制度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由于其植根于我国几千年的法律文化和司法实践之中,代表着中国特有的儒家法律文化,所以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民间调解制度已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人民调解制度。虽然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人民调解根本有别于古代的民间调解,但这两种制度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由于传统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因此,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并不因社会制度的界定而断裂。由此可见,人民调解制度所赖以存在的观念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仍以某种方式保留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调解制度存在合理性之证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茂林 《河北法学》2011,29(8):169-173
我国的民间调解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到了现代发展成为人民调解制度,中国古代的民间调解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文化基础是儒家文化,政治基础是封建宗法制,现代人民调解建立的时代沃土是商品经济基础,其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政治基础是解决新时期存在的不同性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