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威性报道来显示自己是主流媒体,并受到受众认同。地市党报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有名牌栏目的支撑,通过打造名专栏名版面乃成就名记者名编辑的捷径,增强报纸可读性与影响力,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电视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地市党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挑战,地市党报要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需要主动走市场化道路,主动与读者贴近,做足做好民生新闻,把党报办成读者的“贴心”报,以改变可读性差、贴近性弱、发行量下降等颓势,增添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010年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作为我国纸质媒体的一支庞大队伍——地市级党报来说,也同样有她可圈可点之处。2009年,是我国报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地市党报不仅面对上级媒体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他们在挑战中觉醒,在挑战中奋进,在事业发展上呈现出10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李萍 《党的建设》2007,(12):45-45
地市党报是地方党委、政府引导舆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反映群众呼声的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报业竞争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目前并非没有主流价值观。无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主流价值观都是明确存在的。这就是在一切思想教育范畴和媒体宣传范畴一直在倡导的价值观。但问题不在于确立了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而在于我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是否真正处在主体地位。如果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  相似文献   

6.
当今,主流媒体在市场上面临各种都市报和晚报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城市党报,面对这些实力日趋增长的对手,无论是广告,还是报纸发行,都直接受到了影响。应该说,都市报和晚报面向市民阶层,大量提供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7.
面临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党报确实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闻的时效性、信息量、服务性,都得到了一定增强。从市场的信息反馈看,特别是与同是党报的《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等相比较,许多党报无论是从版式还是内容上,还是缺少浓郁的现代气息,贴近市场还是不够。一、地市党报贴近读者与贴近市场是一致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新闻工作者职责所在,但地市党报的导向决非仅限于政治上,也应反映在社会生活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  相似文献   

8.
办好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转变思路是关键。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办好党报党刊,实现思路模式转变的重点在内容、经营、编辑、队伍和领军人物5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地市党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本文论述了落实“三贴近”是增强地市党报权威性和真实性的需要,也是扩大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了落实“三贴近”提高地市党报竞争力的若干途径,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三维监测评价体系的意义地市党报要办出高质量,真正成为当之无愧的区域主流媒体,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当地党委对报社高水平的领导,报社“领航人”是深谙宣传之道、新闻规律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报纸跨区域创办政策的放开,加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报到地市抢占市场,地市党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的报业市场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来以市场为指向的一批批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向地市党报的“老大地位”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2.
进入读图时代,努力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观赏性,制造报纸强烈的视觉冲击,已经成为办报人的共识。作为主流媒体、严肃媒体的党报究竟如何更好地使用图片,让新闻摄影在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的竞争中发挥其独有的魅力和作用,成为党报办报人新形势下思考的新问题。其之,党报的性质决定其严肃、威严的面孔特性,与娱乐通俗报纸的图片使用有着质的区别。由此,在当前严峻的媒体市场化竞争中,  相似文献   

13.
章立 《共产党人》2011,(9):48-49,55
<正>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党报党刊无论从发行量还是覆盖面,始终占据着主导主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多样性、娱乐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党报党刊"一统天下"的局面被逐渐突破。90年代后期《扬子晚报》《华西都市报》《读者》等一批都市类报纸和生活类等杂志的兴起,新兴媒体的崛起,使党报党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报党刊作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如何发挥党报党刊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14.
伴随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过去那种龙头"老大"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不仅本埠晚报、都市类报纸不断强大,分得"一杯羹",一些省会媒体也来到地方"抢滩"。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作为党政喉舌,应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报业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百花争艳。各地晚报热潮未减,又见都市报、晨报异军突起,更有多种特色专业报刊也来抢占市场。而作为各地主流媒体的党报在这片竞争白热化的土地上,竟有朝不保夕、日渐萎缩的态势。再加上不断叫响的“断奶”之说,更让地市党报人有雪上加霜之  相似文献   

16.
党报要闻版是整张报纸的“门面”,是发挥党报主流媒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的“龙头”,更是党报工作者倾心以待、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前沿阵地。可以说,一张党报的整体办报质量和舆论影响力,最直接、最集中体现在要闻版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上。  相似文献   

17.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典型,需要有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示出那个时代的风采。而报道出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以赢得读者,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广大读者对媒体的期望。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它所拥有的新闻和信息资源,又远远少于中央和省级媒体,因此,如何用足用好现有新闻资源做好新闻的典型报道,更显得尤为重要。一、地方党报做好典型报道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地方党报在做好新闻的典型报道中,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毫无疑问,抓新闻的典…  相似文献   

18.
党报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主流媒体,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都市报、晚报等生活性报刊迅速崛起并抢滩市场,并因其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编排活泼赢得了大量的读者,而党报由于受其局限性失去了许多读者,使其举步维艰,尽管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仍效果甚微。党报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重围”,体观“人文关怀”,强化“亲和力”以至吸引读者呢?党报记者必须放下“架子”,坚持“三贴近”原则,将身体和视角下移,突显党报“亲和力”党报虽然姓“党”,但要吸引受众,记者必须放下“架…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干部班上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对当前社会的新的特点、新的趋势有很精辟的分析。他说,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就进入社会的关键阶段,这个关键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资源能源的约束,地区发展的差距,人群收入的差距,各种矛盾的增多,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简单地说,就是利益的多元,思想的多元。多元的社会里媒体尤其是党报的责任是什么?庞杂的声音中谁来奏响主旋律的基调?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党报作为主流媒体要责无旁贷承担起引领主旋律的功能,要旗帜鲜明地…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党报研究》2004,(3):42-43
与中央级媒体及城市生活报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地市党报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地市党报普遍认为自身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窘境。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外因,亦有内因。外因来自社会环境、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