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象力沟通感性和知性,是《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康德在两个版本的先验演绎中对想象力的论述不尽相同。通过考察想象力与综合、统觉和范畴在先验演绎两个版本中的关系变化,指出想象力的性质从A版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转变为B版中服从于知性的工具,而这种转变内在地由整个先验演绎的二分体系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与外感官相对应的内感官机能,外感官可以获得关于外在对象的表象,而内感官是一切表象的来源,包括外感官所提供的,以及内感官对自身的直观所获得的。但这并不表明内感官具有自身的感性杂多的来源,它的全部内容都来自外感官,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内感官可以形成对自我的表象。内感官的作用源于它在内部为想象力的综合所刺激,并且同样是该刺激使得内感官得以直观自身。这种直观所获得的关于自身的表象并不是与统觉相对应的先验自我,而仅仅是一种经验的自我意识,它变动不定,不具有持存的实体性,并且只是关于“自我”的现象。而通过统觉所意识到的“我思”则必然地包含“我”的存在,正是在此意义上,“我在”与现象背后的我自体产生矛盾或冲突。  相似文献   

3.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他把研究人的认识形成作为哲学的中心,力图在主体认识和逻辑的关系上寻找一种新的思维形式。他提出并阐述了范畴体系,试图以范畴为形式,以先验图型为中介,从而达到知性思维与感性直观的结合。康德的范畴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范畴表、先验图型和知性的先验原理。第一,关于范畴表。康德认为,判断是一种知性的活动,而知性是一种把各种感性表象依据一定规则综合统一起来的能力,因此,要在判断活动中去寻找知性认识阶段的主体能动性结构。他认为,知…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2,(1)
卡西尔不仅是西方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文化哲学家,也是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在自然科学范围内,他通过吸收现代数理逻辑思想,在自觉运用功能论与批判哲学先验方法的基础上,对康德原本静态的先天综合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推进,提出了动态的先天形式思想。卡西尔还把康德哲学建构论原则推广到人类文化活动领域,认为文化形式具有对于经验的赋义作用,从而扩展了康德的认识论。对卡西尔与康德有关思想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先验哲学的理解以及卡西尔哲学内在逻辑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罗勇 《学理论》2009,(32):63-64
一般地对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主体的作用研究、探讨的较多,并且在此部分中主体的作用也更凸显,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则不那么突出。但是,辩证的讲,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主体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其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理论、特别是后来的实践理性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先验感性论为支点、以其时空学说为主要内容着重探讨康德在先验感性论中如何对主体即人的作用进行凸显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康德把<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康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借助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想象力.想象力作为一种把以前未曾存在的对象创造或者再生出来诉诸直观的心理机能可分为两类:再生的想象力和生产的想象力.在康德知识学中,所谓再生的想象力又叫联想,是一种处理现成对象的经验的想象力.生产的想象力又叫先验的想象力,它是思维用其先天固有规律--范畴综合感性材料,形成知识的能动的心理机能.想象力这两种含义分别解决了先验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及判断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而解决了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金融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金融全球化又必然导致一系列的风险,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风险的影响会更突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会面临金融风险呢?其表现形式又是什么呢?在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列宁在1904年2月至5月,即正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半年之后,撰写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列宁为什么要写这部著作呢?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在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此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出现了,到七、  相似文献   

9.
"幻相"这一概念主要出现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先验辩证法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不仅给出了幻相的含义,还将幻相区分为先验幻相、经验幻相以及逻辑幻相。在这三类幻相中,康德花了很大功夫论述先验幻相。先验幻相具有自己独特的产生过程,并拥有独立的存在领域和范围,而且表现为不可避免性、整体性、功能的双重性这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在20世纪遭遇到前所有未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迫使思想家们重新反思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之下,阿多诺重新思考道德哲学的问题,在他看来,道德哲学并非哲学的一个分支,而恰恰是真正的第一哲学。阿多诺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康德的道德哲学展开批判,并进而从中发现自由和必然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借助这一发现,阿多诺重新树立起理性的高贵地位,并重构了康德哲学中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5)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为善良意志做了论证,阐释了道德规律,并称意志的自律性为道德的最高原则。然而后世的道德现状并未像康德所期望那样发展,反而式微。通过分析启蒙以来理性的发展,来解释正是自律原则自身的悲剧性逻辑,使其无法如康德所设想那样走向目的王国。  相似文献   

12.
能否由“我思”推出“我在”──康德主体学说管窥王晋中“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一句名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典型地反映了康德以前的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康德对旧形而上学的改造,就曾把这一命题作为一个范例进行剖析,从而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两种...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当中国社会重新向世界开放之时,本世纪著名的法国学者、社会活动家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便成为较早进入我国、并对我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外国哲学流派。“存在先于本质”作为萨特哲学最基本的原理,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思想的核心观点。研究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本文着重分析“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对我国大学生产生过何种影响?我国大学生在接受这一命题之前和之中又是如何再造了这一命题的某些含义,使之产生了何种变形?这种再造和变形的条件与中介是什么等问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美国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文件中,经常出现“无赖国家”这个概念。那么,所谓“无赖国家”究竟是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称这些国家是“无赖国家”,并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政策?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无赖国家”这一称谓,而改称“需要关注的国家”?后者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康德"思辨理性体系整个建筑的拱顶石",而只有在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先验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的关联中才能真正理解康德的自由.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为自由留下了一种可能性,但是对自由的实在性的论证却是在道德哲学中完成的,具体地说,康德是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相互印证即"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理由"证明了自由的实在性问题.康德的自由的实在性论证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更为后人研究自由理论奠定了基础,并且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1)
先验与经验历来是哲学争辩的焦点之一,从康德开始了从先验自由到经验自由的下降之路,在唯心主义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则实现了先验自由和经验自由的统一,而马克思将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进行分立,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弗洛姆则提出了逃避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又实现了先验与经验自由的统一,自由观正是在这样的分合中不断发展,从其深层次上则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胡晓杰 《学理论》2014,(3):282-283
纵观当下,道德榜样、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评选活动屡屡展开。康德曾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这样说":对于道德,没有什么比举例说明更为有害的了。"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道德榜样的评选?道德信仰对于道德规范的建立有何意义?从康德的责任、道德命令及其他一些关于道德的概念入手,分析道德榜样评选的合理性及其作用,以及过分推崇道德榜样所带来的舍本求末的后果,并分析建立道德信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阿桐: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时值隆冬,你那里该是雪盖冰封,琼塑玉雕的世界了。我这里却正是香蕉黄、桔子红、花儿争艳、蜜蜂儿忙碌的季节呢! 你问我:台湾海峡有多宽?海峡两岸双方还打炮吗?双方互相有来往吗? 你特别问到: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发表以来,台湾海峡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什么时候能实现? 你提的这些问题都  相似文献   

19.
杨艳  石亚军 《学理论》2013,(6):32-33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在德国,康德是第一个使用"批判"一词的人,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年到1790年的十年里,构成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相继问世,三大批判是对人的知、意、情三种心理功能的分别研究,所要解决的是真、善、美的问题,美是他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的批判精神不论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是在当代都具有深刻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90年代初期在康德摧毁古典形而上学以后对能否建立一种基础哲学有过一场争论。谢林在他的"同一哲学"阶段试着将哲学最高原则置于比费希特的"我"更高的位置:在一个"绝对"中,这个"绝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同时也非二者,而是二者的绝对"同一"。谢林把这个"绝对"称为"我",并赋予它一种自我认识的关系。荷尔德林反对建立基础哲学,对荷尔德林而言,"存在"必须与"同一"区分开,他认为谢林把"存在"与最高意义上的同一性混淆了,并通过对判断与自我意识的批判试着在一切思考关系以外设定一个"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