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有了困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幸福;但有的时候得到人家的允许,能够帮人一把,也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2.
如何谋求幸福?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理解、采取不同的手段。有的人把锦衣玉食当成一种幸福,满足于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物质生活的富有;有的人把不劳而获当成一种幸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把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劳动与奉献的基础之上;有的人为了谋求所谓幸福生活,不惜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以侵犯他人利益乃至生命作为代价;有的人把幸福等同于权力+金钱,依仗手中权力谋求私利、经营幸福,以至陷入腐败泥淖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标准     
作为广东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一经提出,“幸福”立刻成为社会各界最近热议的话题。“幸福广东”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政府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目标。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幸福究竟有何标准?我相信很多的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感觉好,就幸福。幸福也是一种满足感,而满足感取决于自己对幸福的定位,也就是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那天,女友问我:“幸福究竟有多远?”我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有了钱当了官就有了幸福;有的人认为有了房买了车就有了幸福;有的人认为有了名成了星就有了幸福……有的人穷其一生追求所谓的幸福,结果是竹篮打水——幸福越走越远,有的人则没啥奢望知足常乐,幸福常伴左右。或许幸福并不遥远,只是看我们怎样理解,怎样对待。”  相似文献   

5.
杨晓霞  陶云 《创造》2013,(5):84-85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的总体目标,"幸福云南"的建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幸福云南"的建设才刚起步,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模糊、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认识。例如,有的把GDP奉若神明,认为"只要把GDP搞上去,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自然也就幸福了";有的则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幸福云南是政府的事,与我个人没有什  相似文献   

6.
有位除了金钱以外什么都有的朋友说他很不幸福:显然,他所要的幸福就是金钱,就是自以为能够买到世间任何东西的金钱;还有位除了美妻以外什么都有的朋友说他也很不幸福:显然,他所要的幸福就是佳丽,就是他以为秀色可餐的佳丽。而在某日午后的城郊,我看见几个拣拾垃圾的人,因拣得几件重量可观的纸箱而笑得满脸灿烂。这约莫仅值两个面包的微小收获,便使这几个人感到了无比地幸福。有年冬天,我们几个人进山去,车子不幸坏在深山里。冷饿交加的我们正焦头烂额时,山里老乡亲为我们送来了遮雨的斗蓬,还热情地邀我们去家里吃了一顿热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把民生幸福摆在第一位,通过依法履职,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把幸福写进了老百姓的心坎儿里。要问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幸福是什么?被征地农民说——幸福就是老有所养2011年12月7日,南通市政府召开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养老  相似文献   

8.
张郁 《人民政坛》2011,(2):20-21
这是一次发展民生的总动员。“新一年工作的最大亮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旗职下,把推进跨越发展与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统一起来,把GDP与老百姓幸福感统一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永春县委书记王远东代表说。  相似文献   

9.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7,(14):15-15
什么是职业幸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对多数人来说,回答并不甚为难,犹如画家物我两忘地画画,歌唱家幸福地唱歌,创作家忘情地创作,许多人都在工作乐趣中享受着简单的职业幸福。有的人认为能够找份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待遇少点,算是种“安逸”的幸福;也有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打打临时工,却是一种随手可得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啊,……老百姓有爱也有恨,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老百姓投了你的信任票,你就代表了老百姓;你为老百姓谋幸福,老百姓就和你心贴心。……”北京3月,一曲《和你心贴心》如春风一样在上海代表团驻地传唱开来。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人人总希望用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记录。以往通常是用文字,而规在,一个叫王煊的男子,可以为有故事的人制作私人绘本,从恋爱私语、亲子之情到纯真友谊都可以作为主题。客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剩下的工作,就由他和他的朗马森林工房来完成。王煊说他这是在记录幸福、甜蜜和感动。这是一个很潮流很温暖的职业,也是一种很有“钱图”的生意!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9,(15):39-39
说起吴建军,梅林乡的老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他带着梅林乡的党员们搞建设、谋发展,是他带着梅林乡的老百姓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是他时刻把老百姓的困难记在心上。他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党委书记、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也是“村民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他总希望用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记录。以往通常是用文字,而现在,一个叫王暄的男子,可以为有故事的人制作私人绘本,从恋爱私语、亲子之情到纯真友谊都可以作为主题。客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剩下的工作,就由他和他的朗马森林工房来完成。王暄说他这是在记录幸福、甜蜜和感动。这是一个很时尚很温暖的职业,也是一种很有“钱图”的生意!  相似文献   

14.
花香满径     
巴克莱 《今日广西》2007,(21):70-71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5.
桃人 《楚天主人》2008,(9):26-26
有人说,他有着一个吉祥的名字,是一只扶摇升腾的白鹤,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能带来快乐、幸福和吉祥;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富了不忘乡邻的人,一个敢说敢为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用言行诠释着人大代表职责的人。他,就是荆州市人  相似文献   

16.
最近,"你幸福吗"这句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将"有房、有车、有存款"视为幸福;有的将"家庭和睦、婚姻稳定"视为幸福;有的将"家人身体健康,开心快乐"视为幸福;研究者们认  相似文献   

17.
姬建民 《政策》2010,(2):59-59
什么是“念想”?“念想”就是老百姓公认你是好人、做了好事,使老百姓日子好过、生活幸福,长时间为老百姓称颂并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8.
法律人子产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0,(14):52-53
公布法律,这是现代社会法律实施前的必经程序。法律公布出来,就可以为老百姓所知悉,老百姓明了法律的规定,就可以用它来保护自己。在当今中国,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不少人会依据法律去打官司,有的人甚至把政府推上了被告席。于是有人感叹:法律正在改变百姓的生活。这样的改变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但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到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改变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为此,我们得感谢子产。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1981年1月30日病逝以后,昔日“乞丐村”的乡亲为他守陵扫墓;全县民众为他捐资建造雕像和“谷文昌同志万古长青”的石碑;东山县和河南省林县的人民又共同为他在故乡林县建造了“谷文昌纪念碑”和“文昌阁”;省、市教育部门还把他的事迹编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二十多年过去了,东山人民至今仍在敬颂谷文昌是“翻身解放的带头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共产党的好干部,老百姓的好书记!”(摘自2003年2月21日《人民日报》)这又一次证实了那条定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千秋功罪百姓评…  相似文献   

20.
感受幸福     
幸福是一种人生感受,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目标。幸福者不会空虚、迷茫、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幸福者健康、安详,乐现、旷达。脸上常常呈现着悦人的光芒。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感受不到幸福,那他的人生是残缺而悲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