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东国家的政治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旧有的冲突仍在继续,而新的冲突又在多个层面浮现。本文将中东国家政治转型期的不稳定因素归结为四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本文认为,中东国家未来不论如何转型,都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注意协调同一性与普适性、本土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东国家的政治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旧有的冲突仍在继续,而新的冲突又在多个层面浮现。本文将中东国家政治转型期的不稳定因素归结为四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本文认为,中东国家未来不论如何转型,都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注意协调同一性与普适性、本土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油气投资从本世纪初开始起步,早期的油田开发主要集中在阿曼、也门等石油资源并不富集的国家。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对海外投资力度的加大,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东的投资全面展开。中东国家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能源开发、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尽管受中东产油国特殊政治环境、法律条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中国在中东国家的能源投资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风险和障碍,但双方未来油气合作的前景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①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了与中东国家全面建交的历史进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中东国家的信任.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热点,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实现了制度化与机制化,经济贸易关系大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交往日益热络,中国对中东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辟了双方关系发展的广阔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东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产生贫富差别扩大等问题。这一波经济体制改革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被西方媒体蒙上意识形态的色彩。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的民主化改造受挫。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才会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东地区的宗教地域特征和伊斯兰教固有的强烈涉世性决定了中东国家现代化之路有别于其他国家,并围绕伊斯兰教而显露分野.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显现出下列基本特点:(1)中东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先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其类型属于外源后发型;(2)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色,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和"超政府力量"对各国现代化进程起主导作用;(3)在现代化进程中,中东各国的政治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并未促成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4)中东是多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冲突的进发区,各国都缺乏现代化必需的稳定的内外环境,现代化进程不断受阻;(5)中东国家现代化进程始终面临如何更深入地协调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国家经历了深刻的制度转型,这些国家的制度转型与国际组织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实现的资源整合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国内制度转型的重要变量。制度转型与国际因素之间的互动,从向度上可分为内向型互动与外向型互动,从结果上可划分为融入型互动与卷入型互动。当转型国家被纳入到全球市场与治理规范之中,国内政治如何实现制度的变革来容纳国际的规范性力量,进而形成良性互动成为转型国家及其领导人无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和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在国际气候协议谈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自从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以来,俄罗斯政府一改过去的冷漠态度,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出积极的政治姿态,被国际社会解读为俄罗斯的气候政策出现了惊人的转型。分析俄罗斯气候政策转型的各种驱动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影响,对研究未来国际气候体制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传统能源挑战,以及避免对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东国家积极推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今年1月18日,“2010年未来能源国际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来自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138个正式成员国代表和15个国家和地区的观察员代表与会,各方就加快提供可替代清洁能源达成共识。目前,中东国家在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南 《亚非纵横》2012,(4):35-41,60,62
中东地区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居民的繁衍生息之地。中东地区既是一个内部各种势力角逐的地方,也是一个外部势力、外部强权争夺的重要场所。中东秩序曾在二战之后几经变迁,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局面。中东变局冲击着现有中东秩序,井使各种地区势力的影响上升。今后中东地区各类纷争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2.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由上一时代以意识形态为轴心变为以内政为轴心,且由于国际关系总体体系的变动和可动用外交政策资源的约束,俄罗斯外交政策呈现出平行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特点。基于这一外交原则,这期间俄罗斯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形成了5种类型,即改变政权性质型;战略盟友型;外交筹码型;角色不确定型;普通经贸型。这些政策类型对于我们预测较短时期内俄罗斯与中东各国的关系有所帮助。但从长远角度看,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必将以某种稳定的新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而结束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在俄罗斯试图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中的地位还充满变数,值得我们适时观察。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后,东欧国家同时进行的经济和政治转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经济转轨的沉重代价不利于政治转轨的顺利进行,政治转轨期内的动荡局面妨碍、甚至延缓了经济转轨的开展;另一方面,随着双重转轨的推进,经济和政治转轨间又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的私有化为多党议会民主制提供了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政治制度的改变则强化了私有化和市场化的选择,多少缓冲了经济转轨的负面影响.因此,总的来看,经济转轨与政治转轨进程间往往存在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东地区政局激烈动荡,地区广大民众反美情绪高涨,充分暴露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中美国的恣意横行成为引发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巴以争端依旧,令阿拉伯人忧心忡忡。为了稳住中东,继续执掌该地区事务,奥巴马政府开始着手调整其中东政策,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欲将埃及打造成"民主过渡"的样板,以促使其他国家仿效。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大国高度关注中东局势并在该地区展开竞争。各大国在中东既有斗争与竞争,也有协调与合作。大国在中东活动的两面性一直存在,过于强调竞争或过于看重彼此协调与合作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6.
自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秩序一直处于转型之中。从域内大国权力分配格局、不同层次制度安排形式及地区认同意识等构成地区秩序的三个要素来考察,美国在东亚地区仍处于政治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在经济和地区认同方面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权力状况呈现出一种"不完全霸权"的态势。未来新型的东亚地区秩序将在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中国的崛起及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等因素相互博弈的进程中以和平方式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孔颖 《西亚非洲》2003,(2):31-33
近几年来 ,欧佩克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所下降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各国都在不断尝试能源多元化的战略来减少对欧佩克的依赖 ,并且积极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叱咤风云的欧佩克国家到今天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简略论述影响欧佩克发展的几个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19.
虽然后新自由主义、后东亚模式分别受到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的追捧与推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新东亚模式由于政治转型的阵痛而备受冷落.然而,与后新自由主义导致经济依附性发展不断加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后东亚模式导致政府失灵加剧,金权勾结普遍化相比,新东亚模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更为协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随着后发国家发展环境的改变,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有通过积极的战略转型,依靠民主宪政和有限贸易保护政策制约政府失灵,减少市场失灵,后发国家才能够避免经济的过度依附性发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现代化的赶超.  相似文献   

20.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市场,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陷、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历史积怨迟滞经贸合作,外界因素干扰整体进步,各自为政不利于走向世界.尽管如此,在经济合作利益原则的推动和规范下,这些制约性因素将会逐步克服,从而使东亚大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