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东方》2015,(4)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一是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总体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比较显著;二是海南省城镇化质量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三是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较弱,区域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落后,人口素质提升乏力。海南省城镇化必须与海南的资源禀赋相结合,确定海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此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对贵州安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两个《意见》的出台,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对安顺的关心重视,寄托着安顺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着安顺发展的壮美图景。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温暖着安顺人民的心。记者在安顺采访,不管是干部、群众,大家充分认识到机遇千载难逢,发展刻不容缓。在努力提速赶超,冲出“经济洼地”,撕下落后“标签”的征程中。构筑安顺精神高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重大工程。正如省委书记栗战书所说:没有精神上的高地。永远改变不了经济上的洼地。  相似文献   

3.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骊龙 《人大论坛》2009,(1):50-50,F0003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面对安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作为一名财政干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财政工作,促进安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既是我们要思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落后性与发展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落后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的凝固性、技术水平的停滞性、制度建设的僵化性和低梯度增长的落后性,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步伐,实现农牧民人口的城镇化,必须结合地区特点,实施农牧民的知识化工程、推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杨勇 《岭南学刊》2014,(4):101-105
利用功效系数法测算广东各地级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显示大部分地级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协调,原因在于二元结构导致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缺乏内在协调性;中小城市产业集聚能力不足,影响了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滞缓,影响了广东城镇化进程。需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结构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以政府财政资金为杠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投入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2005,(2):13-13
多年来,由于呼伦贝尔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建设的历史欠帐由来已久。走出去的呼伦贝尔人每每提及家乡的城市建设.无不赧然以对。拥挤的街巷、狭窄的道路、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桎梏,更是历届领导者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无数事实表明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本文运用一个县城镇建设发展的具体事例 ,对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就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黄锟在2014年8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新型城镇化能否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标准和要求来约束。一是水平适当。健康城镇化是适度城镇化,要求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宜,适度同步、协调发展。判断城镇化率是否适当,需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既要看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又要进行国际比较,考察同类国家或不同国家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情况。二是速度适中。健康城镇化是速度适中的城镇化,强调速度与质量相协调,即城镇化速度要与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反映城镇发展质量的指标相协调。城镇化是否健康不能单纯从城镇化速度来判断。  相似文献   

10.
安顺屯堡人是600年前江南汉族文化的鲜活样本.这个特殊的汉族群体,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明代卫所屯田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安顺的地域,汉代已开始少数的屯田,据<元史>所载,元代今安顺一带已有屯军.明代大力推行的屯田制度促进了安顺屯堡的形成,同时也造就了安顺屯堡人群体.不过屯堡人的形成并非单一的,而有着复杂的演进过程.一般说安顺屯堡人是指这个妇女还保持"凤阳汉装"的汉族.随着卫所的解体,屯堡村落化加快,出现了屯堡区域的居民.对于屯堡人的考察.应从历史现象、文化现象、生活习俗、社会发展变迁等层面来审视.  相似文献   

11.
陈坚似乎与安顺有种命中注定的缘分。1982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陈坚分配到贵州工作,第一天报到就是在安顺;在贵州企业工作的十几年中,有两年是在安顺。2008年5月,陈坚又来到安顺,这次是担任安顺市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决定正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下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内容中来,对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如何适应发展,让城镇化的新型居民享受到更高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也是我们医疗卫生管理者以及全  相似文献   

13.
"逆城镇化"是指城镇化的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促进"逆城镇化",就要搞好乡村建设的空间规划,落实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均等化要求,防止城乡建设雷同,切实落实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提倡"以人为核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今,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的特点,以文化建设为重,构建城镇化地区特色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的形式、特点及网络文化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等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都极具探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临海城镇是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布局以及人口集聚的重要依托,通过其以点带面的辐射示范效应,可以带动整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建议:一是拓展资金投入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建立起科学的城镇化成本分担机制。结合各地城镇建设实际,优先将资金投入到民生基础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和  相似文献   

16.
张占斌 《人民论坛》2013,(19):28-31
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近来,中央和地方对"新型城镇化"的诠释和理解出现偏差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中央部委官员一再强调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盖楼修路,而是人口城镇化;但从地方政府的实施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工程,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展开游说以获得项目融资。城镇化曾被社会各界寄望于拉动未来几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但"走偏了"的城镇化则恐怕难以担此  相似文献   

17.
武清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实际开展调研。调研人员认为,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要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制定规划,推动城乡开发建设全面提速。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险业可以发挥有效的支持作用。2014年8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保险业要"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从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两个维度对新型城镇化和保险业发展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不难看出,商业保险在城镇化的推进上,有着巨大的发展和服务空间,尤其是在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方面作用显著。同时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全面协调推进,也为保险业自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效应,保险行业应主动融入城镇化进程,找准路径,在服务城镇化战略中积极作为,实现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充分体现就地化、一体化,统筹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要把城镇化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脱困、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建设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如何依托海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特色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重大课题。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几年来,海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马了一批如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约束因素主要有土地资源稀缺、农村人口的规模与素质不理想、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等方面。基于这些约束因素,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充分考虑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条件和制约因素;四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实发展道路,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城镇建设应强调结构特色化,城镇建设资金的解决应走来源多元化之路,还应充分强调土地使用集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