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目前市场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发挥稳定股市的作用。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中国股市继续在沪综指1000多点徘徊。而且,持续下跌了4年的股市长期大幅下跌,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背离,市场运行风险正在蔓延。投资者的信心危机,证券业全行业亏损的生存危机,再融资困难的功能丧失危机等等问题,使资本市场与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赋予的重任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2.
投资者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利弊和得失是否真正理解,不但决定着这场改革的前途,也现实地决定着自己利益能否切实得以保护。  相似文献   

3.
刘祥敏 《求知》2005,(9):31-32,36
今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启动,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股市处于较大调整的时期,特别要注意保护市场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以及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转债融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理论探索》2006,(3):87-89
发行可转换债券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而股权分置改革将对转债融资产生深远影响。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管理层及发行公司应充分认识到目前转债融资市场存在的问题,用新的思维和方法来规范、完善这种融资方式,从而推动转债融资市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快速推进,2006年证券市场在寻找驱“熊”迎“牛”的突破口市场终于出现了久违的骚动。截至1月26日,2006年股市进行的 19个交易日里,沪综指和深成指的涨幅分别达到了8%和12%,涨幅和交易量远超过去年12月整月的行情。于是,市场上遍起“牛市”来临的喧嚣。尽管此次行情的“导火索”被认为仅是一  相似文献   

7.
市值管理与商业银行市值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钰 《理论探索》2007,(6):109-111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完成,市值管理理念和市值最大化目标逐渐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树立起来.而唯有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树立良好企业文化、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市值管理,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主管部门应从较为完备的多维视角和分析途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使其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一致。唯此,才能提升股票价值中枢,股市才有可能实现历史性的飞跃。只有实现所有权转移多元化改革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才能促使经济主体在“耦合”中走向协同。  相似文献   

9.
胡俞越 《学理论》2008,(5):54-54
2008年我们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必将反映我国在这3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使更多人可以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切实好处。当然,任何国家股市上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也不例外,当前适度的调整有利于化解由于股市过快上涨所集聚的风险、巩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为中国股市未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中国股市究竟会不会出现“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它违背了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导致了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严重扭曲,严重背离了“三公”原则,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埋下了制度性隐患。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妨碍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及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导致企业信用降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抓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个核心,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11.
健君 《瞭望》2005,(16)
令市场神经备受折磨的"解决股权分置"这只"靴子",终于要扔了。4月12日下午,中国证监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国九条"所明确的基本原则,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目前已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虽然这篇报道对政府将如何进行试点等问题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及时间表,但却是自国务院2004年2月表示将积极稳妥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来,政府最明确的一次表态。这表明,在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上,监管层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娄伟  孙健 《瞭望》2001,(13)
B股市场突然对内开放,融资功能弱化的 B股市场顿现生机。 B股复牌交易后,连日价格暴涨,有行无市。   从目前来看, B股的规模不会太大,但是以后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B股市场将扩大并和 A股市场合并,已在人们的预期之中,这也是投资者纷纷捷足先登的重要原因。但 B股毕竟有一个向 A股靠拢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有多长 ?在这一过程中又会发生一些什么 ?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又该如何保持必要的理性 ? B股对内开放不仅是 激活 B股市场的需要 更是改革中国股市的 重要一步   这次境内居民不允许参与 B股交易的“政策禁忌”被打…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深沪股票市场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投资者人数达7000多万,上市公司企业超过了1300家,资本市场规模已排亚洲股市第二位。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的行政培育、股市的发展迅速、环境的诚信建设、投资者的理性成熟等方面与发达的西方股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诚如《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指出:“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洁 《理论探索》2007,(3):79-81
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多年来在证券投资、证券筹资、证券商等方面逐步开放,QFII、QDII和股权分置改革等证券市场的法规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既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又要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实现A、B股市场并轨。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5,(20)
从十六大后,解决股权分置的思路就比较统一地出现在一系列的改革决策和认识上。只有了解了来龙去脉,才能理解这一政策启动的不易。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权众筹面临双重困境,发展缓滞低迷。股权众筹对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稀释投资人风险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其"私募"定性不符合股权众筹的"公募"基因,现有法律对投资者人数上限设定是掣肘其快速成长的主要根源。破解投资者人数设限困境是我国股权众筹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当前看,需作一过渡性安排,具体包括:构建小额募股豁免制度,设定分类层级式投资限额,对投资者人数限额进行过渡性设置;从长远看,应从法律上优化股权融资相关条款,以逐步淡化直至取消对股权众筹投资者人数上限标准,从而真正激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5月1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因股权分置改革暂停近一年的新股发行正式开闸重启,预示着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开始逐步恢复。重启IPO(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使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高效配置市场资源等重要功能得到发挥,对中国提高资金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健君 《瞭望》2006,(33)
8月10日股市沪综指的重返千六,让市场小舒一口气。近期来股市连续暴涨暴跌,一路下压股指,使刚刚从多年资本市场阴霾走出些许阳光情绪的投资者,似乎又一次失去了方向感。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市已创下4年来的新低。股市持续下跌已经超出了理性调整范围,造成投资者、政府、券商、上市公司等市场各方的多输格局。要走出多输怪圈,必须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  相似文献   

20.
对决策者而言,目前的股市是转折更是挑战,挑战来自于“如何让投资者相信,未来的中国股市是一个以市场取向、而不是被其他非市场因素左右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