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2,(15):61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人口抚养比是一个很有效的监测人口红利的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初,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说,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由于过去我国对人口问题重视不够、计划生育政策采取较迟,导致全国总人口由1953年59434万人猛增到1978年97523万人,短短25年间,年平均增长率约2%,人口净增加38029万人,而这庞大的人口正在或者即将加入老龄队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它所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使养老出现了危机。早在上世纪,人口学家马寅初曾提出,中国迟早要为规模巨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年来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人口都出现了下降,劳动力实际供给量也出现了下降。在此背景下,劳动力实际供给量下降的速度比劳动适龄人口下降的速度更快。随着劳动力供应数量降低,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削弱了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优势,将使很多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影响企业对科研、技术进步的投资,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最近,社科院发布《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绿皮书指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预期在"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  相似文献   

5.
胡鞍钢认为,即将跨入21世纪,中国主要有以下十大矛盾: ——人口问题。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在10亿以上。2030年,中国人口在16亿左右。2040年,如果预期寿命提高的话,中国老龄人口会达到4亿。而且这些人现在都生出来了。 ——就业问题。与上述人口问题密切相关,就业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临界上限。 ——环境问题。198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的9%,1992年提高到14%。其他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严重。  相似文献   

6.
张国云 《当代贵州》2014,(12):39-39
正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一直高位运行,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人口红利。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称,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担忧随之而来,人口红利消失的中国经济还能增长多久?其实,人口红利消失并不是坏事,往往是不发达的经济体才有人口红利,发达国家对此很少谈及,他们更多在意的是人才红利。人才红利是指由于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其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4,(15)
我国人口面临四个高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最近发表了“200年中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专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4个高峰相继到来,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专家预测,今后20年,我国将大体完成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即大约有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有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中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就业者转换工作岗位。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许多人要转换职业岗位,人…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11):126-126
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一直沿用至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认为,退休年龄也应与时俱进,当年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大约40岁,而现在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3岁。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扩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降低每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的退休人数。如果实际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到60岁,到2030年,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24):30-30
在近期举行的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研究报告,预计在2017—2018年我国总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受此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将进一步逆转,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将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造成失业的五大原因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数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约3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要加入到城镇就业队伍中。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1.
崔广麒 《共产党人》2005,(22):I0003-I0003
平罗县现有人口2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村劳动力14.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4.5万人。2005年,该县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在区、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抓好全县促进就业和完善保障体系暨发展劳动产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时期以来,有人认为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单纯就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人口抚养比等指标来看,我国人口红利确实在消减。但是,如果我们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又会发现我国人口新红利正在形成。传统观点认为,人口红利指的是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人口抚养比较低,因而储蓄率较高,可以促进高投资,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因此,衡量人口红利常用的两个指标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人口抚养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4):30-31
2012年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由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嘹望周刊社、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在历时7个月的调查中,调查组抽取了北京、安徽等7个省市的21个县级单位作为全国概率抽样样本点,采用“敲门人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7):124-124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蓝领工人以及服务业职工的收入上升很快,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相对越来越低。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叻称,大学生和农民工起薪的差距已经很小。一些人担心,这会对中国人读书产生“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将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在2035年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15-64岁)对2.94亿老龄人口  相似文献   

16.
戚晶晶 《唯实》2021,(1):35-38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口政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共同推动了人口转变过程,人口结构曾经呈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多、增速快、比重大且人口抚养比①不断降低的特点,形成有利的生产性人口结构,并在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中,通过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储蓄率的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额外的源泉.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次人口红利.随着劳动年龄人口②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式微,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提出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开拓了新视角。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质量的提升可以部分抵消由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大趋势下,能够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尤其是年长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源潜能,重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正处于能够实现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发展阶段并具备将其兑现的现实条件。实现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需要政策制定者基于正确认识人口红利相关理论、把握未来中国人口长期动态、秉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等人口治理策略,对社会和市场进行有效政策指引,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97,(7)
就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号任务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员胡鞍钢指出,如果说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解决占总人口1/2以上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号任务。中国就业发展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  相似文献   

19.
南明区作为省会贵阳的中心城区,人口特征符合中心城区共性,总体上生育水平低、人均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年龄人口比相对较高。但是近年来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人口密度特别大。据统计,广州市每平方公里人口为1749人,成都市为1134人,而南明区达到3875人,是广州市的2.2倍,成都市的3.4倍,使得公共资源面临严重的承载压力。流动人口特别多。近年来全区流动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人口太多,人口太穷。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了减少人口,自 70年代以来推行了独生子女政策,使人口增长率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人测算, 30年来,中国少生了 3亿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了使人口富起来,自 70年代末期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这是巨大的历史功绩。然而,问题正从这里产生。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均寿命的不断上升的结果是: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人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问题。国际公认,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