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就是人民生活,而旅游已经成为人民大众重要的生活方式。大众时代的旅游,表现出对自然回归的向往,对人类文明的好奇,但就个人而言,从时间和消费上,与定居生活相比,还不算是常态生活,却已经与游牧文明的本能移动有了本质区别。以作为生活方式的旅游为载体的人类移动生活,将在后工业文明时代逐渐成为主流,完美实现从“游牧文明”“定居文明”到“移动文明”的螺旋式上升。2010年,笔者受到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的启发,原创了“旅游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其理论。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功能,自然也与恩格尔系数形成反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旅游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会增加,而且理论上讲空间巨大。那么,完全可以顺势而为,把旅游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定义为“旅游恩格尔系数”,以便从与恩格尔系数相反的另一个视角来判断社会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2.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3):125-126
旅游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国民旅游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中国游客“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曝光,成为中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使旅游目的地遗产文化危情,同时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国民旅游文明素养的原因,提出加强文明旅游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7,(3):64-64
1月31日下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识”。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领导介绍了“主题标识”的有关情况,并介绍旅游部门的具体措施,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介绍了春节前后兴起宣传和践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精文明行为公约》热潮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情况,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李小满主持发布会。  相似文献   

4.
只顾自己快乐不顾他人烦恼的不文明燃放行为,让民俗变了味,成为令人反感的“陋习”,并渐渐损害着人们对于传统的美好感情……  相似文献   

5.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30):5-5
旅游不文明行为亟待整治 国庆长假期间,各地为医治“旅游病”,通过发布文明旅游“红黑榜”等手段,敦促游客文明出游,并收到相当效果。但在多个景区中,垃圾“随手扔”、景区中“随意刻”、参观时“随便爬”等乱象仍普遍存在。广西桂林园博园景区花地遭大批游客采摘、踩踏;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11,(11):22-2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年来,取得了许多成绩,也暴露了在文明上的许多软肋。“海南文明大行动”完全必要,也很及时。这一次海南省委的决心很大,宣布将连续“行动”三年。但过去的多次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能从思想上真正解决问题,下不了决心,方法不对头,法治跟不上,再长时间的“行动”最终也将是收效甚微。搞好“海南文明大行动”,我认为必...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为期三年的“文明交通行动”和2月19日“首都文明交通行动动员部署大会”精神。2011年3月6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文明交通行动”动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高翔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清开展“文明交通行动”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弘扬文明交通,为提升首都的城市文明形象和安全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5年9月17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提升居民旅游文明素质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颐和园新建宫门内广场举行,拉开了海淀区文明旅游系列宣传实践活动的序幕。活动首先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名杰公布了海淀区提升公民旅游素质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旅游达人代表宣读了文明旅游倡议书,倡议大家加入到文明旅游的队伍中来,自觉规范旅游行为,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和监督者。随后,优秀导游代表也代表旅游行业郑重宣誓,严格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海淀的旅游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玉 《中国减灾》2006,(12):47-47
“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驴是旅游的“旅”的谐音,“驴友”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驴友”大多数是指那些,以风景、人文、生活的体验或采风为目的的旅行者。  相似文献   

10.
范德华 《思想战线》2013,(Z1):40-4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的刺激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优化旅游的环境,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享受,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加速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视野中和谐旅游发展环境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岩 《前沿》2009,(1):103-105
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谐旅游发展环境构建策略的核心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使旅游业发展与社会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发展绿色旅游,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展合作旅游,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发展诚信旅游,构建和谐的经营环境;发展文明旅游,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发展满意旅游,构建和谐的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2.
每逢节假日,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出现不文明行为,总会在国内引来热议。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意识到在公共场所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中国式陋习”之病。不过讨论这类不文明行为时,有一种观点我一直不以为然,就是动辄将其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读书人从小在私塾中诵读四书五经,而一般民众则通过家庭教育和宗族村庄的各种公共活动,形成自己的公共意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这个论断是准确的。“礼”并不仅指礼仪,它还包括宗教、法律、道德、文化、风俗等一切价值与规范。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0,(22):20-2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发展迅速,一些大城市正在步入汽车时代。但是,人们的交通文明素质与现代交通文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传统的不文明交通陋习相当普遍。去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从这反映出全社会对文明交通的呼唤。今年1月,中央文明办和公安部决定自2010年起至2012年,在全国实施为期三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4.
国庆“黄金周”引发的井喷式旅游向来是热门话题,其中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更是引起诸多“吐槽”。而今年又增加了新的“槽点”:有媒体和民众注意到,在很多景区,往往是小孩比大人更讲文明。有景区负责人说,小学生总的来说最文明,一般不乱丢垃圾,其次是中学生和大学生,而乱丢垃圾的一般都是成年人。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均从国家层面指明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6.
莎车县“小红帽”文明交通行志愿服务队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切实增强市民文明交通意识,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莎车县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争做文明幸福莎车人”为主题,在全县大力开展以“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文明乘车”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交通行动。 此项活动由县文明办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分时间段,在各主要路口有序开展。劝导内容包括:对行人、非机动车乱穿马路;不按信号标志通行(闯红灯)等其他不文明的交通陋习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旨在通过实施文明交通劝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是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以普及文明礼仪、维护社会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生活”主题演讲、践行礼仪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人们摒弃陋习、讲礼守礼。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07,(4):64-64
1月31日下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识”。获奖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是中央文明委为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广大群众对这项活动也十分关注.积极参与。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等活动,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共收到海内外民众来信来函、电子邮件、留言等3万余件。网站页面浏览量在300万人次以上,5万多网民参与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十分必要,非常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列举部分中国公民“令人汗颜”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很多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设性意见。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切期盼。使我们对做好这项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力量,同时也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把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为事关国家形象、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工作规划.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中央文明委和首都文明委领导关于深入广泛开展“文明旅游、礼貌乘车”的要求,首都文明办以迎接APEC会议召开为契机,会同旅游、交通、园林、公交等单位,围绕宣传引导、行业自律、综合治理推出加强和改进文明旅游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