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的培养选树.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基于此,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路径,以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活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大学生成长成人的核心标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实大学生精神生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之一。从历史脉络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明晰并最终正式提出。从逻辑关联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和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贾君 《奋斗》2014,(4):60-6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宣传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精神的本质。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厘清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逻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中国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6.
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精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熔铸苏区精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两者在思想渊源、精神内涵和传播原则具有密切关联性和共融性。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革命先驱们用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勇闯新路的革命斗志,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新形势下,应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8.
区域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和实现途径,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看到其与区域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不断吸收和借鉴区域价值观的优秀思想成分,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竭的思想资源;通过提炼区域精神所形成的本土意识形态体系宣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情感上认同、思想上接受,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文化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亟需对其作一个更为简洁、鲜明的概括与提炼,才能更好地引导民众、树立形象、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而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秉持包容性、先进性、精练性三个基本原则,以"公正"为价值前提,以"互助"为价值基础,以"人本"为价值核心,以"共享"为价值动力,以"和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林仕尧 《唯实》2011,(1):40-43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具有主体性、逻辑性、创生性等特点,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创生与聚合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保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形成维护制度体系的信仰价值观,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形成巩固共同基础的理想价值观,保持精神生活的进步性——形成提升精神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保持伦理道德的引领性——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价值观等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董康成 《湘潮》2015,(2):42
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力平台和阵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文化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柏坡精神的升华。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教育中,充分发挥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士大夫精神"的实质在于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精神,在社会深刻变革,当代知识分子——新时代的"士大夫"阶层价值扭曲的今天,迫切需要这种精神来支撑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这种"士大夫精神"的回归,它的提出和践行必将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产生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反思精神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又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是我们牢同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参照和重要力量源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思考对象。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在于认识,换句话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一种再认识。对于认识的再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认识对象,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英雄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鲜活载体。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基础、文化源流、核心内容及目标追求方面有着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培育和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品格,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良好环境氛围,增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自信,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行动自觉。依托英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化英雄精神的宣教方式,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多方位构建英雄精神的传播格局,健全弘扬英雄精神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谢彤 《世纪桥》2024,(2):109-111
物质资料丰盛与精神文化富足是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要求。精神生活“共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与现实考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助力人民群众解决精神难题与发展精神生活的稳定器,实现精神生活“共富”,必须发挥好核心价值观定向引领的作用。核心价值观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内在同构性,用好核心价值观的“三倡导”,加强全体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精神融入度、健全评价体制机制等实践,满足全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早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工匠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实践载体。二者相互融合互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苏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两者在价值本质和精神内涵上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具有内在同一性.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树立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为主题、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精髓、以树立和践行优良作风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偶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在追求实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现实目标,囊括了社会生活结构的基本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网大层面,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统一的总体布局和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基础、继承根本、价值旨趣等方面同质同根同源。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寻有效的知行合一的路径,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秀文化,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积极奉献进取、开拓创新创业,有利于助推青年大学生实现青春价值、创造人生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