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拉近了我国劳工界同国际劳工领域的距离。在劳动关系日趋国际化、社会对话范围不断扩大、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空前凸现的今天,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由来和发展,比较我国劳动标准同国际劳工标准的差别和原因,趋利避害,及时应对,已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历史  相似文献   

2.
李文沛 《理论探索》2012,(4):139-141
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适用立法,指的是由我国特定的立法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认可与变动国际劳工标准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问题,是国际法对国内立法影响的具体体现。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适用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立法方式上,采取"转化"还是"纳入"的方式,缺乏统一规定;在立法主体上,存在立法主体准备不足,参与力度不够的问题;在立法内容上,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仍显粗糙。进一步完善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适用立法,需要在立法方式、立法主体、立法内容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精神健康研究中,"不平等-压力-支持"的主流分析视角没有充分重视工作环境与劳动过程的影响。在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劳工工厂体制研究的基础上,使用"长三角劳工调查"的数据研究企业组织环境与劳动控制对青年劳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密集、福利保障全面、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可以提高青年劳工的精神健康水平;而劳动控制严苛、劳动保护不足则容易导致青年劳工出现精神失调问题。从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提高劳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讨论了改变劳资力量失衡格局、促进青年劳工精神健康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八个核心劳工公约为基轴,运用比较兼有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劳工结社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及禁止童工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水平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的差异,指出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水平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不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单个标准上,抑或是从相关标准的实践层面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正确认识这些差距是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加强劳工保护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加强劳动关系协调系统建设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本文就此作一些探索。三方协调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代表国家、业主组织代表企业,工会代表工人,在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以及劳动关系政策方面进行的协商。根据国际劳工标准,三方协商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三方:二是三方有进行合作的意愿和基础;三是协调各方有相应的职能和履行义务的能力。西方三方协调系统有借鉴作用,它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立法原则。在现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瞭望新闻周刊》:"躲不开、绕不过"反映了中央直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了当前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要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体面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体面劳动"的提议,或者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或者是出于保障现实中被忽视和侵害的劳动者权益的目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为尽早在中国实现"体面劳动",中国应该以国际劳工标准和"体面劳动"的内容要求为参照,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建立起一套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工政策框架集中体现在其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中,并形成世界各国认同的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劳工立法和劳工政策实施的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虽然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批准享有"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呈现的不均衡、不平等及差距拉大等消极态势,对全球劳动体制、劳工权益和劳工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劳动关系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冲击。其突出表现就是出现“强资本、弱劳动”格局,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我国广大劳动者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0.
十堰法官被刺事件的成因折射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程序繁琐,非诉机制不能保障公平且效率低下,非诉与诉讼机制间缺少衔接、协调规则。为此,应减少解决劳动争议必经的法定程序;回归工会劳动者代理人的角色定位,引入政府参与的三方机制,采用仲裁自愿原则并全面实行"一裁终局";构建非诉与诉讼机制间的各种衔接协调规则。只有这样改革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才能从根源上避免类似恶性案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创造了新就业.以雇佣关系多样化、模糊化为特点,新型灵活就业对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和社保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捆绑规则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使各类灵活用工呈现"去劳动关系化"趋势,将新型灵活就业者暴露在社保权益的真空地带.从新型灵活就业的雇佣关系特点出发,分析劳动-劳务关系判别标准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王健君 《党政论坛》2011,(20):12-12
《瞭望新闻周刊》:“躲不开、绕不过”反映了中央直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了当前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要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13.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弊端是:企业调节萎缩、虚化,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不顺畅,处理程序过于冗长等。通过强化调解、重构仲裁、改革诉讼,建立多渠道的劳动争议仲裁体系,方能构建一个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与国际接轨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不断深化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迫在眉睫。笔者就改革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粗浅地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对劳动关系的形成和演变具有基础性影响。自民主转型以来,韩国劳动关系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转型释放了威权统治时期受到压制的劳动关系,劳工组织和工人运动因民主化而迅速高涨,劳资纠纷和冲突猛增,劳动关系进入一段短暂而又激烈的冲突对抗时期。随着民主化的巩固,劳资冲突对抗逐渐减少,并出现了向对话协调转变的趋势。这一过程同时伴随着资本和劳工力量对比的改变。韩国民主转型的启示是,政治转型会带来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政府必须谨慎、积极地看待劳动关系的变化,努力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协调和公平。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劳动关系正转型并呈现出运行市场化、类型多样化、矛盾政治化、协调国际化的特征.现有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已不能适应劳动关系变化和劳动争议激增的现实,亟待变革.在集体谈判制度未能充分发挥维护劳工权益作用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处理劳动关系问题时扮演角色的错位、越位现象亟待改观.要在劳动关系中确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代企业文化氛围,在社会道义和法律规范中维护劳动者群体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各级工会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劳动关系各方应探索经验,闯出新路,树立标杆,形成具有法治思维、市场意识、国际视角、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由点到面,为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找到突破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常态背景中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二个"试管婴儿",也为我国参加国际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区有关劳动标准的谈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8.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的变化。如何正确地认识并把握劳动关系发展变化趋势,构建工会参与的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乃是当前工会亟需要探索的一项任务。劳动关系,当今国际社会中亦称为产业关系,是指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34)
<正> 这一场博弈的背后,让人看到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难题,暗示着下一步深化改革面临绕不开的"深水区" 在媒体监督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广深高速路"最牛钉子油站"今年5月下旬清拆完毕,还路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但事件并未因此而完结。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对劳动关系的和谐提出了日趋迫切的要求。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要认真研究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探索规律,寻求对策,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和谐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和谐,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和谐,与服务大局维护稳定相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