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恩芝 《传承》2013,(4):142-143
中国古代放囚归家过节现象主要表现为地方官员私下行为,也存在少数皇帝诏示放囚归家过节的个案。放囚归家过节并没有法律依据,主要建立在官员和囚犯之间的信任关系之上,但却得到政府的认可并被社会舆论赞扬。这种现象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以启发:建立当代放囚归家过节制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朱振辉  丁国峰 《求索》2013,(3):168-171
录囚制度是中国古代皇帝以及上级司法机关官员通过直接讯问已经判决而尚未执行之囚徒,检查各级司法机关决狱情况,发现并平反冤狱,纠正错案或督办久系未决案件,核验法官办案效果与效率的一种特殊诉讼制度。录囚制产生于西汉时期,唐代正式成为定制,是一种颇具人文关怀的刑事司法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法制日趋成熟的特色之一,并蕴含着公平正义的法治基本理念。它作为古代社会公权力对私权的救济制度,纠正执法偏差,拯救无辜,匡扶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录囚制度对当今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法律纠错程序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各种失职行为被问责的官员越来越多,也出现一些被问责官员违规复出的现象,如多次复出、复出时间过短、复出理由不透明、复出过程不规范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强官员问责立法、加大监督力度、扩大信息公开、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并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继勇 《理论月刊》2010,(10):188-188
家族企业的迅速兴起,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一个突出现象。从复杂性科学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当代中国家族企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崭新课题,也是经济、管理前沿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正>44%的受调查者怕过年55%的受调查者表示过年最怕的事情是去领导家"走动"47%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过年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不良风气62%的受调查者认为让官员不怕过年,需要全社会树立良好过节风气  相似文献   

6.
商铁军 《人民公安》2006,(17):58-59
8月9日是新加坡独立日.即41周年的国庆。按照中国的说法:过40就进入不惑,也算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新加坡国庆36周年的时候,我恰好出差在新加坡,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刚过.那时庆祝仪式非常简单.贸工部的林先生陪我们一起过节.当晚只是在体育场里有一个集会,结束时的烟火.放的时间也很短.体现了新加坡政府的简朴和务实。  相似文献   

7.
正式规则与潜规则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代中国一些领域的权力腐败并非少数官员的个人行为,也不是仅仅发生在权力机构的高墙大院之内。无论是参与腐败活动的个人还是群体,其腐败行为都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当前的大面积的权力腐败现象实际上是当代社会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自死刑在历史上出现那一刻起,中国也就开始了限制死刑以致最终消灭死刑的探索.中国古代限制死刑适用的路径主要有:限制死刑适用对象,根据犯罪所触犯的罪名、罪犯的身份地位、年龄、犯罪情节等来决定是否对其适用死刑.具体分为绝对不适用死刑和相对不适用死刑,情有可矜、不适用死刑;对疑罪慎用死刑,通过疑狱听赎、疑罪奏谳、录囚与虑囚、会审制度等来限制死刑适用;严密死刑执行程序,建立死刑奏报制度,集中死刑执行权,实行死刑的秋冬行刑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崛起是当代国际社会的标志性政治经济现象。中国和平崛起为中华文明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华文明复兴同时也是当代国际社会非西方文明复兴的主导推动力量和主要表现,有利于逐渐破除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过时观点,推动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均衡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朝惩明代之弊,为了避免监察官员介入党争,大力发展奏折制度,意图以官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取代过去的监察制度。但随着奏折制度日渐常规化,"密"折色彩褪去,奏折已经无法实现官员间互相监督的作用,反而使官官相护的现象更加严重,官场中的贪腐也愈发不受约束。监察制度的弱化与缺失,是造成清代官员大面积腐败甚至是有组织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官员问责机制建设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作为系统披露官员政策承诺与业绩报告的重要途径,既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官员问责机制建设的最新趋势,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潜在优势。与选举、预算、司法审判、独立问责等官员问责机制相比,中国独特的政治架构使得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在建立公众、政务官以及常任文官之间环环紧扣的问责链,实现汇报与验证、信任与质疑、授权与审查的动态平衡,全面提升信息、激励和约束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最终有利于提高官员政策承诺的民意遵从度和实现程度,提升治理绩效。因此,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完善其运行机制与配套制度应当是推进中国官员问责机制建设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官员开博客,这个社会新现象受到热切关注。如何看待官员和博客“联姻”?有人认为,官员开博是民众与领导者直接公开地互动,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景象;也有人认为,官员开博只是“作秀”,很可能因公私不分而成为昙花一现,其制度建设意义不大。绝对的赞成或是反对,都有可能影响事物本来的发展方向。以下两位专家从官员和博客两种视角观察,得出了他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行政问责制在中国的强力推进,官员引咎辞职日益常态化。这是中国政治的一大进步,对官员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鞭策作用,但引咎辞职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在实践中也发生一些变异。引咎辞职似乎成了政府化解危机的权宜之计和失职官员规避风险、逃避法律惩处的护身符,其范围也只囿于突发重大公共事件,辞职官员也趋于低层化。对此,需要培育引咎辞职的好的官场文化和政治生态,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引咎辞职跟踪机制等,使引咎辞职复归正位,以切实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康乐杯医学医药博览会在这个城市开幕几天了。几天来整个城市像过节一样热闹。从竞标这个全国性博览会那一天开始,这里的地方官员就做好了志在必得的准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是他们承揽这个博览会的主要动机。 地方电视台专门为博览会开辟一个10分钟专访栏目“当代华佗”。节目开播第一天就是对WA的研究人、南祥药品研究所副所长徐加兴研究员的专访。WA对治疗白血病有特殊疗效。经数年临床试验,这种药物输入病体,可使骨髓移植后病体缩短排斥期,较快地出现新的平衡状态。 小乔看完节目来到格林大厦徐加兴住的…  相似文献   

15.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其"为政以德"的思想几乎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儒家的官德传统和廉政思想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通过公私义利之辨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对官员提出道德要求,主张公重于私、"义以为上",倡导"以义统利"。官员的道德修养可以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官员清廉便能吏治清明,社会稳定。中国的传统行政伦理和官德规范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并没有完全失去它的进步作用,当代在进行廉政建设时仍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伦理道德,重提传统行政伦理和儒家传统官德规范在当代的合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说忧患     
"要有忧患意识",这个对执政者的警示,用一个流行的句式来说,就是"非常及时的,非常必要的"。官员忧患换来百姓悠然,官员诚惶诚恐换来百姓轻松潇洒,这是社会安定和谐的至高境界。 很可惜,当代中国,还有的官员没忧患、不忧患。他们忧患政权垮台么?不!  相似文献   

17.
官员失踪现象各国皆有,中国尤甚。据媒体报导,先前中国有4000多涉及50亿元赃款的国有企业高管(其实也是官员)、政府官员“失踪”后逍遥于国外。近年来涉嫌经济违法违纪的官员失踪消息仍陆续见诸报端。诸如广东开平银行行长余振东,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高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孙秉晨,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等官员的“失踪”。今年新年伊始又爆出河南西华县委书记栾蔚东、副书记李来安先后“失踪”的消息。这些高管、官员的“失踪”,每一次都引起强烈震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高管、官员竟能屡屡失踪,然后“…  相似文献   

18.
何得桂  张超 《前沿》2015,(1):52-56,87
官邸制作为一种官员住房制度,不仅是遏制住房腐败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全反腐败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住房腐败频发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官员权力缺少有效的监管与制约,而官邸制有助于将官员的住房特权约束起来。官邸制的核心内容包括明确其使用范围和规则、主体资格和条件、建造标准资金来源、使用管理、使用权和所有权关系以及违规违纪责任和配套机制。建立中国特色官邸制的关键在于从官邸制的核心因素出发,使制度构建与国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推动中国特色官邸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塔夫  关晚秋 《小康》2013,(5):84-86
宋朝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富庶的朝代,很多人认为宋朝"藏富于民",官民比例低,政治比较清明。但如果认真翻开历史,较较真,恐怕结论未必如此。宋朝官员的幸福生活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只有官员算是"国家公务员",自秦汉官员工资就开始实行严格的"秩禄制度",即按照官秩(官或爵的高低)来发放薪饷。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不过无论与前朝还是后朝,甚至与当代相比,其官员薪俸之优厚,都是令人咋舌的。以宋朝的一品大员(宰相、枢密主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方向,也是当代中国青年修养的主要内容,更是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评价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