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慧敏 《学理论》2014,(3):93-94
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都存在着校园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歧视侵犯了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消除和减少校园歧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调查显示,各级领导干部对现阶段我国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实现程度和满意度认识有所差别,其中对“自由”满意度最高,“平等”次之,最不满意的集中在“公正”和“法治”两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思路,对于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古代解除婚姻的条例———“七出”与新《婚姻法》离婚部分第 32条的比较分析 ,指出新旧“七出之条”所体现的离婚自由、婚姻目的等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新旧“七出之条”针对侧重点分别是男性和女性 ;二、新旧“七出之条”所体现的离婚自由内涵不同 ,由过去片面保障男子离婚权转而以同等份量保障了男女两性共同离婚自由权 ;三、新旧“七出之条”所体现的婚姻主要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支配婚姻动机由经济、生育移向了感情。  相似文献   

4.
王中汝 《理论视野》2011,(10):10-13
集体自由与国家自由优先于个人自由,起点平等与结果平等并重才是真平等,建立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良善政治,是孙中山在哲学层面审视、反思中国问题与独特道路的理论成果。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孙中山的政治哲学,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中的不平等与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概念,含有二意:一为理想价值目标;一为客观社会事实。从社会事实取向,不平等是不同个体、群体之间在享有社会权利上的差别现象。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制度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因制度化方式、程度的不同,不平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于对共同价值目标缺少社会认同,在社会变革中,人们对不平等的认识和行为反应是多样的,而且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全面、辩证地看待现阶段我们社会的不平等,是推进改革的客观要求,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分化日益加剧,凸现出社会阶层多样…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1)
罗尔斯从正义原则出发提高了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在基本自由优先的同时,平等与自由是相容的。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自由与平等相矛盾,他理解的正义是对自我所有的坚定维护。面对平等受到的冲击,柯亨对诺齐克的理论核心——自我所有权原则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指出实现平等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柯亨进而通过转向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平等,即机会的平等进行了阐释。柯亨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将平等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构想尽管在实践上存在不足,而他的理论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7.
从概念辨识入手,利用权威数据,描述近几十年我国离婚率和离婚态的变动趋势及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的离婚率持续增长,超过日本与韩国;因年轻人口总量减少,可结婚人的比例下降,离婚结婚比持续上升。数据分析显示,1982年以来,我国离婚态占比单调上升:就人群特征而言,35-49岁年龄组、男性、中等教育程度人群(1990年除外)、商业服务人员和办事人员(1990年除外)离婚态占比最高,女性的离婚态占比较之男性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就地域分布而言,各省处于离婚态人群的占比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趋势,东北地区及西部省区城市人群离婚态占比最高。离婚率和离婚态的持续攀升是多重制度、城镇化与市场化结构、家庭与个体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婚不仅透视出家庭的不稳定性,损害(部分)家庭成员福祉,而且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负面效应。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必须从源头、过程和后果上加强对离婚行为的社会治理,减少不必要的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2021,(2):43-51
所有权、自由、平等、功利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四个关键词,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所有权与正义、自由与正义、平等与正义、功利与正义这四重向度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权利悖论"进行了立体化分析,深刻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和资本逻辑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指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不过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主体双方意志自由、契约自由的观念体现,他们服务于且遮蔽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实本质。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不同,马克思从超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阈和价值基点来重新思考自由、平等、正义的真实实现,从而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对新世纪我国离婚态势的法律思考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伟 《理论导刊》2001,(1):41-43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直线上升,据统计中国人口的离婚率,1980年为0.7%,到1995年增至1.8%,15年间,离婚率上升了近3倍,1997年,全国离、结婚对比率高达13%左右。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结离婚比例还是最低的。在美国,自1968年以来,离婚率每年增长为11%,纽约等大城市离婚率已高达50%以上。当今的日本,每四对夫妻中就有一对离婚,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宗离婚案发生。  有人担心我国离婚自由的立法主张,过于宽松会鼓励社会离婚率的增加和导致婚姻家庭的不稳,这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但离婚自由主义(即无过错离婚法)的好处大大多于可能产…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民主”、“自由”的呼声很是强烈,这是中国人民积压在心灵深处的宿愿的又一次爆发。在这里,我觉得在呼唤民主和自由的同时,更有必要呼唤的是平等。没有平等,所谓民主、所谓自由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平等,这是一个被我们遗忘已久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错误地认为,随着旧中国的灭亡,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也就一同被埋进坟墓了,社会主义时期不再存在为平等而斗争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重要根源——私有制的破产,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出,平等自然而然地来到了中国大地。私有制必然导致不平等,但不平等并不一定都是来源于私  相似文献   

11.
平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平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资产阶级的平等权要求消灭封建等级特权,追求用劳动这同一尺度衡量不同的人,实质是形式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权则要求消灭阶级本身,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默认天然特权,实行按劳分配,体现资产阶级形式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必然实行按需分配,体现实质平等。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把权利平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有机统一起来,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5)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肯定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主张离婚自由,但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如果婚姻已经死亡不得不离婚则务必做到最低伤害原则。我国80后的实用主义婚姻观、离婚率偏高、闪婚闪离婚姻稳定性低、极端婚姻悲剧增多呈现出反传统、反理性的后现代特征。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但需审慎用之。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3)
苏联期望以革命集权手段建设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和谐新世界。事实上,苏联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一些严重的社会不和谐现象。它们或以积极显性的方式出现,表现为政治紧张、社会摩擦等;或以消极隐蔽的方式出现,表现为人格分裂、政治清洗等。这些不和谐现象虽然表现各异,但都可以归结为过度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结构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在宣传平等问题时,总是强调无产阶级平等是真实的,资产阶级平等是虚伪的。谁要是谈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平等,批评社会主义社会还有不平等现象,就会立刻受到指责,甚至给人家扣上盲目崇拜资产阶级平等的大帽子。然而,这样做并不能使人信服,相反,在一些人心目中,倒是觉得资产阶级是很讲平等的,无产阶级反而不如资产阶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平等类型和平等发展程度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势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混乱。所谓平等类型,是指平等的阶级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平等,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平等。我们说资产阶级平等是虚伪的,就是说它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  相似文献   

15.
追求现代性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基本方向,作为现代性核心价值的自由和平等则是其重要的思想航标。从事实看,改革开放是自由和平等不断扩展的历史;从理论上说,探索新道路也是从自由平等的意义上理解和诠释社会主义的过程。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与转型进入新阶段,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内在张力也日益凸显,而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继续推进自由和平等,尤其是要将扩大人的自由提升人的尊严作为更重要的价值选择。这就需要重新理解人,从提升人的能力、扩展人的自由创造中寻找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初步获得了平等,但同时却丧失了自由;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人们初步获得了自由,但同时却丧失了平等。而缺少自由的平等不可能是真正的平等,缺少平等的自由不可能是完整的自由。畸轻畸重的平等和自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5)
在马克思看来,平等观是历史的、阶级的、相对的范畴,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不同于平均主义,它由经济基础决定,主张消灭阶级,实现权利不平等与按需分配的理想。罗尔斯的平等观由两个正义原则构成,第一原则是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原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第二部分是差别原则。虽然马克思与罗尔斯分属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的平等观既有差别,又有相同之处。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罗尔斯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平等方面的对话主要聚焦于劳动价值论、平等的自由、分配原则、永恒平等观与构建方法五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郑歆 《学理论》2013,(11):227-228
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并且认为正义可通过对主要社会制度的修改来调节社会各领域中不平等现象,并解决不平等问题。改善不平等现象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是罗尔斯笔下正义的主要功能。当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由于缺乏实践所得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当前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存在许多不够正义和平等的现象,应通过借鉴正确的理论,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教育更趋向于正义。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与平等既对立又统一,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分别阐述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并通过多种方式克服单纯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倾向,实现了自由和平等的综合.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重要性和深刻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论再次显示了其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谨丞 《学理论》2013,(6):27-29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以追求现实自由为目的,对黑格尔思辨法哲学体系进行批判,确立了人民主权的自由观念、普遍利益的行政观念、平等自由的立法观念等重要思想。深入探讨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于我国保障人民政治自由、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